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2-25何婷
摘 要:在乡村振兴和双创背景下,政府对农村发展和创新创业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给农村发展带来机遇,也给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为了更好研究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情况,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在对三明地区返乡创业大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他们在创业中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返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我国乡村发展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中高端、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必然要求。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中,提出了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大城市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农村就业压力较小,创业成本较低,很多大学生毕业时选择回乡创业就业。在新的政策下,返乡大学生作为创业的一大群体,他们面临怎样的创业环境及问题,对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起到很大影响。为了深入了解返乡大学生面临的创业环境及问题,本课题组选取了三明市尤溪县为代表,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历程。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对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各级部门对农村、农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可以更好拓宽大学生创业渠道,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落实。
一、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
文章选取已经在三明进行创业的返乡大学毕业生,进行针对了解总体创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个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7份,收回167份,访谈案例8个。本次选择的167名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分散在三明个12区县,毕业于省内外各高校。
(一)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动机
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动机多元化,不再仅仅是因为大城市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多是综合考虑家乡的商业机会、资源与发展,并根据所学专业和擅长领域进行创业选择。根据调研结果,有48.7%的创业者选择回乡创业的最大原因是对家乡环境熟悉,有一定的资源和创业基础。这一部分的创业者,很多是 “创二代”,他们的父辈已经在家乡进行了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的经营,他们在接受完大学教育之后,用学习到的管理、专业技术等知识,回到家乡,继承父辈的产业,通过创新模式、开发延伸产品等方式进行创业。有27%的创业者选择回乡创业是看中了家乡存在的商业机会,这一部分创业者大部分是把其他地区已经发展成熟的模式,搬到家乡发展,比如农产品电商、兴趣爱好特长培训等。有16.2&的创业者是想要支持家乡发展建设,选择了回乡创业,他们大多数选择教育培训行业进行创业。
(二)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项目所属行业
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的行业比较集中,大部分选择第一产业,包括花卉、水产、食用菌、蜜蜂、牛羊养殖、金桔副产品开发、茶叶等,也有很多选择农业行业相关的如农业电商、休闲农家乐、茶叶文化研学等。在这些行业中,创业者们不再是简单的发展农业,更是依托家乡特色和优势,结合新兴产业的前景,进行了模式升级与创新。如CY在原先父亲经营的茶厂基础之上,结合茶文化,发展了茶叶种植培训、茶具茶包等延伸产品开发、研学基地等新模式;CKF从最开始的在家乡进行黑山羊养殖销售,之后发展餐饮接着到线上销售,并根据当地有利的旅游资源,开发农村休闲旅游,形成了特色的“吃+玩”的休閑旅游模式。除了农业,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影响下,教育培训行业也是很大一部分创业者的选择,也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如儿童玩具制造等。
(三)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企业规模与盈利情况
根据调查,返乡大学毕业生创办的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62.3%的公司员工数在10人以内,31.7%在11-20人,20人以上企业只有10家。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创立时间并不久,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属于小微企业。另外这也和企业所在行业有一定关系,大多数创业者所在的是农业相关行业,规模化生产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从盈利情况来看,有95家企业实现了盈利,占57%,63家企业达到收支平衡,9家处于亏损状态。
二、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创业资金支持系统不完善
在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在创业初期,项目落地需要启动资金,在公司运营稳定之后需要周转资金,发展壮大更是需要资金,资金紧张、缺少资金来源、商业贷款难度大困扰着创业者。
根据调研,资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融资渠道少。大学返乡创业者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一般,筹集资金渠道少,多数依靠的是个人存款、亲友资助和银行贷款,还有一校部分依靠政府或者高校的创业基金。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在创业时,遇到资金问题时,第一选择仍然是向父母、亲友寻求资助,对于对外融资方式了解和使用较为缺乏。二是银行贷款门槛高金额少。大学毕业生创业,相较于已经成熟的企业来说,大多数的项目风险高利润小还款能力差且无可靠担保,无法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银行的贷款手续繁杂,也使得大学生在贷款时花费较多时间成本,影响创业热情和机会。三是创业项目技术门槛低,获风险投资难度大。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创业融资培训,对融资渠道不了解,加上开展的创业项目技术门槛低,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四是校园贷等网贷问题突出,影响创业者个人征信与正常创业工作。现在网贷问题十分严峻,很多意志力差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自愿或者被动参与到校园贷中,影响个人征信增加毕业后贷款难度。另外有一部分创业者在资金周转困难之时使用各种网贷平台,在还款中面临很多困难,最终影响自身的创业项目和正常工作。
