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路径探析

2019-12-25李晔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开展路径综合实践活动课

李晔

摘 要:新课改强调,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要回归生活。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小学综合实践课若与生活紧密联系,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更富有趣味地学习与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0B-0076-0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的重要课程,通过学生的实践可以拓展知识视野,使知识得以内化,进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小学生活泼好动,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主动透过事物的现象探究本質。不仅掌握知识,还会激发小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提升综合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小学综合实践课应该跟情感教育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情感往往是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生活可以给学生提供更真切的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还要学有所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社会、企业、农村、社区等,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对实践活动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富有趣味性,从而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

如在进行“社区绿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发挥组织与指导作用,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教师可以调动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亲自自然、走进生活,展开调查,切实认识绿化对于小区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创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学生通过生活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获得体验,这远比教师照本宣科效果更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深认识,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有机结合,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开放的教学系统,学生本身处于社会生活环境当中,与家庭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综合实践课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技能。教师要遵循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自由的天性,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展活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教师的活动设计要丰富多彩,新颖别致,使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敢于尝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如开展“我爱校园我爱家”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对身边的生活进行观察,通过调查访问、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环境美化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家庭、校园、社会中的美好景致与美好事例。激发学生热爱校园、家庭与社会的积极情感。

三、结合生活中的热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学习技能,服务于生活。生活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生活中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是综合实践课的重要任务。并且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体验,可以使学生更真切直观地获取知识。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品质。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与敏感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求证与体验,以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弄清楚存在问题的根源,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可以引领学生到当地的农村、社区、工厂去发现问题,如发现环境污染、河流变绿、汽车尾气事件,让学生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在这一系列实践调查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社会责任感。

四、以生活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说教的成分较多,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为突破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技能,还要有效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回归生活,给学生以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小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与求知,学生的体验真实,更容易得出正确结论。

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使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运用生活信息来观察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在进行关于家乡的河流等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特长,让学生运用摄影、绘画、调查访问等手段,对家乡的河流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可行性策略。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现象来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局限于书本,更要从生活的角度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形式,而是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身心放松地积极探索。同时,教师要在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教师要取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活动,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身心放松地进行探究与思考,发挥自身的思维潜力,学生更喜欢在生活的环境下进行探索与思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强亲和力,学生可以更自信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综合实践课中实施分组实践活动,可以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将相对落后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当中,在实践中可以受到相对优秀的学生的带动,相互借鉴与探讨,这样因材施教,各层次学生共同探索,提高综合实践生活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使活动设计丰富多彩,新颖别致,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体现生本理念,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紧密结合生活,根据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强化学生的直观与深切的体验,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生活实践及生活热点,挖掘实践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丽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问题意识的透视及应对策略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陈璇,胡素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李绍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做到“四个转变”[J].亚太教育,2015,(15).

[4]章小英.综合实践活动延伸微课程开发[J].江苏教育,2019,(71).

[5]徐秋凤.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真”滋味刍论[J].成才之路,2019,(29).

[6]祁正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9,(20).

[7]陈昌照.试论综合实践活动与“政策法规进校园”的融通——以“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为例[J].新教师,2019,(9).

猜你喜欢

开展路径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家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路径探讨
和谐社会背景下校园党建工作的开展路径解析
开展群众文化的路径研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论“两学一做”的逻辑力量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