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微课优化小学古诗教学

2019-12-25窦毓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古诗小学微课

窦毓奎

摘 要:微课是一种现代的信息技术工具,在微课教学中,通过短视频技术的融入以及连续播放的技术,可以实现对文本解读的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制作,可以实现对文本集约化的教学。古诗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有意境美,传统的讲授法,的确可以对古诗中丰富的内容进行解读,但是缺少生动的提炼效果。在微课技术的融入下,可以实现一种生动自然的古诗精华解读,从而更好将古诗中的艺术魅力进行解读,实现一种古诗教学的现代化。

关键词:微课;小学;古诗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0B-0036-02

微课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实现对古典诗歌艺术内涵的解读,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古典诗歌的主题、情感、流派等诸多内容的展现。

一、微课巧解诗人

微课中,可以展现诗人的生平,将不同的诗人的生活经历用短视频进行播放,再现人物迥异的个性差异,在丰富的人物个性解读中,更好将诗人的个性得到展现。同时,在语音和动画中,可以启迪学生通过相互询问来了解诗人的写作经历,从而感悟到诗人创作的艰辛。如在微课作品《贾岛》中,就实现了通过微课来展现苦吟诗人的艺术魅力。在微课中,尤其凸显动词,促进学生在观察微课的时候,品味对动词的使用。在放大这两个动词时,学生可以体验到诗人创作中的炼字之美,感悟到诗人在创作中严谨求实的心境,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感悟诗歌独特的艺术内涵。

二、微课凸显诗心

在微课的设计中,可以展现丰富多样的诗人心灵。在微课的设计中,可以实现对诗人诗心的解读。微课中,可以采用读者和诗人对话的沟通形式,在多样的沟通中,实现对诗人创作的独特心灵解读,在多元的艺术手法中,实现对诗人独特心灵内涵的展示。在一问一答中,通过短视频和文字的形式,实现对诗人心灵的艺术化再现。

如陆游《示儿》中的拳拳爱国情溢于纸上,从诗眼“悲”中更能真切体验到这种浓浓的感情,感受到诗人的爱国心。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微课来加强体验的时候,要注重将“悲”放大,提醒学生读出一种浓重的“悲哀”之情。此外,在微课制作时,可以用图画来凸显诗人晚年的心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微课中的引导动画和情景示例,伴着抑扬顿挫的音乐,逐渐让这种浓重的悲哀之情涌现出来,才能更加深刻体验这种诗心,这种情境。

三、微课促悟诗情

诗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内在情感。在解读诗情的时候,教师是通过朗读加以体会,在诗情的体验中,可以更好感悟到一种情感的浓淡。在微课中,可以将诗情通过一种形象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如将诗人的情感用音乐声来烘托,或者将诗情和现代散文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整合,更好实现对诗情的展现。

如在学习《秋词》的时候,通过现代的音乐体现其中的“豪情”,实现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画面展现。同时,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复活,来展现一种独特的情感归属。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诗人情感的体会。在这种情感的酝酿中,微课可以步步深入,通过连线题、选择题等方式,将诗人的豪情得到聚焦,再通过问答题来进行巩固。

四、微课助品诗眼

诗眼是诗歌的内在主题的外化,常常通过一个字来呈现。在多数情况下,教师对诗眼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自己来表达,或者让学生在诗歌中圈画一下,学生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忘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制作,来将诗眼进行立体的解读,从而更好地将诗眼进行生动的再现。在多样的展现中,实现对诗眼的丰富记忆。在微课中,可以将诗眼进行画面迁移。由一帧画面联想到另一帧,从而对诗眼产生形象的记忆。

如《春夜喜雨》题目中的“喜”就是诗眼。此时就要让学生来试着读一读,感受其中的氛围。但是过去的教学往往只是把这个诗眼一圈,然后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播放相关的视频中,加入富有“喜感”的画面,如“中状元”“家中添丁”“家中盖了新房子”,呈现一种喜悦的感受。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诗眼的存在。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 “闹”字,就是一个诗眼。在微课的播放中,就可以在诗眼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意境,让读者感悟体验到一种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同时,可以在音乐声中伴随雨声来促进学生的体会。

五、微课促融诗境

古典诗歌,尤其是写景诗,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有丰富的意境,在诗人独特的视野捕捉下,就诞生了不同的意境美。多数常态的诗歌教学,都是在感悟和品味这种意境美。但是在微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意境的“拟声”或者“配音”的艺术效果,进行形象化的展现,更好实现对意境的展现,从而更好地将诗歌中的意境感悟。如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风烟望五津”展现一种独特的诗歌意境。同时,在“天涯若比邻”的配音朗读中,更好地借助微课来实现对这种画面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畅想诗人写作时的见闻,感悟诗人写作过程中独特的心理细节,从而让学生走进诗人在创作中的独特的发现力,不断感悟诗人在观察中的独特的“诗歌捕捉力”。如诗歌中的“泪沾巾”:学生在描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微课图片给予助力,帮助学生领悟诗歌中独特的意境美。

六、微课助辨诗派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诗派的教学,往往是直接陈述,学生也只是得到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印象。微课中,可以将诗派知识进行比对,或者进行立体的展现。

诗派是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诗人的生活阅历,让不同的诗人的作诗风格带上了不同的色调,有的语言豪放洒脱,有的温婉含蓄,诗歌中充满了浓重的风格之美。这种风格美,和诗人所处的“诗人群落”也是有直接关系的,如岑高边塞诗派、公安竟陵诗派、汉魏六朝诗派、江西诗派、桐城诗派、虞山诗派、建安七子、永嘉四灵、怪诞诗派、婉约派等。在微课的呈现中,可以将诗派知识实现立体化的展现,通过同一诗派的诗人群落图片再现,或者不同诗派的诗人对比展示,从而实现对诗派知识的解读。

七、微课促懂诗旨

诗歌的主旨是诗歌中的核心思想,往往是对诗歌的创作目的的一个直观化的展现。在诗歌主旨的传统理解过程,往往是对诗歌的主旨做一个主观的感悟和理解,从而对诗歌的主题有一个直观再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记忆是缥缈的。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微课的观察,在感悟诗歌主旨的時候,注意通过画面再现。同时链接到“诗人片段”“诗人心境”,从一个侧面来解读诗人的创作主旨所在。

如在体会王维诗歌中的诗画合一时,就注意在微课画面中创设诗人的多部作品合集,从而感悟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美好愿望。同时在画面中更好地体验一种隐逸思想。在微课的制作中,还要注意画面的融入,适当引入诗人的经历穿插介绍,从而更好帮助学生对诗歌的主题进行更好理解。

微课之于古典诗歌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促进古典诗歌内容和艺术得到综合展现的过程。在对古典诗歌的内容进行多方面解读时,微课可以更好地促进古典诗歌的多元内容得到立体解读,使得学生热爱古典诗歌。

参考文献:

[1]朱四飞.古典诗歌情境教学法[J].语文研究,2018,(8).

[2]路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J].语文天地,2018,(6).

[3]何小娜.古典诗歌中的风格美[J].语文天地,2016,(8).

猜你喜欢

古诗小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