无聊是一种特权
2019-12-26王小圈
中外文摘 2019年24期
□ 王小圈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无聊。叔本华认为无聊源自“丰裕和安定”,属于“上流社会”。当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下层社会也有了“丰裕和安定”,无聊的人便多了。
有足够智力的人才会无聊。
当一个人在智力范围内活动时,很少会有无聊感,但当工作需要的智力远远低于劳动者的智力时,无聊感就爆发了。比如,一个儿童可以一整天玩一块木头,始终保持高度兴趣,而成年人就会觉得这很无聊。
有足够视野的人才会无聊。
无聊只是表象,实质是一个有智慧的大脑忍受不了精神的空虚。这个“空虚”与否的判定,基于一个相对值,而非绝对值。
人的视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能看到的视野;另一种是你能达到的视野。一个终生在桃花源里的农妇会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个在大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却觉得寂寞空虚。因为前者所见如斯,所得如斯,而后者所见的是天上人间,所得的却只是出租房单人间。
有足够时间的人才会无聊。
如叔本华所说,在古代,无聊只算一种贵族病,普通人一年到头艰辛劳碌,主要负责“痛苦”,没有思考无聊或有聊的机会。感谢八小时工作制,虽然现代一样有自称“加班狗”的大忙人无暇顾及无聊的情绪,但又多多少少让有些人可以在下班、上厕所、睡前的碎片时间里思考人生。
有足够个人空间的人才会无聊。
叔本华还说过刺猬困境,人跟人就像冬天里的刺猬,围着彼此取暖又不能把彼此戳伤,所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随着大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大,后果之一便是“容易有孤独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孤岛与孤岛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更容易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