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4王瑞银
王瑞银
摘 要 在当今相对成熟的商品经济中,资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是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用率,实现创收增利。创收除了通过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外,更倾向于采取增加收入速度相对较快的赊销方式(以宽松的收款条款吸引客户),赊销必然形成应收账款。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综合权衡开展赊销业务的利弊,合理控制扩大销售与应收账款规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资金占用、减少坏账损失是影响企业业绩和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就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普遍存在的盲目赊销、信用额度及赊销期限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等问题,提出相关应对方案及措施。
关键词 赊销 应收账款 坏账 对策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一)2010—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概述
当今社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为拓展业务量,除了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使用价值、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外,更倾向采取增加收入速度相对较快的赊销方式,采取宽松的收款条款吸引客户,应收账款也就伴随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企业债权,赊销业务增长,应收账款占制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也逐渐提高,甚至出现应收账款增幅远大于销售收入的增幅。
1.2010—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变动情况
根据最新iFinD数据库显示,截至2018年4季度末,共有3,604家上市公司,2018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5.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2%。2018年度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总额为3.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39%。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国际贸易争端加剧,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仍旧保持总量增长、增速放缓的趋势,增速为近年来新低。
2010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全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规模为4.86万亿元,为近年来应收账款存量最高点。2010—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如图1。
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来看,2011年增长速度较快,达30.9%。主要是2011年持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产品销售过程中回款情况,赊销行为增多使应收账款余额大幅上升。近三年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增长速度趋缓,2016年末至2018年末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率分别为17.03%、15.96%、9.2%,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速为近年来最低。
2. 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行业分布
根据证监会最新的19个行业大类,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2.48万亿元,占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50.98%,2018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行业分布如图2。
(二)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作用
1.优势
快速提高销售量,增加企业竞争力。在售价相对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下,赊销是短期内实现扩大销售量的有效措施,赊销实际是向产品购买方或接受劳务方提供了两项交易:一是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二是在一定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
减少存货占用,降低存货跌价风险及仓储管理支出。企业库存商品存放和保管,将增加仓储费、管理费及保险费等支出。而库存商品对外销售后,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不需要承担上述仓储管理成本。所以,当企业大量积压库存商品时,一般擬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存货,规避库存商品因变质、过时等跌价风险,同时也可以节约开支,实现开源节流。
2.劣势
制造企业以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盲目采取信用赊销,缺乏有效管控,导致应收账款占用大、收款风险高等问题,容易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甚至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例如赊销业务只是纯信用赊销,没有有效的资产抵押或质押,客户把赊销取得的商品用于抵押融资,并挪用融资款,企业将发生“钱货两空”,陷入生存危机。
(三)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1.合理筹划经营规模
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财务及资金状况,明确市场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拓展主业,避免盲目扩张,产生不良应收账款,形成呆账、坏账,影响企业损益及可持续发展。
2.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建立及完善应收账款管理至关重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信用政策,合理筹划赊销额度及期限,严控应收账款规模,保证应收账款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
二、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赊销坏账风险加大
大部分制造企业管理层重视销售与利润的增长,忽视了收款风险,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甚至出现应收账款增幅超过营业收入的增幅,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产生呆账、坏账,造成企业资金入不敷出,现金流不畅,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开展受限。
(二)市场研判不足产品滞销
制造企业如果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和研判,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供大于求、销售不畅,产品积压,为盘活存货,只能采取降价或赊销等方式出售,应收账款增加,且收款难度加大。
(三)催收责任不明确收款难度大
应收账款催收工作没有落实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导致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推卸,没有及时采取强而有力的催收措施,拖欠时间越久、收回难度越大,金额大、账龄长的欠款表现尤为突出。
(四)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部分制造企业缺乏赊销管理制度,对赊销客户资质、生产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等基本信用情况调研不足,没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大额赊销没有集体决策、决策失误风险加大;没有赊销业务开展的操作指引及监管机制,债权确认证据不足(结算单、对账单等),一旦催收不及时,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追讨,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