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与荷马史诗《奥德修纪》中的女性光辉
2019-12-24朱秀英
朱秀英
摘 要:古希腊荷马史诗下卷《奥德修纪》和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都属于英雄史诗。这两部史诗中,塑造了非常鲜明的英雄形象,如《奥德修纪》中的奥德修斯,《支格阿鲁》中的支格阿鲁。神话传说中的大英雄在这两部英雄史诗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而在这两部史诗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同样熠熠生辉,人们在研读这两部史诗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拟从《支格阿鲁》中的蒲莫涅依与红、绿二仙女以及《奥德修纪》中的潘奈洛佩的形象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两部史诗中的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人们对这两部史诗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奥德修纪;支格阿鲁;史诗;女性光辉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与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是中西方英雄史诗中非常杰出的作品,史诗中英雄人物的事迹、战争宏大场面的描写、英雄的爱情、英雄出生的传奇经历、史诗的情节等无不深深吸引和打动读者,充分体现出了这两部英雄史诗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在这两部史诗中,不仅塑造了男性——英雄的形象,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大多英雄史诗提升文学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地方。读者在阅读和欣赏英雄史诗时,往往关注的是英雄的事迹、英雄的形象,而往往忽略英雄身边或背后的女性。殊不知,英雄的光辉事迹大多都与在英雄身边或身后默默帮助、支持他的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和古希腊荷马史诗的下卷《奥德修纪》中塑造的主要女性蒲莫涅依和潘奈洛佩的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感受这两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中的女性光辉。
一、《奥德修纪》中的潘奈洛佩
古希腊荷马史诗下卷《奥德修纪》中的潘奈洛佩是古希腊联军中“智多星”——奥德修斯的妻子。奥德修斯跟随希腊联军漂洋过海去攻打特洛伊,這场仗一打就是十年。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在归家的途中,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历经艰险,九死一生,经过十年的海上漂流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伊大嘉国。也就是说,奥德修斯离家二十年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这期间,人们纷纷猜测,奥德修斯遭遇海上风暴已经死了。有很多觊觎奥德修斯王位和财富的人纷纷到奥德修斯家里向奥德修斯的妻子潘奈洛佩求婚,想要通过婚姻霸占他的王位和财富。在家庭风雨飘摇、孩子年幼、丈夫生死未卜的艰难境遇中,潘奈洛佩没有被生活的困境打倒,她坚信自己的丈夫还活着,想了很多方法和那些居心叵测的求婚者周旋,拖延时间,苦苦支撑着她和奥德修斯的家,抚养他和奥德修斯的儿子帖雷马科长大成人,等候奥德修斯的归来。在潘奈洛佩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面对悲剧命运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坚毅和隐忍,而这一切是为了她的儿子、生死未卜的丈夫和风雨飘摇的家。在潘奈洛佩的身上,体现出了伟大的母性光辉,从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女性的坚贞和执着。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大母神原型的典型特质。潘奈洛佩身上所表现出的这种精神特质,对欧洲后世文学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欧洲文学一个典型的女性原型。
二、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中的蒲莫涅依
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中,大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莫涅依也属于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蒲莫涅依的形象,对彝族后世的文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们把蒲莫涅依称为英雄母亲原型,在她的身上也体现出了大母神原型的特质。
