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19-12-25刘璐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宿迁2238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导向体育教师考核

□ 刘璐(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教育改革也是不断地深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由原先只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慢慢的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改革有一些成果,但还是存在很多细节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落后的体育教学思想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观念还是很落后,不少高职院校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在体育课堂上仍然一味的依据体育教材来教授学生枯燥乏味的基本体育知识、传授体育相关技能,考试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完全忽视学生以后就业的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为了取得更好考核达标率,往往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少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中主要以球类和田径为主,这明显过于单一,因此当前的体育课程难以满足实际的体育教学的需要,这些落后的思想必然不能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相吻合,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1.2、教学内容实用价值不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使用的体育教材仍然很陈旧、很片面。有些院校在课堂上主要田径项目为主,甚至有些仅仅让学生做个准备活动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更不能让学生游刃自如地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将必然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在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导致很多学生在走进社会工作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只会退缩,不敢迎难而上,长期下来更会影响工作的稳定性。

1.3、教学模式不够科学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老师传统的讲授示范法,仍以老师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主要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学生只要负责被动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慢慢再学会各种动作技能。体育课程完全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更新,这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从而以后就业需要也很难满足。

1.4、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一直对体育的重视不够,对体育教学投入的精力太少,必然导致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仍然是学习的结果,完全忽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考勤的考核。所以这种硬性的考核指标必然存在很多问题,正因为这些种种缺陷致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被限制,体育发展无法判定,这无疑无法真实的反映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耽误学生就业和发展。

1.5、学生综合素质被忽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在人员招聘时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要想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必须要强化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积极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着装、整队、按时归还器材等进行规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为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打入基础。但目前的形势来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然以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为主,没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更将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1.6、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

当前体育教师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体,老师进行集体教学,学生依然被动的接受知识,也就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育模式导致老师有权选择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学生的参与只为了完成考试的过关率,并非为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而学习。这明显压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特长的发挥,也阻碍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

2、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体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其实行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实践练习,教学中没有加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导致很多学生在就业时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选择工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对学生强化职业素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

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主要价值就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让学生能在实践运动中找到更强的生存方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遇到困难能够吃苦耐劳并冷静的解决,这些才应该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抓住的重点。

2.2、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应该仅仅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更应该是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主要向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更应该有健康的身体。而学生通过体育课不仅可以进行相关身体的锻炼,同时在锻炼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和鼓励可以引导学生的勇敢品质的养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的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就业为导向这个教学目标,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3、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自身的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而所有愿望的实现必须是以健康的身体为前提,所以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进而学生在工作中处理事情能更加成熟、能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2.4、有助于提高就业率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虽然很大,但较普通本科院校来看还是高出很多。高职院校主要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还是很接近的,根据社会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尽力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基本能够得到社会的需要,尽量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学生的自身健康水平增强,进而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自然会不断地提高。

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近些年,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很多教育理念创新的培训并对此高度的重视,对就业为导向的体育课程的改革有了深刻的学习,而且对新课程内容的开发有了新的理解。高职院校应努力把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统一的结合在一起,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改变思想观念,以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起初点,抱着对学生未来发展为原则,设计符合学生的体育教学,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精神。这样才能够帮助体育老师形成正确的体育教学理念。只有根据各个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为出发点,体育教师再进行不断地创新,让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断加强,才能使教育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2、落实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改革

由于当今社会发展很迅速,市场竞争很激烈,这必然对学校培养的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理论内容,还能在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是否正确。体育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的内容,实行传统项目必须学习,兴趣爱好选修的教学方式,学校可以减少必修课的学时数,增加选修课的学时,比如增加羽毛球、网球、游泳、健身操瑜伽、太极拳等这些大众健身的项目,这样不仅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厌学情绪,还能提高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做事情的专注度,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将来就业需要的技能,最终为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3.3、科学的选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上一定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树立体育教学为以后就业提供保障,学习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扎实的运动机能是体育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技术能力,更应该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学应开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比如社交性比较强的专业,应多设置户外运动体育舞蹈这些运动可以让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对于面对电脑的工作,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应增加有氧操、瑜伽等柔韧性的教学内容。只有把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今后就业相结合,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到实用性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才能让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完全改革。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不仅关乎学生而且和老师也是紧密联系。老师的职业素质完全决定改革成果。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重视,多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学校还应该培养双师型教师,多鼓励教师考和体育有关的职业证书,如社会指导员、营养师等。因此,教师队伍的改革也是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3.5、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考核机制是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评价,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关键标准。改变传统的考核体系,将改革后的考核机制与学生学习的专业和以后的就业方向相结合,这就要求建立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考核体系。教师应适当的扩大考核指标,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考核,更应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加重视个人自我能力的提高。

3.6、加强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它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让学生透彻了解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还可以为更快适应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也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锻炼身体上,这样更加有利于学校开启新的教学模式。

4、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今社会新时代的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重新认识,让学生成为全方位的优秀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不仅提高体育教育课程质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导向体育教师考核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家庭年终考核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