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道德自觉的教学微管理

2019-12-24帅宁华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道德管理孩子

帅宁华

摘    要  教学微管理是教学实施的有效保障,体现了教学中的伦理价值问题。现实中,教学微管理的道德性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探究道德性教学微管理的个性化特征,在人、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方面实施道德自觉的教学微管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着力点。

关 键 词  教学微管理;道德隐匿;道德自觉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12-00-03

教师从事教学组织活动必须通过管理来达成目标,这种与教学过程相伴相生的管理,就是教学微管理。相对于教学管理来说,教学微管理是融入教学行动的细节管理,是一种过程性管理,是师生通过对教学实施中的人和事的管理,促成人际协调,发挥人的潜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行动。一定意义上,每一个教学者都是教学管理者。

班华教授曾指出:“良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对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具有熏陶感染的作用;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对优良品质的发展具有锻炼作用;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榜样示范作用。”[1]只有提高教学微管理中的道德自觉,按照道德要求来实施教学微管理,才能发挥教学的立德树人作用。

一、德性缺位——备受漠视的微管理现实

尽管一般来说,教师实施教学微管理时都能遵循道德的要求,但有时,也许是出于无意,教学微管理中的失德现象还是存在,让我们把视角投向教学生活——

初中数学课,教师提问:“一块玻璃被打破了,破洞形狀恰好是一个三角形,现在要想办法堵上这个窟窿,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裁出形状相似、大小相等的玻璃呢?”学生悄悄嘀咕:“打得也太有水平了,正好打出个三角形!”生活中打坏玻璃都是换整块的玻璃,有裁出形状相似、大小相等的三角形的换法吗?可见,这就是组织教学材料的微管理出现了脱离生活现实的假话现象。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或为了迅速呈现教学内容,或为了教学更加直观,教师常常借助电子屏展示教学内容。有些老师把教学内容全部纳入PPT,整堂课让学生看着亮晃晃的屏幕。国家卫健委根据专家研究的成果建议:学生每次看亮着的电子屏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看电子屏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让孩子整堂课看电子屏,从选择教学手段的微管理角度看,也是一种失德现象。

一个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老师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心声:“我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讲解,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我们是一所农村寄宿中学,留守儿童多,问题学生也特别多。课堂上完全不听的也有不少。我只好随便他们,爱听就听,不听拉倒。课堂上有捣乱的,我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秩序还允许,我就继续讲。如果实在太乱,我就歇会儿。实在惹不起,家长学识都不高,没理可讲。”在“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的困局下,有些老师干脆就当“佛系”教师。这种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现象在现实中并非孤例,“佛系”教师表面上是对无奈处境的屈从,实质上是教学组织微管理中的失德。

现实中,诸如此类现象并不少见。有音乐老师教学组织乏力,课堂“放山羊”,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有体育老师阴雨天上室内课,让学生看动画,自己玩手机;有老师教学中冒出挖苦的语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教学微管理中,管理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被放弃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实施道德的教学微管理。这一方面,降低了教师及其所任教课程的形象,使得学生错误地认为老师的课无关紧要。另一方面,给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了负面的暗示,觉得道德的东西都是说教,是来约束别人的,而与己无关。

二、德性探寻——深度剖析的微管理特征

教学微管理的德性具有怎样的特征呢?诺丁斯曾指出,有伦理上考虑的教师将教学视为道德事业。教学的道德性并不是放在那里、有待我们追寻的静物,而往往体现在“道德隐匿”之时,总是寓于教与学的方方面面。[2]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交往的方方面面都对教学双方的心灵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犹如无心插柳一般。如果教师的教学微管理从设计教学伊始就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就会使教学交往贴近学生的实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舒适、愉悦的感觉,学生就会从情感上认同、亲近教师和他任教的学科。反之,如果对教学设计缺乏道德微管理,而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甚至产生学习焦虑。但在教学微管理的胁迫下,不得不装作认真学习的模样,从而产生负面的道德影响。所以,从前述两个方面来看,道德影响是伴随着教学微管理过程而产生的,其影响是润物无声的。

教学过程是不断动态生成的,所以教学微管理也常常是难以预设、稍纵即逝的,有时甚至是一种即兴发挥。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话,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人格与人格的濡染。这种影响往往是在有序的预设和不可预设的生成中发生的,艺术、智慧、道德的教学微管理,常常让学生感受到公正、阳光和召唤,甚至能够给学生以顿悟,此即微管理道德之于学生心灵的力量。

道德影响是一种慢性释放,不断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态度、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我们有时会看到学生干部有模有样地训斥违规者的场景,实际上是教学微管理失德行为的翻版。当然,这种慢慢释放更多是道德的正能量,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滋养。之所以说这是“道德隐匿”,是因为这种“慢性释放”隐匿了教育的痕迹,只要有师生互动就会悄无声息地产生影响。

