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9-12-24景玉芳

青年时代 2019年3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初中物理

景玉芳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科学知识、物理规律和方法的理解,其德育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还有差距。为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在物理教学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从古到今、由中到外尽量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尝试在相关知识传授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关键词:初中物理;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

把立德树人的教育落实到物理学科教学是实现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渗透我国在物理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渗透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那么如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呢?

一、在教学计划中纳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

教育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不可缺少的内容。当前,仍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侵蚀青少年学生,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停止,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因此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计划中,教师要具体考虑和安排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并将其纳入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克服随意性,避免临时乱抓。初中物理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课时应通过物理知识的讲授,选取有效的实例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取得突出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生动的事实使学生信服,避免令人厌倦的形式主义的说教,把爱国主义教育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结合我国伟大的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物理教学中,同学们常反映课里那么多定理、定律都是外国人发现的,那有什么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呢?为此,笔者向学生分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代落后的实质,并结合历史,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在教核能时,讲述我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的事迹。美国曾阻挠钱学森回国,威逼利诱,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即使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仍不放弃研究。终于他冲破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同时,笔者用图片和电视新闻向学生展示了我国载人飞船发射、回收技术和水下导弹发射技术。

另外,在讲“超导”这节内容时,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超导研究领域中的新成就,如作为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先驱之一的赵忠贤院士,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要探索高温超导體,最早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两次带领团队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引领我国高温超导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在讲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情况时,笔者以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为例,它能够“算天、算地、算人”。在“算天”上,计算分析大型飞机外形的空气动力特性,使飞机飞得更快更省油;在“算地”方面,研究中心与其他公司合作研发我国自主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分析核心软件;在“算人”方面,研究中心与基因公司合作,破解人类“基因组学”研究中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技术瓶颈,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在讲述铀裂变时,笔者向学生讲述我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1946年在巴黎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发生得较少,它们产生的机率与二分裂现象产生的机率相比较,分别为后者的千分之三和万分之三。

“天宫”步入太空、“蛟龙”探测深海、“天眼”聆听宇,新时代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成果频频“刷屏”,在全球科技创新的舞台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一曲曲高科技的凯歌,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三、结合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历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在物理学的理论的实践有着辉煌的成就。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只有造纸、印刷术、火药和罗盘对整个历史的进程影响最大。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五千年人悠久历史创造出来的光辉的灿烂的科学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古代青铜镜的使用、火箭的发明、地磁偏角的发现、指南针的发明等。在理论著作方面,我国古代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在许多著作中都有涉及,如《天工开物》《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这些在当时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军队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做的箭筒睡在地上,这样可以听到远处所有传来的马蹄声,对敌人的偷袭及早做好准备。我国古代声音传播这方面的运用,在渗透进“声现象”这一章内容。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灿烂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讲光学时,笔者给学生讲授了《墨经》上关于几种面镜的论点。在讲机械运动时,笔者向学生讲述先秦时,不少学者对于运动的概念就有过热烈的争论,提出许多包含辩证法的正确认识。《庄子》一书就有明确的记载,学者公孙龙曾提出“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见解,意思是在某瞬间,即某一时刻,运动体可以看出是静止的。现在看来这种对于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是十分深刻的。东汉时期《尚书纬考灵耀》中在描述地球运动时说:“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这种对地球运动的相对认识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此外,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对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北宋沈括对磁偏角的发现,关于对球面镜和其它光学知识的研究以及《墨经》《论衡》等充满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规律研究的典籍,都是我国古代的光辉遗产。大量的历史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不仅有四大发明,在其它方面也为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炎黄子孙自豪和骄傲。

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它们有些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例如,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这是充分运用物理学中液体和气体压强的绝好典范,是历史上最早的倒虹吸工程;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处都有奇妙的声音现象,这座建成于1530年的皇家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最为著名的利用声音反射的古建筑。讲深、讲透这些与物理有关的科技实例,既可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又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从而坚定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心。

四、结合各种科技活动养学生科技强国的使命感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离不开科技强。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还应当实事求是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必须迎头赶上,激励学生的爱国激情,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可以结合最新的热点新闻事件,某国阻截中兴,围猎华为,绞尽脑汁地阻碍我国的科技崛起,在多个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对我国进行“卡脖子”。在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动机制造等众多领域,向学生表明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寄予殷切期望,强调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让科学家成为孩子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此,要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如科技前沿知识讲座、科技创新竞赛,参观科技展览等,这样可以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重视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坚持深入开展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科普意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在全校学生中间根据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创客课程,满足学生创造的需求。其中特色亮点课程有STEAM课程,通过STEAM学习路径实现学科内综合、学科间辐射、跨学科整合,倡导教学过程是探究性教学、基于问题驱动的项目教学、基于设计的教学、基于证据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综合利用STEAM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索,像工程师一样的思考,像创业者一样的行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學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建设“开放的物理实验室”,开展科技节、机器人、创客、名家大师进校园、青少年创新大赛等课程,以科技为支柱,开辟全面创新素养发展的培养途径,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热情,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在科技活动中成长,坚定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强国之志。

总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教书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热爱祖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讲求实效,让学生感到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振兴而奋斗。为此,在拼搏进取的新时代,教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把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好,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利用初中物理教学教育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情。提高课堂的育人效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各项素质,真正做到立美德、树新人。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初中物理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