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2-25张囡囡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3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应用型

张囡囡

摘 要:讨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添运用到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校参与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学员1000例为研究样本,并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添运用到培养操作中,分析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开展措施。结果: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应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增强师资力量,优化课程教育结构,对教学内容作针对性、专业性调整,注重全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创建科学、系统的监督评价系统。结论:在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模式、需求不断更新的环境的适应性,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融入教育全球性的浪潮中,并为我国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一种以教育思想及其体现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其中培养模式属于人才培养操作中的重点项目,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具有深远影响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现阶段高校教学变革、发展的首要目标,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探究措施

(一)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校参与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工作的学员1000例为研究样本,并对相关信息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样本选取方式为随机抽查。

(二)探究方法

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添运用到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收集培养人才的相关资料,随后开展回顾性整合分析。资料采集过程中,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开展访谈等。资料收集完成后,需对其作进一步核实处理,随后创建对应的数据资料库。

(三)观察指标

分析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开展措施。观察指标:护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力量、课程教育结构、教学内容、监督评价系统等。

(四)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二、结果

人才模式开启前,专业课课时在全部课程体系中占比25.34%,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时之比3.28:1,选修课课时占比4.12%;人才模式开启后,专业课课时在全部课程体系中占比47.93%,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时之比1.78:1,选修课课时占比12.65%。可见,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开启后,专业课课时、实践操作课时、选修课课时均明显增长(P<0.05)。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应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增强师资力量,优化课程教育结构,对教学内容作针对性、专业性调整,注重全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创建科学、系统的监督评价系统。

三、讨论

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其创新点在于转换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意识及护理操作的传统模式,创建和谐团结的护理团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旨在保障患者康复进程稳步、高效实现,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患者至上”理念。较之其他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进程中,患者能够更好的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切之心及服务质量,促使医患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关系,患者不再对自身病症情况作任何隐瞒处理,削弱在病症诊断过程中的干扰度,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强患者对病症治疗操作、康复进程的信心。开展护理干预时,相关操作人员需对患者病症的致病因素给予高度重视,若患者病癥复杂度较高,则应付出更多的耐心,开展询问或观察处理,以便快速对致病因素做出评断。优质护理方案,不仅能够为护理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医护安全,促进医患关系朝着良好和谐的方向发展,在允许的范围内极大限度的实现患者的合理性需求,并开展全面性、优质化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添运用到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并对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开展措施展开分析,可知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应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增强师资力量,优化课程教育结构,对教学内容作针对性、专业性调整,注重全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创建科学、系统的监督评价系统。

在人才培养操作中,培养模式是教学活动中相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明确培养目标及实现措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增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中,可通过人才引进方式。争取打造一支具备护理专业性、综合素质优异的教学团队,确保后备力量充裕,同时优化教师结构管理,确保师资力量得以最大限度发挥效果。优化课程教育结构,对教学内容作针对性、专业性调整。首先应将专业需求作为基础,对基础性医学课程作优化重组处理,加大实践操作在基础性课程中的占比,同时精简基础性理论系统课程,实现理论实践完美融合。重点突出护理专业的特异性特质,在课程中加大社会人文课程比重,实现多学科教学交叉、融合,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及价值观。调整实践教学活动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占比,实现学生及早接触护理、及早接触临床、及早接触社会的培养目标。基础性理论课程的学习应选用渐进式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应将全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视为重点。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而不是围绕课本、教师来展开教学活动。保持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交流关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确保教学过程具备灵活性、多样性特质,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主动性培养,使其自觉意识充分觉醒、发挥,以便达成培养具备创新意识、高素质、个性化的全能型护理人才的终极目标。在对护理学员开展评价处理时,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系统考评模式,改用综合性考评模式。如融合理论系统考核与实践能力评价、笔试口试同步开展、随机性考核与常规性考试共同开展等。在理论系统考核中,应注重考核学员对大纲规定中的核心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也应将学生临床反应能力、批判性思维模式、实际状况的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视为重点。不仅要注重监督学员在考场上的表现,也应注意监督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场所中的对应表现。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不仅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模式、需求不断更新的环境的适应性,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融入教育全球性的浪潮中,并为我国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苏兰,刘霞,左婷婷.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70-71,72.

[2] 王芳,周小玲,关风光,等.导师制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在优质护理病房实施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2):132-133.

[3] 陈雪蕾,高燕,陈运香,等.护理本科“卓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1):1026-1028.

[4] 王丽,谈利,曹雪梅,等.应用型口腔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19,5(02):119-123.

[5] 孙晓婷.护理本科生创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1):191-192.

[6] 袁莉萍,陶秀彬,李远珍,等.基于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重症监护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劳动保障世界,2019(08):56,69.

[7] 孙晓婷.依托“OTO”平台培养护理本科创业人才核心能力的效果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05):23-24.

[8] 陈飞,聂秀,邬闻文,等.医学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9(20):85-86.

[9] 张瑜,胡慧.中医院校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18):2900-2904.

[10] 王磊,张丽宏,郝美玲,等.“工匠精神”对中医药应用型本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4):132-136.

基金项目:文章为问题导向学习在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xh10。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