教学微管理是学校最接地气的、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管理,它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更影响着学生的德性成长。

三、德性自觉——立德树人的微管理追求

教学无闲时,时时都育人;教学无闲事,事事影响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生命的“引路人”。为此,需要每一个教师以充分的道德自觉,从道德的角度、生命的高度来优化教学微管理。道德自觉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应具备的道德具有自知之明,既明白道德要求对于人的价值,也明白道德实践的意义表现在能够自觉维护遵守道德规范。 [3]教学微管理中的道德自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地配置教学材料

做好教学的准备是教学微管理的首要任务,道德的课前准备一定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性发展为着眼点。选择配置教学材料是教学准备环节重要任务。有道德地配置教学材料首先要讲究科学性,所选的教学资源要科学,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不能用错误的材料误导学生。其次要注意真实性,教学材料大多通过生活情境来表达,情境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第三,注意教学材料的教育性,学生通过教学材料能够获得精神的成长与德性的发展。

教师本身是学生人格成长、精神发育的重要的资源。教师对学生道德的影响是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对待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所作所为产生的。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观察着社会,观察家长,观察着老师,他们不但听怎么说,更在看怎么做。在他们的眼里,教师言行就是无声的榜样,是处世做人的重要方式,这种无声的影响比单纯说教大得多。很多优秀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如同率真的孩子,以“真实人”形象走进学生的世界。学生喜欢这样有着强烈亲和力的老师,会更加尊重这样的老师,喜欢这样的老师来上课。所以,教师作为教学微管理的重要资源,理应以“真实人”的品格引领人。

2.道德地管理教学对象

教学微管理要帮助学生共同确定学习中的各种规则,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意义和特点,认识到学习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执行的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这些规则应该是在师生共同创设的对话情境中建立起来的,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规则的重要性。共同制定的学习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學生天性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好动、好说、好问,甚至有的学生一刻也坐不住。有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宽松,放任孩子的“胡作非为”,熊孩子闯祸的报道屡见不鲜。事实上,每学年开学,班级里总有几个规矩意识淡薄的孩子,有的甚至搅和得班级无法正常上课,影响到班级的正常学习。有经验的教师会采用积极的教学微管理,帮助孩子确立规矩意识。开学之初不急着实施教学,而是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体验中和学生约法三章——学习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如果违反了规则,老师要进行适度的教育惩罚等。“磨刀不误砍柴工”,帮助孩子确立规矩意识,促进了教学实效的提高。

教学微管理管收放有度,有助于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有教学微管理的意识。教学离不开微管理,每一名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是管理者。其次,主动实施教学微管理。有经验的教师会让教学微管理伴随教学工作的始终,如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制度,适时表扬激励有进步的学习小组、学生,组织学习成果展览等。这种积极主动的微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避免了教学微管理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再次,教学微管理要做到“爱而不宠”。要求教师要做到严而有情、严慈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智慧。这种爱因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美,会让学生愈发敬重。教学微管理可以善意地“忽视”学生不良行为。善意“忽视”中流露出对孩子爱和包容,有利于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道德地建构教学时空

首先应合乎学生自然生命成长规律。严格执行教学时间,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经常关注教学空间的卫生,所有的硬件设备合乎健康成长的需要;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及时消除一切影响健康的因素。

其次应具有公正性。追求被公正地对待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人性对美好向往的基石。沐浴在公正的阳光下,学生才能从教学微管理中获得成长的力量。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机会。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教师的关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让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

第三要善待学生的过错。学生犯错是正常的,有经验的老师能够从学生的错误中捕获教育的资源,让学生于错误处深度学习,化错误为“神奇”。为此,需要教师具有一颗无私的爱心,要随时随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认识上主观性和片面性。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去习惯性地批评表现不佳的学生,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误会他们。面对出现错误的孩子,教师要注意鼓励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置身情境分析原因,深度理解,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4.道德地发布教学信息

这里的教学信息主要指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信息。每一个学习者都会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都想通过信息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巧妙地运用好教学信息是道德教学微管理的重要内容。

有道德地发布教学信息,要给学生一个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万个可能。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抱有希望,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潜力是很大的,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强烈期待。要给孩子“我是好孩子”的积极的信息,让孩子们知道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困难,未来是无限光明的,彩虹总是在风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学生个个都可雕琢的教育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有道德地发布教学信息,要给家长一个信心。教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教师要给家长更多的信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时节,要以全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在学习上的点点滴滴进步,要与家长分享生命拔节成长中的精彩故事。经常与家长沟通,把家长的目光吸引到配合教育中来,让家长看到孩子进步的轨迹,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教学微管理伴随着教学工作全过程,是一项道德自觉的实践活动,体现了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彰显了教学工作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75.

[2]李树培.教学道德性的偏失与回归[J]. 教育发展研究,2009.(10):37.[3]戴昀.儒家道德自觉思想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46-4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道德管理孩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