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销对接新机制让产业扶贫“硬”起来
——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工作综述
2019-12-25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
省委副书记孙伟(左三)在第十七届中国农交会上巡展并了解协会会员企业产品
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成立之初,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就指出,成立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搞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迫在眉睫的急事、多方共赢的好事,对我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协会成立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强化“四个意识”,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发扬敢死拼命精神,坚持把产销对接作为重中之重,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聚焦贫困地区农产品收购资金不足这一难题,全面推广“甘农投模式”,不断完善产销对接活动顶层设计,着力夯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基础。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左三)在甘肃省马铃薯、蔬菜、苹果产业产销协会成立大会上为三个协会授牌
整合力量 促扶贫
主题突出,聚焦产业扶贫。协会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扶贫特色产业产销对接的部署要求,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垦集团公司指导下,联合省内外农产品营销大客商,携手“牛、羊、菜、果、薯、药”产业分会,组织开展营销促销活动,整合力量、握紧拳头、抱团出省,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走进京津沪、粤港澳、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和成渝等终端大市场,加快提升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活动丰富,紧扣产销对接。协会建设了甘肃特色农产品展示馆和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农交会、文博会、兰洽会等各类展会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农产品展览展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现场产销对接贸易洽谈、特色优质农产品专场推介会活动。紧抓对接和洽谈,组织省内贫困地区农产品经销商、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与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经销商、采购商和电商等代表洽谈对接,协商议定大宗农产品销售价格,统筹协调大宗农产品市场投放量,推动贫困地区构建稳定购销关系,切实稳定贫困户家庭经营收入,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立足优势,打造“甘味”品牌。协会立足我省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优势,重点打造推广“甘味”品牌,经过会员企业推荐,遴选涵盖500多家企业、合作社,4000多个品种的《甘肃特色优质农产品名录》,注册“甘味臻选”区域农产品品牌,大力推广“甘味”农产品。协会主推产品既有甘肃道地中药材、优质牛羊肉、高原夏菜、优质苹果、优质马铃薯等“大而优”的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又有兰州百合、苦水玫瑰、油橄榄、亚麻油、白瓜子、小杂粮、黄河蜜瓜、武都花椒等“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甘肃地方性特色品种。
围绕关键,破解融资难题。对于甘肃大多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来说,与大型销售渠道合作的财务成本和资金压力巨大,往往缺乏长期持续供应的能力。为帮助农业生产者走出这一困境,使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能够走上全国性的大平台,协会通过推广货物质押的“甘农投模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收储资金支持,主要用于收购牛、羊、种猪、苹果、马铃薯、洋葱、中药材、啤酒大麦、洋葱、食用菌等各类农产品,解决临夏、定西、天水、平凉等地农业流通和生产企业收储资金不足等问题。
焕发产销对接 新能量
协会理事会深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核心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和特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研究脱贫攻坚的机制、措施、方法和路径,细化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构建了横向覆盖特色优势产业、纵向到底直达贫困户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着力发挥好市场信息纽带作用,有效对接我省农产品生产与需求。一是摸清贫困地区特色适销农产品信息。通过协会会员单位,重点向全省深度贫困县征集甘肃地产名优特农产品信息,形成涵盖省内500余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近4000种产品的甘肃特色优质农产品名录库。协会从名录库中筛选出符合不同销售渠道要求的产品进行推广销售,点对点搭建甘肃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同时,协会积极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深入沟通协作,根据地区农产品特色,定制个性化的地区整体农产品推广销售方案,将贫困地区农产品推介到东部大市场,目前已经与山丹、天祝、高台、礼县、康乐等多地政府达成合作意向。
二是通过各类展会集中展示推介贫困地区农产品。一方面,协会积极参与,利用农博会、兰洽会、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淡会、“三州三区”特色农产品专场推介会、甘津东西部协作产销对接会等,发挥主场优势,邀请大型终端市场代表前来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并带领外省大市场、大企业负责人实地到贫困地区生产地考察,先后接待各类农产品收购企业代表1000多人次。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贫困地区农产品产地企业、合作社到终端大市场考察洽谈,参加全国农交会、绿博会、北京商会专场推介会、天津消费扶贫展销会等,利用各类展会积极推介甘肃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涉及的终端市场既有北京新发地、广州江南、上海江桥等传统大批发市场,又有京东、阿里巴巴、社员网、每日优鲜、北京首农供应链、新疆御品汇这样的著名电商平台,达成产销对接项目涉及总金额超过10亿元。同时,协会在终端市场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深圳等地开展甘肃优鲜农产品展销店,通过大客户、大平台团购,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直供直销,带动农户增收。
甘肃省农扶贫产业产销协会会长刘玉清陪同蒙古国记者采访团参观协会特色农产品展示馆
