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介素17水平与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2019-12-25林德洪邢波吴淼孙定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肌

林德洪 邢波 吴淼 孙定军

57020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快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首选方法之一。尽管介入技术不断发展,但仍有部分AMI患者血管再通后,发生心肌无复流现象,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灌注,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1]。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PCI治疗后心肌无复流中起重要作用[2]。其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是炎性疾病的关键参与成分。研究证实,IL-17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3],但IL-17在PCI术后心肌无复流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IL-17水平与PCI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6例AMI患者,且均因该病首次入院,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根据有无心肌复流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2级)31例和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3级)75例。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介入治疗;(2)合并可致心肌缺血的先天性畸形;(3)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肥厚性心肌病等;(4)Killip分级3或4级;(5)合并急性感染、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6)合并精神疾病者。

1.2 治疗

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维拉帕米、肝素盐水等。此外,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记录病变血管数、球囊扩张时间、扩张压力、支架长度、数量和术后TIMI血流等。心肌再灌注后TIMI血流≤2级为无复流。

1.3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立即收集空腹静脉血,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查,并测定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L-17(深圳市精美有限公司)。在PCI后16~18 h再次检测cTnI和IL-17水平。

1.4 出院后随访观察

主要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两组的心功能情况。记录术后12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无复流组和复流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既往病史、血脂、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和围术期情况等均相似(均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无复流组与复流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2.2 围术期cTnI、IL-17水平和心脏功能的变化

术前两组IL-17和cTnI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而PCI术后16~18 h,无复流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复流组(均为P<0.05)。无复流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复流组,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大于复流组(均为P<0.05)(表2)。

表2 无复流组与复流组的随访情况比较

2.3 随访

随访中,4例(3.8%)失访,其中2例无复流组,2例为复流组。随访期间,无复流组中再发心肌梗死5例(16.12%),死亡1例(3.2%),而复流组再发心肌梗死2例(2.7%),死亡1例(1.3%)。复流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复流组(P=0.013)(表2)。

3 讨论

术中无复流现象是影响PC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5]。研究发现,无复流可显著影响PCI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是预测AMI患者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6],因此需要探寻影响无复流的发病机制[7]。

IL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目前至少发现38种IL,功能复杂。研究表明,IL-1家族成员,如IL-1β和IL-18,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心肌纤维化[8]。IL-17可刺激单核细胞分泌成纤维细胞金属蛋白酶,使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减少,促进心肌纤维化,造成心肌损伤、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功能恶化[9]。实验证明,缺乏IL-17a的小鼠在发生心肌梗死7 d后存活率明显增高[10]。研究证实,IL-17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因此,IL-17可参与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无复流组的IL-17水平较复流组更高,且无复流组的MACE发生率更高,因此IL-17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相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cTnI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本研究发现,PCI术后无复流组的cTnI水平较复流组高,无复流组心肌灌注不良,心肌损伤更为严重,且术后的超声心动结果显示复流组的心功能较无复流组明显改善,故复流组患者的心肌能够得到更好的灌注,及时保障心肌供血,促进心功能恢复[5]。

因此,本次研究有一定局限性。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未多次动态检测IL-17的水平,且随访时间较短,未评估远期疗效。总之,AMI患者中无复流组的IL-17明显高于复流组,IL-17对PCI术后心肌无复流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肌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功能如何分级?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