(二)高素质人才紧缺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65%的创业者提到了企业招人留人难的问题。三明地处福建西北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落后水平,城市对人才吸引力较弱,在农村地区创业更是面临缺少高素质人才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不成熟,社会保障不健全,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相比于城市,农村在交通、物流、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观念、服务监督意识、诚信经营等观念和交易方式、市场秩序不够成熟和规范;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水平与城市差距明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了农村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大学生毕业之后返乡创业热情受限,已经返乡或者决定返乡的大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的难度加大,有技术的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进行创业。这些不仅仅是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农村地区年轻劳动力流失的重要原因。
访谈案例中,创业地点在农村的很多创业者,他们通过聘请当地的村民负责基础的生产工作,自己负责最核心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亲人帮忙处理其他工作,这一结构中缺少了专业、职业的技术人才,当企业想要发展时,就容易遇到专业技术或者管理上的瓶颈。经营休闲山庄的YLX就说到,度假村地处的乡村离县城15公里,离动车站10公里,交通位置十分便利,但是当地的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回来工作,留在村里的农民又都是父辈的年纪,思维不够开阔,不合适一起经营山庄。在县城创办艺术培训学校的YF说,县城艺术培训市场需求很大,随着他们公司的发展,他们还增加了乐器销售、商演等其他内容,但是在目前最核心的艺术培训的发展上,他们遇到了招聘专业上课老师难的问题,现在体制内的教师不允许在外兼课,而专业背景好又愿意在县城发展的老师太少。
(三)政府政策落地执行不到位
三明市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从创业资金、培训、优秀创业项目评选等方面进行扶持,但是仍存在着一些执行问题。一是宣传推广不到位。根据调查结果统计,60%的创业者认为他们对政府有关创业的政策“了解一部分”,40%的创业者选择了“不太了解”选项,而在获取创业扶持政策的信息方式上,65%的创业者是“他人介绍”了解政策信息,20%的创业者通过政府网站了解。二是政策针对性强,适用性不高。访谈中,一些创业者反映他们知道政府有出台创业的扶持政策,但是政策限制条件多,他们的情况和项目并不适用。三是农村情况复杂,特别是涉及到土地用地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目前正处于全国整改“大棚房”工作的重要阶段,中央对“农地姓农”要求非常严格,对有的村庄未编制规划或发展用地规划未涵盖企业需使用的建设用地,企业扩建需办理农转用及林地砍伐等手续需时较长,企业征地及支付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经费过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新型农业创业者的项目进展。
(四)缺乏创业相关经验
大学毕业生在创业中缺乏经验,导致创业成功率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大部分返乡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所学专业偏管理、金融方向,而他们创业的行业更多需要专业技术支持,这需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甚至是继续学习深造,适应企业发展。经营棘胸蛙养殖的WDX就反映,他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就遇到了技术创新的难题。另外专业技术知识也不仅仅指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还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创业知识。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大多数围绕所学专业展开,在创业时所需思考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方面有所欠缺,这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有想法但没有项目支撑难以落地、创业方向集中,同质化倾向明显、公司市场推广财务管理方面严重短板等问题。二是过于理想化。大学毕业生创业经验没有或者较少,有的时候想问题比较简单和理想化,在看行业發展环境上、项目执行难度上经常出错。经营路桥建设公司的HLS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创业是在不断试错,通过试错来修改他们的商业模式,这样资金无法支撑,创业失败率就高,对创业者特别是年轻创业者,应该要更多引导,围绕现有成熟企业周边产业开发,既可以得到更高的创业成功率,也可以打造地方特色产业。三是创业培训交流平台不足。虽然现在高校和政府已经重视创业的培训,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有培训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培训范围不够大的问题。在调查中,仍有23%的创业者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创业培训,特别是在农村的创业者,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多创业培训没有机会参加。在培训效果方面,58%的创业者认为帮助很大,28.6%的创业者认为有一定帮助;在培训内容方面,47%的创业者希望能够参加政策解读类的培训,这也和前文我们提到的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相印证。
三、三明市返乡大学毕业生创业支持对策建议
(一)优化融资渠道,提供多源创业资金
一是降低金融机构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流程,同时简化贷款审批流程环节,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应鼓励银行根据大学生创业特点,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特征和融资需求,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加大针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推行信贷尽职免责制度。完善担保机制,探索通过信用方式发放创业贷款,在不断提高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反担保。各金融机构可以和各地的担保基金合作,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
二是完善各项创业资金支持政策。目前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很大一部分在创新创业比赛获奖项目,对获得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的按1:1比例配套奖励,对获评市级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的给予3—5万元的资金支持。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很多创业者并不了解这些比赛和评比机制,也没有条件和精力参加,同时也存在不符合领取政府创业补贴的情况。可以为返乡大学毕业生提供低息甚至无息的贷款,发挥好现有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功能作用,为创业毕业生提供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
三是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三明特别是农村地区引入风险投资目前有一定难度,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专人对接企业,跟踪发展,创业主体责任明确到人,实现对大学生创业特别是返乡创业的这一群体的创业资金支持。
(二)构建支持体系,吸引优秀创业人才
一是加快农村地区基础建设。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从交通、通信、水电、卫生、仓储物流等方面改善硬件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只有解决好硬件设施配套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留不住人的问题。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逐渐改善农村的市场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使得更多人从公平规范、文明有礼的环境中受益,提高农村环境吸引力。
