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武术礼仪教学研究

2019-12-25薛王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礼仪武术教学内容

□ 薛王锋(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武术教育,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开始武术礼仪这门课,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单纯的开始武术招式课程,没有深入讲解武术礼仪、武术发展历史等其他课程,这样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很多学生都只是单纯看着招式好看,学完以后只是会一些最基本的武术套路,却对武术礼仪一点概念都没有,这样就丧失了武术的精髓。因此,高职院校在武术教学中教授武术动作技术的同时应该传播传统武术礼仪。贯彻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武术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的需要,理应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本作者在研究了很多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研讨,怎样让职业院校武术礼仪教学更加的突出重围,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武术,喜欢武术,懂得武术礼仪。

1、礼仪教育中的重要性

礼仪关系到国家的尊严、个人的荣辱、人际关系的好坏,甚至与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定也都密切相关,所以,我国历来十分讲究礼仪,素称“礼仪之邦”最初的礼仪礼仪为什么在人们心目中有那么重要的地位呢?这与礼仪的起源有关。

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在一篇叫《礼伦》的文章中说过:“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而分之……”这段话大意是: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想要的而得不到,就要设法获取,在获取的时候没有限止,就要引起争斗;争斗就会造成混乱,而混乱就会使收获匮乏。先王不能容忍这种混乱的局面,就制定礼仪规范使社会有秩序。从荀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礼仪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在人的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劳动生产过程中都要受到礼仪的约束。

其实,最初的礼仪不是“先王”制定的,而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习俗。远古时代,先民对自然界中出现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及人的生老病死的原因无法解释,以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着一切。于是为了消祸避灾,祈求幸福,人们便用一定的仪式来沟通鬼神。

2、传统武术礼仪的内容

2.1、徒手礼

(1)抱拳礼。

抱拳礼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予新的涵义。

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cm。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

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弯曲成圆,表示五湖四海 (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2)鞠躬礼。

行礼的方法: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

2.2、持械礼

(1)抱刀礼。

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屈臂抬起使刀横于胸前,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拢成斜侧立掌,以掌心附于左手拇指第一指节上,高与胸齐,两手与胸间距离为20-30cm,目视受礼者。

(2)持剑礼。

并步站立,左手持剑,屈臂抬起使剑身贴前臂外侧斜横于胸前;右手成掌以掌外沿附于左手食指根节,高与胸齐,两手与胸间距离为20-30cm,目视受礼者。

(3)持枪(棍)礼。

并步站立,左手持枪(棍)把段(靠把端1/3处)屈臂置于胸前,枪(棍)身直立;右手成掌,附于左手拇指第二指节上,两手与胸间距离为20-30cm,目视受礼者。

运动员若持双器械,应将器械交一手执握,行抱刀礼,持剑礼,持枪(棍)礼;若不适合行礼时,则应两手持械面向裁判长立正行注目礼,其他器械参照以上各种礼仪执行。

3、武术礼仪的应用

3.1、在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武术课堂是一个严肃的教育场所,师生要用武术礼仪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言行有礼。技术教学、训练礼节:上课铃响时,班长或值日生整队集合(每个同学之间相距10cm),清点人数完毕,向老师(教练)报告时,师生均行“抱拳礼”。老师向学生问“同学们好”的同时,行“抱拳礼”。学生在回答“老师好”的同时,行“抱拳礼”。然后落手立正,礼毕,上课开始。下课时,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在答“老师再见”的同时,行“抱拳礼”,老师先落手站立,然后学生再落手立正。礼毕,师生下课。

3.2、在理论课堂中的运用

当老师走向讲台时,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答谢。班长发令:“坐下!”学生就座,开始授课。下课时,老师说:“下课!”班长发口令:“起立,敬礼!”学生起立行“鞠躬礼”。老师看学生都已行礼端正,亦行“鞠躬礼”回谢,礼毕,下课。

3.3、在竞赛及表演中的运用

在武术竞赛中,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向裁判长行抱拳礼或持械礼。在武术表演的开始和结束时,面向观众行抱拳礼或持械礼,以示礼貌。

3.4、武术器械递接方法

递接器械是武术外在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向对方递交器械时刀尖、剑尖向下,切忌刀尖或剑尖指向对方。枪、棍垂直离地约20cm递给对方,切忌枪尖朝向对方,以失礼节。

4、高职院校武术礼仪教学的出路

4.1、提高高职院校对武术礼仪教学重视程度,完善武术礼仪教学相关政策支持

提高高职院校武术礼仪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教学的领导人必须清楚地了解现状和武术教学武术礼仪的作用,重视道德教育和武术礼仪教育,并注重推广武术礼仪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学督导员的应注意武术礼仪,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教学内容实施的监督。重视教师的武术礼仪教学应作为武术教学过程中系统的教学独立,系统的教学模块,以防止武术礼仪教育的无序状态。

改善与武术礼仪教育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武术礼仪教育的政策,充分发挥教学政策对武术礼仪教学实施的指导和支持,并纳入武术礼仪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到系统的教学内容,普及武术礼仪教学,并扩大与政策和体制要求的教学覆盖面。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系,使武术礼仪教育成为武术教师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并成为武术教学的必要内容。

4.2、确立武术礼仪德育教学目标,健全和改进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给高职院校的老师教学方向实施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计划。为了提高武术礼仪教育的实施效果,有必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武术礼仪教学中,教师必须清楚地明白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武术礼仪的价值,通过武术礼仪的教学培养学生品德的发展,并把武术礼仪和良好的品德继承和发扬。通过传统的武术礼仪教学,不仅让学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武术文化;还可以把武术礼仪教学应用在高职教育中,充分让学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为了保证武术礼仪教育的针对性,武术礼仪教学目标一定要设计好,从而实现武术礼仪的道德教育价值,发挥武术礼仪的教育效果,促进武术继承和发展,否则武术礼仪教标的实施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武术礼仪的课程设计,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上改进。首先,弄清武术礼仪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有的高职院校的武术礼仪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大多数教师们选择教学根据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不全面,从而导致武术礼仪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平衡,而其他武术礼仪含量较少或缺乏,直接结果是武术礼仪教育的困惑和实施效果是未知的。有人建议,武术礼仪教育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武术课的量,加入武术礼仪教学任务,提高武术教学程序,并把武术礼仪内容整个技术教学,实现系统性,连续性和长期武术礼仪教学。

4.3、提高学生对武术礼仪德育功能和价值的认识,调动学生武术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武术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职能和武术礼仪价值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和武术礼仪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武术教师应在武术课堂上教学重视武术礼仪的教育,并防止武术在形式流动礼仪教学。其次,武术教师要通过解释武术礼仪的历史发展和武术礼仪和武术之间的关系,解释武术礼仪的悠久历史和广泛的内涵,并通过文字和事迹把武术礼仪知识的价值传达给学生。最后通过宣传引导,把过去几代人的著名武术名人作为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礼仪和人们道德行为及内涵修养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学生的武术礼仪教学,形成个人道德和内涵提高。

武术教师要调动学生对武术礼仪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武术礼仪的热情。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学生们被引导到改变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学习武术礼仪的学习行为,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武术礼仪,在他们的应用程序和练习中,教师推荐与武术礼仪相关的优秀书籍,电影和电视剧,媒体报道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增强武术以及他们对武术和武术礼仪的理解。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接受并愿意接受的这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礼仪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学习时间的连续性。

猜你喜欢

礼仪武术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筷子礼仪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礼仪篇(下)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