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艺术课程标准下的福建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研究

2019-12-25王程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3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福建教学设计

摘 要:为了提高乡村小学的舞蹈教学水平,以福建为例,针对艺术教育中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试图以点带面,从现状到本质,探索舞蹈教育背后的影响因素,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对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艺术课程标准;福建;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

乡村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推进的前提条件。乡村艺术教育教学的保障对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均衡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福建为例,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或不足,乡村边远山区艺术教育不被校领导和教师重视,师资结构不合理,乡村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乡村小学教育艺术课程实施的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流于形式等。福建省教委于2016年对100所(前后两批)中小学的舞蹈教师进行培训,并决定从2016年9月起,在本省首批50所中小学正式开设素质教育舞蹈课。

综上所述,对当下福建乡村小学舞蹈课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以点带面,从现状到本质,把握小学舞蹈教育的规律,探索舞蹈教育背后的影响因素,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对乡村小学舞蹈教育进行思考,以期对我国舞蹈普及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研究目标

(一)提高乡村小学艺术课程的舞蹈教学质量与效果

综合性教学能有效改变传统的只传授乐单一技能知识的陈旧教学方式,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中使艺术教学形象、生动化,让艺术课变得更富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感受舞蹈,通过肢体表达的学习对艺术的魅力感受散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

(二)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在使用肢体对舞蹈进行表达的过程就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舞蹈元素表达音乐,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行为。本论题的目的旨在将舞蹈元素课程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实践,提倡乡村小学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课标、舞蹈教材与实际课堂教学紧密相联,从而发挥舞蹈在乡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学生们的艺术文化素養,弥补舞蹈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缺失

目前学校有关德育、美育和体育的教育形式大多体现在音乐、美术以及体育课上,在调研的四所福建乡村小学,即福州市仓山区吴山小学,泉州南安市霞美西山小学,泉州南安市美林中心西美小学,龙岩市上杭县白砂中心小学,都仍存在对艺术教育中舞蹈教学的困惑,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笔者希望通过对本论题的研究来弥补舞蹈在乡村小学教育体系中的缺失的同时,提高舞蹈在乡村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将舞蹈元素融入艺术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艺术文化素养,与此同时,相互渗透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还能为其他的艺术门类的综合性教学给予一些启发。

二、舞蹈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福建乡村小学舞蹈课程现状背后的影响因素与特征

目前,艺术课程在福建乡村小学正逐步推进,舞蹈教育在乡村小学基本以音乐课或艺术课,以及舞蹈社团开展。

(1)艺术课时的设置时间有限,舞蹈学科融入艺术课堂的比例很少

在福建多数乡村小学,一致四年级,每周有两节艺术课;五至六年级每周有一节艺术课。目前,课堂中孩子们学习舞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老师介绍和赏析,但是实践舞蹈的教学方法很少,这就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中只能稍微接触和了解舞蹈的知识,而并非真正体验到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和魅力。

(2)乡村小学舞蹈社团的开展功利性功较强

通过访问调查,福建乡村小学都有组织开展舞蹈社团活动,其中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这些舞蹈社团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校或学区的文艺汇报演出等活动排练舞蹈节目,那么参加舞蹈社团的对象是少数学生,学习舞蹈的种类也是很有限。乡村小学舞蹈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不恰当。甚至出现一种情况,学校教师长期依赖校外师资资源来完成舞蹈社团的教学工作。

(二)素质教育舞蹈与早期专业舞蹈教育的关系

课标中素质教育舞蹈与早期专业舞蹈教育有较大的不同,但又具备必然的联系。首先,早期专业舞蹈教育注重形体训练,即舞蹈基本功和技术技巧能力的训练,而素质教育舞蹈则更注重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为专业舞蹈教育起到启蒙作用;第二,早期专业舞蹈教育强调单科学习成效,而素质教育舞蹈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价值,同时也为专业的舞蹈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三,早期专业舞蹈教育因为动作标准性强,学习过程比较枯燥,而素质教育舞蹈则更具备趣味性和创新性,能有效地促进专业舞蹈教育实现创作。由于少儿舞蹈贴近少儿的生活,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因此小学艺术课堂中舞蹈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舞蹈内容的广泛性和可欣赏性,如:关注生活中的动作,特别是儿童喜欢的舞蹈动作,从生活动作到舞台动作都可以作为欣赏的对象;

(2)舞蹈动作简单易学,容易模仿和把握,能有感应性的体态律动反应是一种人体本能的模仿能力,然而在课堂中经过设计的舞蹈动作,学生有效地模仿;

(3)舞蹈动作的节奏鲜明,并有较强的动感,当舞蹈的动作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的时候,表达出的情感将更真切更丰富;注重舞蹈与音乐的整合关系;

(4)学习的过程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听到喜爱的音乐按自己的想象自由的即兴舞蹈,这是创造性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课例艺术教材三年级下册《多彩的裙摆》中是这样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舞蹈教学的要素:

观赏体验引发求知 观看彝族舞蹈

《荡裙》片段,大胆地模仿或说说看到的喜欢的裙摆动作。

2.学习教师示范的裙摆动作,体验舞动的裙摆所产生的线条美和色彩美。 1.引导学生观赏彝族舞蹈《荡裙》视频短片。

2.引导学生感受百褶裙舞动时产生的局部的线条、形状的变化,从而引入对整体物型的联想。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感受美、体验美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本环节学生从“观察”中感受,“尝试”中体验,“比较”中强化,“思考”中领悟百褶裙舞动时产生的节奏、疏密关系和形态运动美,从而形成更深的感悟与理解。

(三)如何实现舞蹈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方案的有效性并做出相应修改的过程。

(2)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的目的

第一,把握形象性,在课标中,舞蹈的活动内容多以形象的模仿和创新为基础;第二,把握情感性,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喜或悲,乐或忧等等用动作表达出来。通过教师有意识、热情的引导、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单一满足教会学生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宽松的、自由的、创造性的空间。

(3)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的方法

设是思路、创意;计是规划,实施方案。设计是创造、是意志、理念的蓝图。舞蹈教学设计与课标的关系尤为密切,乡村艺术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中寻找教学设计的要义。

(4)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的实施途径

① 欣赏与评价舞蹈作品;

② 模仿學习优秀的舞蹈片段;

③ 舞蹈节奏与律动的训练;

④ 全身协调性的训练;

⑤ 从生活的动作中或模仿中提炼舞蹈动作;

⑥ 通过一幅画、一首歌或一首诗等元素来设计舞蹈动作;

⑦ 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进行舞蹈编排。

三、舞蹈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一)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以动作教育的方式而实施

动作教育不单指对动作的模仿和操练,更包含着以动作为媒介的舞蹈思维培养,和围绕身体动作进行的编创、表演以及欣赏的过程。

由此可见,创造力的培养,既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内在情感的调动,即明白“为何而舞”;也要让学生学会用舞蹈的方式进行创造性体验,即学习“如何表达”。因此,艺术教育舞蹈教学虽然不以传授舞蹈技艺为目的,但动作经验的积累却是不可少的。

主要包含两类动作教学方法:一类是动作的原理性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和提炼的方法来实现。所谓动作原理的认识,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舞蹈运动的规律问题。如对跳的编创,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如跳皮筋和跳格游戏。其次,启发学生思考一共有多少种跳?人只有两条腿,跳跃不外乎有双起双落、双起单落、单起双落和单起单落这四种。一旦将跳跃的规律找到了,创造任何的跳跃形式都离不开它的规律,创造也不再成为无根之木。1.启发学生识别跳跃的种类,并可通感欣赏专业舞蹈中跳跃的片段帮助学生加深对跳认识。2.可运用四种跳编创小跳组合。3.可结合童谣或当地的民谣将小跳组合串成舞蹈片段。

另一类是直观动作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口传身授的方法来实现。教师可以在教授的过程中,介绍舞蹈的文化背景,例如对本土文化的分析,增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解决了学生“为何而舞”的疑惑,激发他们的舞蹈学习兴趣。

(二)以统整为特色的舞蹈课程设计:一科切入,兼及数科

我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在艺术教育舞蹈中也同样强调了五大能力标准,即观察模仿能力、即兴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创造求新能力、综合融化能力,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所学内容多渠道的感知与体验,并能够综合调动已有经验进行创造和评价。创造和评价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开发的过程。

对舞蹈教学的设计必须直接与教学相关,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实现哪些目标,因此也需要通过用多样的方式去评估学生的能力。在艺术教育舞蹈课中,教师和学生根据五项基本的能力标准进行评价,包括观察模仿能力、即兴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创造求新能力和综合融化能力。一般采用过程性评价或者形成性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包括感想作业、自评表格)、学生互评(小组设计与互评表)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包括学习档案带、学习进度表)来帮助学习形成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文字、美术和手工等感想作业的方式,启发学生充分获得通感的经验,激发创造性思维。

总之,舞蹈教学设计研究最终是为了提高学校舞蹈教学水平,但舞蹈氛围的建立更是需要大环境的熏陶,乡村小学艺术教师应主动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构建校园艺术氛围的责任。乡村小学除了艺术课之外,还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多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为学生们创建展现自己艺术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雍敦全.律动音乐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张春河.全国小学教育(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小学舞蹈创作实用教程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3] 朱莉萍编.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小天鹅课程”丛书小天鹅从这里起飞[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

[4] 皮欢.《歌声飞出大凉山》教学设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课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5] 彭伟洒主编.陆河我的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7.

[6] 张欣,刘轩主编.如果我们注定要演一出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2017.

[7] 张欣,李佳,金茸主编.小学舞蹈普及教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2017.

[8] 曹晏平主编.多彩的音乐课堂[M].上海浦江教育出版,2017.

[9] 邓小娟著.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17.

[10] 杨和平,王家祥分册主编.音乐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2018.

[11] 严义卿著.语文课本剧[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2018.

[12] 王晓茹.论成人与完人西周雅乐舞与古希腊体乐舞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2018.

[13] 刘轩,张欣,王国权主编.小学生舞蹈文化常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文章是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艺术课程标准下的福建乡村小学舞蹈教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Z180442。

作者简介:王程芳(1982.09- ),女,汉族,福建上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福建教学设计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福建医改新在哪?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