三是借助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协会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省委省政府坚持向东推进向西开放的战略要求,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商机,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先后组织企业参加“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蒙古国记者考察团座谈会、俄罗斯经贸考察团洽谈会等,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药材、蔬菜、马铃薯、苹果、油橄榄等特色农产品,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定西马铃薯与西班牙达成100万吨出口协议,临洮蔬菜签订泰国、韩国及中东地区3.4万吨蔬菜出口协议,酒泉洋葱与日本、韩国企业达成30万吨出口协议,借助广西凭祥打通南向通道,涉及甘肃洋葱、中药材出口协议总金额超过5亿元。
做强做优协会企业孵化平台,切实发挥好产业联结带贫作用。协会成立以来,认真分析调研各地各企业产品特点,细分市场需求,让企业优势、特色产品优势、生产优势对接到有独特需求的市场,为进一步放大比较优势,让每个地方的特色产品、每个龙头企业的主打产品都有各自的稳定市场,实现错位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协会重点推广“协会+金融机构+农投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销售终端”的“甘农投模式”,建立起会长单位龙头牵引、会员企业带动、合作社联结农户的市场联动模式,通过解决产销对接中流动资金不足和生产规模不稳定两个难题,撬动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收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利益和收益。
一是重点支持六大产业龙头企业收储贫困地区农产品。协会依托会长单位,通过“甘农投模式”大力支持六大产业龙头企业,通过省农垦集团提供担保,利用国开行甘肃分行融资资金和会长单位省农投公司自有资金,先后融资4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收购。在支持牛产业上,协会会长单位向临夏州康乐县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资金,从国开行融资2000万元,通过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会+贫困户”的“六位一体”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通过银行贷款发展养牛产业,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支持张掖市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5000万元与省外多家销售企业合作,进军高端肉牛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提供精品雪花牛肉等冷鲜牛肉。在支持羊产业上,与羊产业产销分会会长单位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流动资金7500万元开展100万只羊收购计划,重点在临夏、定西、白银、武威等地收购贫困地区农户肉羊,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在支持苹果产业上,协会协调省农牧投公司,为静宁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和泾川富原红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提供3000万元农产品收购资金额度,用于苹果收储,并通过对收购资金和库房的监管,实现收购资金精准到户,确保贫困户能按时收到苹果销售款。在支持马铃薯产业上,协会为会宁县祁连雪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六合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定西薯香源农民合作社等企业提供2000万元,以仓单质押方式,重点在定西、会宁等地收购淀粉加工用薯,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户商品薯热销,个头较小的淀粉用薯滞销的难题。在支持中药材产业上,协会支持中药材产业产销分会会长单位甘肃惠森药业科技集团3000万元,从事高品质无硫道地中药材收购,与北京同仁堂等大型企业合作,加工优质中药饮片,使优质中药材收购价提升1倍以上,不但提升了中药材的销售价格,还对农户开展无硫高品质种植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支持蔬菜产业上,支持张掖发年农产品有限公司1500万元,用于洋葱等大宗蔬菜品种收购,主打丝路寒旱农业品牌,出口越南等国。
二是创新合作机制,孵化优质农业企业。协会利用近年来羊肉市场稳定发展的机遇,重点培育肉羊养殖企业发展,支持甘肃农垦高山自然牧场肉羊养殖企业宝瓶河牧场、鱼儿红牧场等,开展“百万只肉羊发展计划”,打造“甘味臻选”高品质优质羊肉品牌,通过精细化分割和排酸处理,向东南沿海供应甘肃高原羊肉,提升甘肃羊肉的市场影响力,有效带动贫困地区农户开展肉羊养殖。协会还与正大集团合作,为贫困地区农户提供饲料资金,由正大公司向农户提供种猪和饲料,育肥后再由正大公司回收,大大降低了贫困户从事养猪产业的成本,为保障市场猪肉供应,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发挥好行业监督作用,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协会加快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监督约束机制,通过红黑榜、品牌推荐、贷款联保质押等手段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约束,使入会者明白行规,在会者不敢违规,违规者收到惩罚,严重违规者清除出协会,引导企业遵规守矩、诚信经营、品牌运营,形成行业自律,保证公平竞争,推动我省农产品树立良好市场形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
立足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打造“甘味”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发挥好甘肃优质农产品形象代表作用是协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决策部署,协会整合我省“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按照六大产业细分队伍,细化市场分工,代表甘肃优质品牌与各地市场对接,拓展全国市场。
一是形成优势品牌。优先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强化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要求。通过终端市场反馈信息,逐步建立“甘味”品牌评价体系,注册“甘味臻选”知名农产品商标,对使用“甘味臻选”品牌的农产品,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按照牵头企业抓市场带动会员企业,会员企业抓生产带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强品牌农产品培育和塑造,用一个拳头打出去组织供货,用一个声音去与市场谈,形成优势品牌。二是集中宣传“甘味”品牌。编制《“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拍摄“甘味”农产品宣传片,发布“甘味”特色农产品广告,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设立“甘味臻选”专栏,全面细致介绍甘肃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形成“甘味”农产品宣传合力,增加“甘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协会还将积极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由会员企业提供场地,会长单位省农牧投资公司出资建设甘肃农产品流转冷库,重点在贫困地区集中建设牛羊肉冷库和马铃薯、苹果、蔬菜收储气调库,并购置冷链运输车,建设冷链物流体系,有效降低我省贫困地区农产品的运输和保鲜成本,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应有贡献。(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