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丁伊登》中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

2019-12-25王春芳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马丁

【摘要】《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和著名的半自传体小说。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马丁·伊登》中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杰克·伦敦的成长经历和他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第二部分分析三个对杰克·伦敦的写作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它们分别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超人理论和社会主义。第三部分分析了这些相互矛盾的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现实生活的影响,从而论证了我的观点:杰克·伦敦是赞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超人理论的。总之,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超人”理论支配着伦敦的现实生活和写作。

【关键词】马丁·伊登杰克·伦敦社会;达尔文主义;超人主义;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王春芳,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一、杰克·伦敦和《马丁·伊登》

1.杰克·伦敦和他的经历。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多产的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因为出生贫穷,他习惯于从事各种艰苦的劳动工作:在旧金山湾贩卖牡蛎,在渔船上巡逻,捕捉偷猎者,加入了失业工人大军,在全国各地流浪。由于早年生活在社会底层,杰克·伦敦非常关心弱势劳工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鄙视这种生活。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他就在公共图书馆里狂热地自学,寻找任何他认为有助于他摆脱这种生活的思想或理论。其中,社会达尔文主义、超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对他影响最深刻的理论。他的努力得到了奖励:19岁入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杰克·伦敦开始以写作谋生,他跟随其他作家的足迹,开始向各种出版物提交故事、笑话和诗歌,但大多没有成功。在他24岁时,他成为一个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他写了大量的关于生命和死亡,尊严和生存的故事。他的那些关于人类和动物对抗环境的故事,以及在苦难中生存的故事,主要取材于他在海上、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的田野和工厂里的亲身经历。因为他是自学成才,所以他的想法缺乏一致性和深度。例如,他明确地接受了当时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科学种族主义,但他同时担心他多年来遇到的各种丰富的土著民族文化会“不可避免地”被白人摧毁。他支持妇女获得选举权,并且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些独立和坚强的女性角色,但是他对待他的两个妻子和两个女儿是父权制的。此外,他对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热情和推动资本主义成功的愿望一样强烈。这些他生活中和写作中互相矛盾的思想使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的作品归为一个主题。1913年,杰克·伦敦美丽的牧场被烧毁,同时他被医生告知,他的肾脏正在衰竭。在他去世前的几个月,杰克·伦敦推出了社会党。他的最后几年因为债务、酗酒、疾病和对失去创造力的恐惧而变得黯淡无光。他于1916年11月22日因为尿毒症而去世。不过,也有猜测说他服吗啡自杀了。

2.《马丁·伊登》简介。《马丁·伊登》于1909年作为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首次出版。这本书描述了一个水手的故事,他自学成才,希望借此成为富有的资产阶级的一员。他在女大学女露丝·莫尔斯的启发下,渴望过上一种高瞻远瞩的生活。马丁·伊登开始写作,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从斯宾塞学到的人生观。然而,只有左派诗人罗斯·布里森登发现了他的作品的价值,而他的情人露丝却离开了他。露丝不重视任何未被“确立”的东西,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杂志不会出版他的作品,而且他也因为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而声名狼藉,尽管这些指控是不真实的。这部作品使马丁一举成名,而露丝也想要与他重归于好。马丁意识到露丝此举只是因为他的作品被承认,这使他感到恶心。布里森登自杀后,他意识到自己与所属的阶级失去了联系,马丁结束了这场悲剧。

3. 《马丁·伊登》中的哲学思想。《马丁·伊登》之所以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其原因包括:它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和文化场景;它不仅回忆了杰克·伦敦的过去时光,还意外地预言了他将有的神秘未来;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文学作品反映了生活。“我是马丁伊登!”杰克·伦敦自己也说。这本书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杰克·伦敦的生活模式,揭示了他生活中和心灵上的复杂和矛盾。马丁和杰克拥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渴望学习任何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哲学,为成为作家的梦想而奋斗,与财富决定的不同社会地位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作斗争,他们最后都成功了,但不久之后,他们选择用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说马丁·伊登只是杰克·伦敦的复制品并不夸张。许多不同的哲学家、博物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对杰克的思想和著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杰克·伦敦的社会思想和哲学倾向非常复杂,这在马丁先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马丁也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哲学家。他经常接触社会主义者,深受社会主义的影响,但他也自动执行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例如他在一个社会主义者的聚会上发表关于“适者生存”的演讲。在所有那些强大但自相矛盾的思想和哲学中,社会达尔文主义、超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对他影响最深刻的。

