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25贾若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2期
关键词:社会热点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热点问题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新时代下社会热点问题是人们对于社会现状的反映。将热点问题渗透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帮助学生们了解社会,掌握丰富的政治思想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热点;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

社会热点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当下关注度最高,最能引起广泛话题的问题。它覆盖范围较广,包括经济型问题、娱乐型问题和国际政治性问题等。简而言之,只要能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事件都可以被称为社会热点话题。社会热点话题具有大众性的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介传播的渠道来了解信息。如今的社会各界提高了用人标准,既需要高校毕业生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又需要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和对社会问题具有处理的能力,因此将社会热点应用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一、社会热点问题基本概述

社会热点问题指的是各行各业在生产经营中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它在特定的时间内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是对时代特征的一种反映。随着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社会的矛盾和社会需求也在变化,这导致社会热点的问题产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和现状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对社会的认识也产生了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社会认识和社会矛盾,大部分的问题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这非常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因此也会产生部分不利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社会事务具有新的认知,能够利用不同的媒介平台获取信息。因此,他们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所以高等院校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加强和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工作相联系,积极探讨教育工作中融入热点话题的不同策略方法,以多种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育的模式较为单一,对于热点问题的教学引导性不足。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很少会结合当下时政热点问题,来进行思政教育工作。随着目前思政教育效果的不断重视强化,社会热点问题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突显出了以下的问题。

(一)屏蔽式教育

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并没有结合某一具体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教育教学,单纯的只是以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向学生们讲述思政课程。甚至有些学生只是会背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与当下的时事政治相结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有些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阻止了各类事件的传播。但由于学生们本身好奇心较强,学生们越想知道真相,就会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社会热点话题,然而就更加反对学校的教育模式。

(二)被迫式教育

随着近几年来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矛盾的转变,促使了社会热点事件中的问题更具有复杂性。但是高校在对于学生们进行社会热点事件教育的时候,经常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强制性的传输方式,帮助学生们进行经验的总结,这使得有些学生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探究存在了抵触心理,尤其是让学生们分析热点问题的积极性也会不断的降低,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大打折扣。

(三)自由式教育

大部分高校将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在了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和时事政治等方面。思政教育老师在课本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是以新课题压制的方式来进行讲述的,这种教育方式下,虽然说能够提升一定的教育质量,按时完成教育工作,但学生却会丧失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剖析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不利于将社会复杂性问题和当下社会环境相结合,阻碍了当今社会学生们的发展。另外,部分高等院校只注重科研成果,将部分的精力放在了专业设备教学和实训教学,缺少了对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认识,忽视了它对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作用。不能够主动抓住社会各类问题,帮助学生们剖析社会现象。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分析

社会热点问题,在融入了高等院校自身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起到学习的促进作用,还能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价值。

(一)引导思想动态

高等院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发展,打造高效的课堂,应结合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很多时候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基础知识,增强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热点问题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学校内部就了解社会上各类的问题。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学生们以不同的视角去探究问题,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必要的公众号来发布相关的热点话题,鼓励学生勇敢提出对热点问题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深化教学改革

新课改标准下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来进行教学。所以在思政老师进行教育的时候,需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热点问题。不仅有利于健全教育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们即使不出校门就可以全面认识到社会热点事件。在高等院校的老师进行教育工作和了解热点事件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对于问题的层次性和广泛性的运用。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让学生们可以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回答问题,了解社会热点含义存在的深层意义,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实现教育思政的任务。适当的深化教育的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分析热点问题,强化问题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的判断力和自身社会责任感。适时的开展自身的热点话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们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学工作中也可以适当的创新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

(三)指引教学方向

社会热点话题的发生,往往是结合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产生,在社会热点事件中包含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群众诉求。所以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需结合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这样可以让学生增加社会关心度。老师需要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同时针对学生们分析问题思路不畅的情况下予以支持。另外老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们关注热点话题和正确的价值意义,在结合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基础上分析实质问题,客观性的对待社会各类事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核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贡献自己的价值。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互联网上,所以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特点,对于学生们敏感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案例讲解。同时也要结合相关的类型事件,让学生们梳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多角度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们评价相关热点事件,以客观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学生们对思想教育高度重视。

(四)提高综合能力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在父母的呵护下,心理素质较弱,对于事物的看待较为片面。所以在高校自身教育工作中适当的抛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可以有助于促使学生们正在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类话题,了解社会中学生们没有关注到的点,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走向社会。另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学习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就业能力和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们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社会实践,以创新的眼光去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自身在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可以提升学生们对于社会事件最新动态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事件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的提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适当的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不仅是结合了当前社会时代下人们对于人才的标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结合实际的社会热点话题,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实践,提高自身的逻辑能力和对于事件的判断能力。使得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对社会问题有全面性的认识,明确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促使高等院校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宁.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4):136-137.

[2] 廉芬.校园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心廉心成长工作室》微信平台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2019,37(03):77-80+84.

[3] 李准.大众传媒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传媒论坛,2019,2(13):29+31.

[4] 王维君.网络热点新闻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19):197-198.

[5] 暴士蕊,李红亮,任伟安,高萌.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7(01):31-33.

作者简介:贾若雨(1992.11- ),女,回族,河南信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热点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