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研究

2019-12-24戴世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融入工匠精神

戴世英

摘 要:工匠精神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具有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奉献的精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对落实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论述,阐明了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2-0106-02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深化改革系统过程中同样包含着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并且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不难理解,工匠精神是某个群体或个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的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优秀品质,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统一,不仅有较高的创新精神,还有严谨的创造精神;对所从事的工作有着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肩负着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的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在多数人眼中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单调而重复,是周而复始的劳作,这种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其实,工匠是指具有专长、技术精湛的匠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匠的内涵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它是受到工业文明培育、训练,有着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并且是有着高超技术的人才才可以称之为工匠。当代工匠应必备一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技艺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工匠精神最初始的表现是在某一方面有着精湛的技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出对工作的执着和坚持,并在其过程中不仅对选材、模具进行塑造,而且对产品的最后工艺不断改进,对产品的要求追求完美,对产品的品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可以说,精湛的技术是工匠精神的基础所在。其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工匠精神的关键。一件精品的铸就,需要经过若干个环节,而每一环节由若干个细节组成,“细节决定成败”。工匠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对细节的专注和严格把控,以及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成就一件件精品。再次,工匠精神是一种创新能力。一个企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今时代,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产品,那么就会面临困境和发展的瓶颈,甚至会破产,工匠精神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积极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对企业职工具有引领作用。

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一)培育工匠精神是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措施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消费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7年又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李克强总理诠释了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同时对如何培育工匠精神提出了要求,成就了应用型人才培育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制造人才战略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目前,在世界全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0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不足等缺陷,与实力雄厚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的就是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加大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力度。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培育内容,造就更多的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大国工匠,这是当今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更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

(三)互联网环境下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高校的教育资源、教学投入、办学特色、发展规划、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排名等等,大家都可以随时随地、快速地在计算机中查询。方便的同时,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只有培育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校在竞争中始终处于良性发展。所以,应用型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明确办学方向,办出专业特色,取得生存优势。

三、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

工匠精神的培育在理论上的注重程度和在工程实践中的缺失,它们之间的对比出现落差,加之观念的落后、教育体制的缺陷,以及文化歧视和工学结合不到位等,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工匠精神培育的缺失,出现了在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文化环境,以及校企合作路径不畅等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在办学理念上认知不足

偏离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生产一线的、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它的使命就是培养在某一方面、某一专业的“大国工匠”。但目前一些应用型高校存在着偏离办学目标的现象,存在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政绩。教师中有着工匠精神理念、明确有弘扬工匠精神的也是少数。并且工匠精神在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中被边缘、被忽视,反应出一些应用型高校定位不明确,实现发展目标的定力不足。因此,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不匹配,与企业需求脱节等情况。

(二)工匠精神的制度不完善,激励政策不健全

一方面,现实社会中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国人为工做匠。更有专家指出,国家并不缺少工匠精神,而是缺乏完善的工匠制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关注个人利益,做事做人追逐名利,如果不能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相关制度,我们所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就会停滞在自己的修为上,不能提升到国家层面,无法上升为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高层次的思想意识形态,需要满足安全、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激勵政策的不健全,不能体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尊重,更不利于激发应用型人才的创造力。

(三)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不够浓郁,价值导向异化

一方面,“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我国传统的人才观念。正是这些落后的人才观念并一直沿袭至今,影响着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判断;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唯学历的思想,说明社会工匠文化的缺失。回顾我国工匠文化的发展历史,我国有着优秀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不凡优秀的匠人,但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一直沿袭和被继承,也因此成为企业文化的缺项;另一方面,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劳动光荣的价值认同弱化。因此,工匠精神在我国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和社会心理。

四、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价值引领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先决条件

首先,应用型高校在顶层设计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弘扬工匠精神,戒除功利主义,回归人才培养的初心。要从教育规律出发,把片面追求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发展全面的工匠,把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到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其次,教师要回归到教书的初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弘扬工匠精神,即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又要促进全面发展,把学生培育出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人。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崇尚工匠文化、工匠精神的教育,宣传技术能手的典型事例,使之意识到大国工匠的价值。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政策

制度是出精品的保障,激励是创新的的保障。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也曾有过粗制滥造的经历,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制造业的质量保障。因此,在国家层面上,要出台系列工匠制度,以引导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要完善各种赛事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如创新创业大赛激励制度,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学习和培训,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并因此具备专业技能,提高竞争力。通过系列的建章建制、激励政策的制度化,使工匠精神走进校园,工匠教育有章可循。

(三)重塑校园工匠文化,使其成为有效载体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良好的文化土壤作载体,形成文化环境和体系,利用学校的历史特点、办学特色,以及文化氛围,以影响学生的人才观,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各个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渗透到学校的办学特色中,与此同时融入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滋养、用心修为;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宣传,举办各种赛事,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现场示范精湛的技艺,分享培养工匠精神的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宣传能工巧匠的普通化,使学生们能够意识到每一个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善于积累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最终使工匠精神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现实目标。

工匠精神产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需要高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不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深刻理解其真谛,让工匠精神、大国工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曹晓飞.我国学术界工匠精神研究述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8,(4).

[2]  李玉清.把工匠精神融入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基于烙印理论视角[J].教育探索,2018,(8).

[3]  贺正楚.新生代技术工人工匠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2018,(3).

[4]  苏勇.工匠精神的工学商模型及创新驱动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8,(9).

[5]  张旭刚.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9).

猜你喜欢

融入工匠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