在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中,大英雄支格阿鲁的英雄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从蒲莫涅依处展开,讲述了在她身上所发生的许多传奇故事。例如,某天,蒲莫涅依在屋檐下织布时偶然收到三滴龙鹰血后怀孕了,蒲莫涅依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她请来毕摩大师,毕摩大师来到蒲莫涅依的家中念了生育经后就离开了。之后在一个白雾笼罩的清晨,蒲莫涅依顺利生下她的儿子支格阿鲁,支格阿鲁出生后的第一个夜晚,始终不肯吃母亲的母乳;第二天夜晚就不与母亲同睡;第三夜不肯穿衣。母亲蒲莫涅依以为孩子是恶魔而将之弃于山岩,这山岩原本是龙的住所,支格阿鲁又懂龙语,于是发生了接下来,他说龙话、喝龙乳、穿龙衣……后来,支格阿鲁成为了彝族的英雄。身为民族英雄的他有着神奇的经历,并获得了神奇的力量,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困难,降妖除魔无往不利。在文中,大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莫涅依身上体现出了大母神原型的鲜明特质。蒲莫涅依的经历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民间文学里的故事极为相似。
例如圣经故事中,圣母玛利亚受孕是源于上帝的旨意;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首领华胥氏受孕是因为将脚踩在了大脚印上。在这些神话故事中,作者认为大自然拥有与人一样的情感。换言之,即万物皆有其灵性,而这些受孕者真实感受到了这些“灵性”。从这些神话故事中,人们不难看出中西方远古时代先民具有一样的原始意向,从而形成了后世文学发展中的“原型”。简单来说,原型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共有的,且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的体现,充分显现了人们长期的心理积淀,在神话时代以不同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象。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中的蒲莫涅依便是最好的印证,蒲莫涅依是以大母神为原型,是彝族先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原始意象。在这些神话故事中,孕育生命的母体有着丰富的形象,如神、人甚至是无生命的物体,但其共通点在于无论其是否具有生命力,一旦成为母神原型,所孕育的后代必然成为大英雄,并且在血缘关系上都会和神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而这些大英雄也必然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中国彝族史诗《支格阿鲁》中的红、绿二仙女
支格阿鲁在滇潘海底救出了被海魔王压在红石之下的红、绿两位仙女,仙女主动要嫁给阿鲁。支格阿鲁娶红仙女住在滇潘海这边,娶绿仙女住在海的对岸,并约定在两位妻子处轮流各住十三天。但由于支格阿鲁在往返途中经常为民除害、降妖除魔,因而耽误了时间,常常超过“各家住十三天”的约期又不向两位妻子说明,使两位妻子相互猜疑妒恨而悄悄把阿鲁的神飞马剪去几层翅膀。一天支格阿鲁骑神飞马飞到滇潘海上空时,坠入海里,人们无比悲痛,纷纷悼念这位伟大的英雄。红、绿二仙女美貌、多情又充满智慧,可以说集所有女性身上的优点于一身,并且她们都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可也正是因为对支格阿鲁的爱,使她们相互猜忌,为了让支格阿鲁能多陪陪自己悄悄剪去几层飞马的翅膀,最终导致支格阿鲁坠海,她们的嫉妒心导致了她们的爱情悲剧,而红、女二仙女也被看作是彝族文化传统中善妒女性的原型。
从支格阿鲁往返红、绿二仙女的住处可以看出,支格阿鲁不是妻妾一室,自己主持家庭的一夫多妻制家庭。而是“一家住十三天”地往返于两个妻子主持的两个“家”之间,是一个女主家而男无定室的母系家庭形式。《支格阿鲁》里所出现的普通人家庭,几乎都没有“丈夫”。有的是说被妖魔害了,有的根本未提及,看来像无丈夫的家庭。唯一提到的一对“夫妻”形象则是男的又愚笨,又无家庭权力,只是整天在地里劳动。而女的不仅是一家之主,而且智谋高深,连支格阿鲁都未能智胜于她。这些都体现着妇女为主的母系社会形态的迹象。
神话通常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无论神话或是英雄史诗皆反映了远古人类认知自然、和自然相互斗争的客观事实。当时,人类无法解释风雨雷电等很多自然现象,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但是他们并没有丧失反抗的精神,而是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积极了解大自然,努力征服大自然。作为神话变体的英雄史诗,英雄的形象可说是光芒万丈,并且通过英雄的事迹,很好地延续了人类在童年时期的记忆和生活轨迹。英雄史诗中的女性形象同样熠熠生辉,人们应该看到人类自童年时期以来长期所积淀的女性文化的生命价值内涵,这是后人精神宝藏的珍贵源泉。
参考文献:
[1]弗莱·诺斯罗普.文学原型[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2]弗雷泽·詹姆斯.金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9.
[3]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M].李以洪,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4]吉差小明.从文学类型学视角探《支格阿鲁》与《江格尔》英雄形象[J].时代文学月刊,2014(4):90-91.
[5]何晴.人物塑造在《荷马史诗》和《支格阿鲁》中的独特魅力[J].芒种,2014(1):156-157.
[6]曲木伍各,洛边木果.彝族英雄支格阿鲁及相关文献流传情况述略[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