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2019-12-25胡林峰

关键词:导针股骨髋关节

胡林峰 杨 勇

新余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江西 新余 338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5.7%,约占全身骨折的3%~4%,多见于老年人[1]。临床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前者可使骨折愈合,但其治疗时间长,且需长期卧床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2]。因此,临床专家更主张对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治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属于内固定系统,是目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3]。本研究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并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进行比较,旨在为该类型骨折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中男9例,女12例;年龄43~78(69.28±8.45)岁;致伤原因:车祸10例,摔伤8例,坠落伤3例;Tronzo-Evans分型:I型5例,II型4例,Ⅲ型7例,Ⅳ型3例,Ⅴ型2例。对照组中男8例,女13例;年龄41~79(68.54±9.12)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摔伤7例,坠落伤5例;Tronzo-Evans分型:I型4例,II型4例,Ⅲ型8例,Ⅳ型3例,Ⅴ型2例。两组患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手术适应症,自愿加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全身多发伤,病理性骨折,骨折前有全瘫或偏瘫等神经运动功能性疾病,痴呆、精神类疾病病史等配合治疗困难,心肺肝肾严重功能障碍及其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研究组 给予PFNA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予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躯干与患肢呈10°~15°角内收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沿股骨大粗隆顶点纵形向近端作一个4~6 cm的切口,向深部切开筋膜层。透视下于大粗隆顶点插入导针至髓腔,扩髓后插入合适的PFNA主钉,对其前倾角度加以调整,通过瞄准器向股骨颈植入导针,解锁状态下沿导针将螺旋刀片置入并锁定后拧入尾帽。冲洗切口,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2.2对照组 给予DHS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垫高患侧髋粗隆部,待麻醉起效后在C臂机下行牵引复位。在大转子下2~3 cm处钻一小孔,于股骨近段外侧切口,沿135°导向器插入导针,使其维持在股骨头正中,调整C臂机透视位置后扩孔,将选好长度的DHS滑动螺钉拧入关节面下5~10 mm,再用DHS钢板与股骨干固定,并经C臂机透视确认完成后。最后冲洗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标准参照采用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愈合评定标准,主要包括: ①局部无压痛及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徒手步行3 min,且≥30步;④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2)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创伤后Sander’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进行判定,该评分标准包括疼痛、日常活动、行走功能、运动肌的力量及影像学评估,<35分为失败,35~44分为差,45~54分为良,55~60分为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创伤后Sander’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n(%)]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近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于老年群体。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其疗效得到了临床上肯定,但对其最佳术式尚存在争议。DHS是最常用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装置之一,其特有的滑动机制能避免螺钉穿透股骨头,负重的压力直接传导至骨,使力量作用于股骨干全段[4];同时具有动、静加压的双重作用,对骨折端有持续的动态轴向加压作用,从而促进骨折端自动靠拢并且得到稳定[5]。但该术式存在一定欠缺,其手术失血量较大、骨量丢失较多,主钉易引起股骨头切割,且钢板位于负重线外侧,易引发髋内翻、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6]。PFNA是新改进的PFN系统,从解剖学上更加符合股骨近端的特点,其使用螺旋刀片锁定技术可对骨质起到良好的填压作用,能有效提高稳定性、防止旋转,抗切出区域明显增加,股骨头切割的发生率低,生物力学稳定坚强,患者可早期下地行走[7];同时,该系统使用小切口置钉,手术范围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DHS内固定术的不足[8]。

本研究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与DHS内固定术,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对促进骨折愈合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创伤后Sander’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导针股骨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治疗的导针定位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