二是提高政府服务意识,给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生活、信息等各项支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服务功能,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引导市场化、专业化机构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手续办理、转移、接续等方面的便利。简化各种行政手续,深入实施企业“多证合一”,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改进审批行为,推动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执行。
三是开展地方与高校对接合作,促进互惠互利。政府积极与本地高校就业人才对接,提前了解三明三所高校毕业生情况,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提供有效创业指导、为地方项目寻找合适专业学生进行学习,为留住优秀本地生源打下基础。
(三)落实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一要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政府网站的文件公开方式的宣传作用并不大,要想更广泛准确的把政策推送给需要人员,需考虑受众的特点。针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结合其特点,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创业者们提供相关的贷款补贴等政策。可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介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傳解读国家和我省我市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熟悉和用好政策。
二是提高创业政策的实效性。目前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政策支持主要有场地租金补贴、一定条件下的5000元创业补贴、优秀创新项目奖励等,这些还远远不能够覆盖到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在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突出反映集中的群体给予专项优惠政策扶持。比如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切实解决农村土地用地问题,提供包括税收减免、农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和促进返乡大学生的创业。
三是跟踪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开展精准扶持。与高校对接,由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在统一使用的业务系统中增加毕业生的统计字段,牵头统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注册情况及享受税费减免政策相关数据,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开展创业精准扶持提供数据支撑。定期跟踪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并提供帮助。
(四)完善创业培训,搭建互助创业平台
一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与实际创业环境衔接不紧密,实践指导性不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应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实战水平角度出发,开展针对普遍学生的培养其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课程,针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项目的学生培养其创业能力方面课程,同时可以为已有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专门咨询服务,对毕业后进行创业学生进行跟踪提供必要帮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积极开展、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教学方式也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学校情况,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论坛,通过实地考察等时间活动,运用真实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创业过程,培养创业意识。针对本地两所高职院校,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契合学生就业需求,培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提高政府主导的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要坚持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导向,根据不同群体、企业的特点,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和用工指导。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是已经创立企业的创业者获取资讯培养人脉的最好方式之一,特别是经验交流分享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创业者们对行业和创业经验的认知,发现创业机会。政策解读和技术培训型的培训也要根据不同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是发展创业交流平台。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示范创业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聚集创业团队,整合多种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要充分发挥这些创业平台的资源集聚和辐射引领作用,并适时调整补助对象和标准,对确有需要的创业企业可以适当延长孵化周期。大学毕业生创业存在着想法理想化、创业方向集中化的问题,通过搭建创业平台,促进创业毕业生与创业资源有效对接,给创业者提供更多创业资讯和机会,帮助整合创业资源。政府可以指导协调不同创业团队的发展,引导大学毕业生根据当地特色产业、成功企业,进行延伸产品的创业,同时打造当地特色品牌,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尤溪县通过成立星辰青年公社,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导师、金融、服务、培训四个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线上平台可以借助现有平台资源,整合大学生返乡创业所需的信息包括市场、技术、设备、政策等,解决大学毕业生信息资源缺乏的问题。支持向社会购买政策宣传培训、就业用工服务、创业服务等服务成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服务功能,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扩大服务对象自助服务范围,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
四、结语
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体现大学生的家乡情怀,实现其个人事业的发展,更是将先进知识、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生活方式带入农村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支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与实现路径分析[J].时代经贸,2018(09):6-7.
[2] 刘思怡,夏玉慧,周月.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分析[J].社会科学前沿,2018,7(02):135-139.
[3] 陶瑶.农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瓶颈与对策[J].智富时代,2018(06):162.
作者简介:何婷(1990- ),女,汉族,福建三明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