二、对杰克·伦敦产生影响的几种哲学思想

1.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是19世纪后期的一种社会学理论,主要基于赫伯特·斯宾塞的著作。赫伯特·斯宾塞首先引用了“适者生存”这句话。他首次在《生物学原理》(1864-1867年)中使用了这个术语。斯宾塞写道:“我在这里试图用机械术语表达适者生存,达尔文先生称之为自然选择,或保护在生命斗争中受青睐的种族。”斯宾塞将进化理论改编成一种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那些具有最佳习得特征的个人、物种或种族将生存下来,这就是斯宾塞著名的社会进化论。“适者生存”理论导致了19世纪末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兴起。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借鉴了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体一样,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进化的。大自然决定强者生存,弱者灭亡。至于马丁·伊登,他是从杰克·伦敦自己的经历中汲取的复制品。在阅读斯宾塞的《首要原理》后,马丁·伊登被迷住了:“马丁的智力生活不断升级,现在已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切的秘密事物裸露出了它们的奥秘。理解使他沉醉。夜里睡着了,他在光怪陆离的梦境里跟神明生活在一起;白天醒著时,他像个梦游者一样走来走去,心不在焉地盯视着他刚发现的世界。”[第13章]。当他更多地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进化论时,他告诉考德威尔教授,他认为他知识渊博但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要指出你的错误,或者说那削弱你的判断的东西,”他说,“你缺少了生物学。你的体系之中没有生物学的地位。我指的是如实地诠释生命的生物学,从基础开始,从实验室、试管和获得了生命的无机物开始直到美学和社会学的广泛结论的生物学。”[第27章] 因为马丁是杰克的复制品,所以从马丁的言论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杰克·伦敦信仰社会达尔文主义。杰克·伦敦在一封信中也表示:“斯宾塞的《首要原理》为人类做了更多的事,而且从时代角度来说,为人类做得比一千本书多得多。

2.“超人”理论。受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形成了他的“超人”理论。杰克·伦敦最喜欢的书之一是尼采的《撒拉图萨》。在这本书中,尼采阐述了他的“超人”理论。 “超人”在心灵和身体上都是完美的,在力量和智慧上是无所不能的,不受宗教或社会的束缚。杰克·伦敦将“超人”的创意融入他的许多小说中。马丁·伊登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马丁遇见露丝之前,他只是一个语言支离破碎的可怜水手,当他为了与露丝的社会地位相符而决定写作时,没有人把他当回事。但马丁·伊登认为,他被赋予了写作和文学创作的能力。他坚持认为,凭借他坚如磐石的性格和意志,他最终将成功接近写作的宫殿,而最后他成功了。

马丁是尼采哲学的忠实拥护者。他确实实践了“超人”的理论,或者具体来说,正是杰克·伦敦对“超人”的理解,在主角马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丁敢于做别人甚至不敢想的事情,他愿意挑战自己,这可以从他童年的经历中透露出来。“第一仗打过了,打完了,”十天后马丁对着镜子说.“还会有第二仗,第三仗.直打到时间的尽头,除非——”“他双肘往桌上一搁,便把脸埋了过去,他喉头硬塞,想哭。这让他想起他第一次打架。那时他六岁。他眼泪汪汪地不停地打着。比他大两岁的那个孩子拳头耳光直打得他精疲力竭。在他终于倒下的时候他看见那一圈男孩子像野蛮人一样号叫着。他痛得扭来扭去想呕吐,鼻子鲜血直流,受伤的眼睛眼泪直淌。”“那些仗打得可不简单。他一仗一仗都看到了,每一仗他都挨揍,干酪脸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但他从来没有逃走过。想到这一点他便有了力气。打不过就挨揍,却决不逃走。干酪脸打起架来是个小魔鬼,对他从不手软,但他总能挺住!总能挺住!”[第15章]

在这无数的战斗中,他与之战斗的不仅是他强壮有力的武器,还有他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马丁有力的臂膀和他永不言败的意志是他成功的关键。杰克·伦敦在描写马丁·伊登的时候,总是着重刻画他男子汉气概的一面。其实这种不屈不挠的阳刚之气是典型的“超人”应该具备的。正是这种精神支持着马丁。对马丁来说,“日子太短,他要研究的太多。他把睡眠削减为五小时,觉得也过得去。他又试了试四小时半,却只能遗憾地放弃。把醒着的时刻用于他所追求的任何项目他都高兴。”“一想到要暂停生活(哪怕是短短的几小时)他便遗憾,他唯一的安慰是闹钟定在五个小时之后。损失毕竟只有五个小时,然后那叮铃铃的钟声便会把他从酣睡中震醒,那时地面前又会有个光辉的日子——十九个小时。” [ 第11章]。马丁真是一个“超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学习和从事研究。马丁从一个只能说支离破碎句子的水手变成了一个作家,一个操纵语言的大师。优秀的作品从他的大脑里蜂拥而出,倾泻在纸上。他成了一个完整的超人。

我们知道“超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是上帝了,但是杰克·伦敦的马丁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性化的上帝。对于杰克·伦敦来说,“超人”意味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坚持信仰,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取。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马丁是“超人”理论影响杰克·伦敦的最好例证。

3.社会主义。第三种影响杰克·伦敦及其创作的理论是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辩证法、唯物论(分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和结构与行动的融合。作为一个铁杆的社会主义者,伦敦无疑受到这个人的影响。

