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的再现

2019-12-25吴旻昊黄旭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诗经翻译

吴旻昊 黄旭

【摘要】基于“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从比喻和双关这两种修辞手段的翻译为例,探讨《诗经》中言内意义的再现。其中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三类,双关也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在引用了《诗经》较为经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分析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得失,并探讨译文所体现的语言功能。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言内意义;《诗经》翻译;修辞翻译;语言功能

【作者简介】吴旻昊(1983.02-),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黄旭(1984-),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名称: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翻译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1955。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也可以说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涉及内心情感世界的各个层面。它的创作方法对中国文学的体裁结构和语言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成为后世追随的典范。夸张、对比、对偶等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都能找到。本文在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诗经》言内意义中修辞的翻译方法。

一、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指意系统的科学。莫里斯对符号学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他区分了符号关系的三个方面,指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符号句法关系,即语言符号的言内意义。言内意义或语篇意义是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之间或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它决定着行文的韵律节奏,如何衔接连贯,达到何种修辞效果等。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中的功能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所划分的六种语言功能:信息、表情、祈使、美感、酬应和元语言功能65。

二、《诗经》言内意义的再现——以比喻和双关为例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它在语音层面主要体现在双声及押韵;在词汇层面,它主要体现在谐音双关、一语双叙、拈连、仿拟、飞白等修辞格;在句子层面,它主要体现在排比、对偶、设问、顶真、回环、倒装等修辞格;在篇章方面,它主要体现在篇章的层次、段落的排列、句式的变化、布局的和谐、语义的连贯及自然的衔接等。

1.比喻。比喻“是一种把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进行比较的修辞方式。”一般来说,比喻在形式上有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由于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异同,比喻可以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借喻。

《诗经》的艺术技巧影响最大的就是“赋、比、兴”的手法,它作为《诗经》研究术语,始见于《周礼·春官》,与“风、雅、颂”一道,被合称为“六义”。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提出:“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起事”。“比”即相当于现代修辞意义上的比喻,比喻是《诗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及借喻。译者在翻译比喻这一修辞时,需要根据不同语境保留比喻形象、转换比喻形象或是放弃比喻形象。

2.明喻。《诗经》中的明喻即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一般情况下用“好比”“如”“若”“似”“像”“犹”“喻”等比喻词来进行连接。《诗经》中明喻最典型的例子是《卫风·硕人》的第二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本章描述了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貌,接連用了五个比喻句,前四个比喻都用“如”作为比喻词,第五句包含了两个比喻,分别是“首如螓、眉如蛾”,承前省略了比喻词。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Like fard congealed her skin is tender, Her fingers like soft blades of reed. Like larva white her neck is slender, Her teeth like rows of melon seed. Her forehead like a dragonflys, Her arched brows carved like a bow.”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通过直译的手段,一连使用了六个“like”,忠实地保留了原诗中的明喻这一修辞,再现了原诗的指称意义和言内意义,从而准确并完整地表现了原诗的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

3.暗喻。暗喻也称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且只现本体和喻体,现代汉语中通常会用“是”“为”“成为”等作为比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虽然古代汉语中的‘是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判断词,但古代汉语判断句式所代表的比喻是现代修辞学中的隐喻”。《诗经》中以判断句式表达的隐喻如《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和“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许渊冲先生将其分别译为“As on the brass, Where images pass.”、“Have I not grown Firm as a stone?”和“Can I be rolled Up like mate cold?”。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分别使用了“as”“as”和“like”,将暗喻转换成了明喻,并通过使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体现了古人的松柏情怀,体现了原诗的言内意义,从而表现了原诗的信息、表达及美感功能。

4.借喻。借喻只出现喻体而不出现本体,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诗经》中借喻用得很多,如《魏风·硕鼠》全篇以大老鼠借喻剥削者,揭露其贪婪、残忍的本质,诗中只出现大老鼠的形象,而没有出现剥削者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和浓郁的浪漫色彩。《毛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序辩说》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许渊冲先生将“硕鼠”反复译为“large rat”,保留了原诗中的指称意义,但没有将借喻中的言内意义忠实地传递给译文读者,在此过程中损失了相应的信息、表达和美感功能。

综上所述,当某形象和喻义地结合在源语和译语中是共同的,或者源语形象承载的喻义不难被译语读者看出时,译者可以直译原文,保留源语形象,使译文在内容上和修辞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法,即直译法。如果源语词语形象所承载的喻义在译语里习惯上由另外一个形象承载,而这个形象与源语文化之间有没有冲突的话,可以视具体上下文采用归化手段,用译语形象替换源语形象,即转换法。当源语形象和喻义的结合关系对译语来说很陌生,难以移入译文,或者源语形象在上下文里不太重要时,可采用概略化或释义的方法只译出喻义,即意译法。除此之外,译者还可以采用加注的办法来处理一些比喻。

5.双关。双关通过使用声音或意义的巧合来实现同音异义,从而使之同时具有双重含义,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殊效果,而第二层意思才是本意所在,才是言内意义蕴含的语用意义110。双关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谐音双关语和语义双关语。

(1)谐音双关。谐音双关“使用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谐音双关如《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诗中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女子向男子抛掷水果以表示爱慕之情的习俗。“梅”和“媒”谐音,与此同时,原诗中“梅子”的持续减少用来比喻青春转瞬即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陈奂则简要解释了这篇文章的巧妙含义:“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

大多数双关语都受到原语语言和翻译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的限制。德克·德拉巴斯蒂塔教授(Dirk Delabastita)曾提出过双关语的翻译策略:把双关语翻译成相同类型、不同类型或不同的双关语;把双关语翻译成类双关语或非双关语;把双关语翻译成零;照抄原文;把非双关语翻译成双关语;零译为双关语;或使用编辑手段。这些翻译策略也可以结合运用。许渊冲先生将“梅”译为“the fruits from mume-tree”。“中国梅”的学名是Prunus mume,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有效地表达出了“梅”的字面意思,但却没有表现出谐音双关“媒”,因此在此处的翻译中只传达了部分言内意义。同时,相应的信息、表达和美感功能也有一定的损失。

(2)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如《诗经》开篇《周南·关雎》中的“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悠哉悠哉”指的是悠悠思念情意切,既可以形容思绪长,也可以表现夜长,两个意思可以并存,成为一个立体的存在。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He tosses all night long, So deep in love, so deep.”。許渊冲先生在此处的翻译中的“long”一语双关,成功地将其中的言内意义及其所对应的信息、表情和美感功能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综上所述,双关语并不是完全不可译,译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基础,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将双关语进行准确而恰当的翻译。

三、结语

总体来看,许渊冲先生的译诗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诗经》中的修辞,体现原诗中的言内意义及其所蕴含的语言功能,保持诗歌的效果,接近原诗的风格。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指称、言内及语用这三种意义之间的关系,权衡轻重,从而更加科学地传递原诗的信息,真正做到传神达意。如何使原诗和译诗真正达到“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标准,体现指称、言内及语用这三种意义,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国古代诗歌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播,是社会符号学翻译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指导中给所有译者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97-105.

[2]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66.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赵沛霖.兴的源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35.

[5]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1《诗经》[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9-10.

[6]方学森.试论《诗经》“兴”法的产生[J].池州师专学报,2000(2):47-52.

[7]洪镇涛.诗经[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

猜你喜欢

诗经翻译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诗经》研究七十年管窥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巧用《诗经》解难题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诗经》掇药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