杰克·伦敦伦许多思想都来自卡尔·马克思的原创思想。这些社会主义思想在《马丁·伊登》表现出来。 例如,当马丁成名后,露丝·莫尔斯来找他,提出要和他在一起,但马丁拒绝了,他说: “你是可能毁了我的写作和事业的。现实主义支配着我的天性,而资产阶级精神却仇恨现实主义。资产阶级是怯懦的,他们害怕生活,而你的全部努力就是让我害怕生活。你可能让我公式化,你可能把我塞进一个五尺长两尺宽的生活鸽子笼里,在那里生活的一切价值都是缥缈的,虚假的,庸俗的。”他感到露丝打算抗议,就接着说:“庸俗性——从心眼里冒出来的庸俗性,我得承认——是资产阶级的风雅和文化的基础。正如我所说,你打算让我公式化,把我变成你们阶级的成员,怀着你们阶级的理想,承认你们阶级的价值观念和你们的阶级成见。”[第45章]。这些句子是这本书的高潮。在这些句子中,马丁·伊登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的腐朽。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不仅垄断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垄断了精神财富。资本主义思想抓住一切機会渗透到了马丁心爱的露丝·莫尔斯家。马丁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为中心,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赢得了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本来在马丁成名后,他可以享受群众的奉承,满足出版社的需要,出版新书,赚取现金和信贷,直到登上社会的顶端。但当他终于意识到这一切都是谬论时,他就放弃了。通过马丁的话,杰克·伦敦无情地鞭挞了社会。

三、杰克·伦敦矛盾思想的形成

文章上述部分分析了对杰克·伦敦最有影响的三个哲学和理论,然而这些哲学和理论是互相矛盾的。事实上,这些互相矛盾的思潮是在杰克·伦敦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了解了杰克的生活经历之后,没有人会对这些自相矛盾的想法感到惊讶。年轻的时候,杰克曾在各种艰苦的劳动岗位工作,这些肥沃的、梦幻般的、充满苦难和惊险的经历是他后来小说中的潜在材料。尽管非常贫穷,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在那时候,美国的资本家在国内残酷地剥削底层民众,同时走上了向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杰克·伦敦则熟悉了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理论。所有这些残酷的事实使伦敦成为这两种理论的忠实的拥护者,他认为这是真的和有益的。另一方面,当时正是劳工运动发展得越来越活跃的时期,杰克·伦敦接触到了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杰克接受这一思想是因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腐朽和腐败。杰克·伦敦认为自己是“超人”的典范,他钦佩自己,认为自己是斯宾塞·赫伯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理论的最好证据,但他不能忘记过去狗一般的生活,他无法忘记以前的噩梦和悲惨的过去。然而他能做的就是在他的小说中给予一点苍白无力的指责。以上就是伦敦的矛盾思想的形成过程。

在杰克·伦敦还没有出名的艰难时期,他没能从富人那里得到面包,却设法从穷人那里得到面包。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帮助他清楚地看到了腐朽的资本主义,但他很快就忘记了他做出杰出贡献并变得出名致富的教训。虽然从那时起,他还写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但文章苍白而浅薄,因为杰克·伦敦没有把它记在心里。他的成功带给他的快乐,社会给他的财富超过了他早年被资本家压榨的痛苦。他认为自己是“伟大的金发野兽”。 1910年,伦敦在索诺玛县格伦埃伦附近购买了一块大片土地,并投入精力和资金改善和扩大他的牧场。三年后牧场被烧毁,杰克·伦敦不得不大量创作一些粗俗的故事。甚至他自己也承认他闭着眼睛写作的,他写这些钱只是为了钱,因为这是获得金钱的捷径。

总之,通过对《马丁·伊登》的分析证明了这些哲学对杰克·伦敦的影响。杰克·伦敦一方面鄙视上层阶级的虚伪和拜金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他通过各种手段赚钱。他同情大多数处于苦难深渊的劳动人民,但同时他对他们的极端苦难充耳不闻,过着奢侈的生活,因为穷人没有取得成就,甚至无法生存。他也不承认资本家,认为他们的成就只是遗产。事实上他的生活更受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超人”理论的影响。

四、 结论

社会达尔文主义、“超人”理论和社会主义是对杰克·伦敦最具影响力的三种哲学思想。马丁·伊登是这些自相矛盾哲学思想的体现。虽然社会主义对杰克的影响很大,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超人”理论对杰克·伦敦的影响更大,他们主宰了伦敦的现实生活和写作。

参考文献:

[1]Joan. Bridgman. 1998, Jack London: Superman unmasked [J]. Oxford: Contemporary Review, 272.

[2]William P. Trent. 1927.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Jack London. 1986. Martin Eden [M].北京:商務印书馆.

[4]D.L.Kirkpalrick. 1979. Novelists and Prose Writers [M]. UK: Macmillan.

[5]Joseph Sciambra. 1996. The philosophy of Jack London [J] San Francisco: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6]李怀波.杰克·伦敦的哲学信仰与追求[J].外语研究,2004.

[7]黄静.认识生命才能热爱生命[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

[8]苏兴莎.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的自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2).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马丁
神笔马丁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未来人马丁
发明家马丁
参展品牌索引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兴奋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