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好的地理科普
——《这里是中国》出版
2019-12-24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
◎文/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
《这里是中国》
星球研究所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著
中信出版社
2019.9
168.00 元
作为一名地理科研工作者,我对地理科普作品总是既充满期待,又格外苛刻。《这里是中国》的问世,无疑是让人欣喜的。
该书是由地理科普团队——星球研究所和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合作创作的。这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本科普图书,开篇文章《中国从哪里来?》就是双方合作打磨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对青藏高原的探索和研究,贯穿了自1949年以来的大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成立科考队,拉开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序幕。此时,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这次科考持续了20多年,也正是通过这一项目,我们建立了对青藏高原的系统认知。半个世纪过去了,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作为国家战略任务再次被启动。
2018年,适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一周年,以首期科考成果汇报为契机,就有了我们与星球研究所的合作,有了《中国从哪里来?》这篇科普作品。文章写得深入浅出,不仅概括了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格局的影响,“碰出一个大中国”这样简短有力的总结,更是深刻解读了青藏高原隆升所造成的“链式影响”。这篇文章一经发布,便在微信朋友圈等各类网络平台刷屏。许多人正是通过这篇“网络爆文”才知道了青藏高原对中国的意义。
从地理的视角探索中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中国地域广大,景观丰富,拥有冰川、湖泊、河流、海洋、黄土、岩溶等多种地貌类型。同时,中国大地上的人类活动也是广泛的,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群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并创造出中华文明。所有这些都是今天中国的组成部分。通过好的地理科普作品,激起大众对中国大好山河的热爱,激发大众的自豪感,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理解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为当下和未来负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难得的事。
作为科普,它必然要以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要实事求是。这就要求科普创作者阅读大量科研著作、论文,同时拥有很高的判断能力,能从众多晦涩的学术文章中汲取经验,厘清思路,找足证据。只有这样的科普文章才能经得起检验。
另外,科普不是简单地罗列或转述科学知识,它需要与大众生活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无限创造力,让知识变得有趣。否则,科普就变成了科学新闻,抑或是古板的说教,少有人同津。这样也就失去了科普本该具有的传播力。
星球研究所就是一个很优秀的科普团队。每篇文章的创作都经过精心地打磨。他们把科普当作学术论文来完成,这股劲头令人欣赏。这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自星球研究所成立之始便与他们密切合作的原因。
地理科普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这里的艺术性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审美层面的。地理学天生具有审美的特性。但无论是景观的美,还是环境的美,都需要仔细观察、发现。对于一些普通读者而言,他们往往是先被美丽的照片打动,进而渴望前往照片所在地,这也是渴望了解美景形成的原因。这一点,星球研究所无疑做得很好。他们的文章有大量精美的照片和地图。这能很快抓住大众的视线,吸引他们成为粉丝,进而让他们对科普文章产生兴趣。
二是想象力层面的。美国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曾说:“科学并不是无情地探讨客观信息,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天才的科学家更像艺术家……”无论是科学,还是科普,都需要像艺术家一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需要新旧理念的碰撞,也需要不同领域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作品才会有趣,才会受人喜爱。在这一方面,星球研究所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地理科普行业中的佼佼者了。他们文章的内容大多是多学科的综合,文章架构的不同组成部分都是充满联系的,这显然需要充足的想象力才可以实现。此外,他们总能找到很多精妙的比喻,或是用一些示意图片,将原本深奥晦涩的理论一语道破,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地理科普还需要理想。不仅是科研需要理想,尤其是在中国,科普更需要理想。由于起步晚,中国科普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环境。我们需要一批有专业背景,同时又具有艺术性、懂得大众传播的科普创作者。要不断坚持不断创作。这一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理想往往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书摘]
《这里是中国》
与江南诸城,聊一聊“美”这件事
江南:江河湖海的盛宴
如果说中国有哪一个地方集中了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想象,那无疑当属江南。
古代区域的名称,有的已经被历史遗忘,不为现代人所用,如西域、塞北。有的则从人人争相攀附的神坛上跌落,变成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区域名称,如中原、关中。唯有江南,在历经千年起伏之后,仍能让大部分中国人心生向往。
此处的“江南”,并非字面意义上长江以南的所有地方,而是一种文化地理概念。其核心区包括长江、钱塘江下游沿岸,以及两者之间的太湖流域,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不足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块面积不大的区域,却似乎集中了中国人对美好事物的全部想象,许多地方都被冠以“某某江南”“小江南”之名。
长江时代——南京崛起
衣冠南渡的汉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大量的土地被开辟为农田。农田的开辟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凭借长江、秦淮河等水系之利,南京成了江南人口与财富的聚集之地,码头经常停泊数以万计的中外商船。以南京为中心的六朝,带动江南首次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正所谓“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运河时代——扬州崛起
江南地区原本就河湖密集、水网交错,运河的修建则将这些天然河道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得以连接村落与城镇。由此,江南的钱粮、物产可以通过运河水系汇集到长江北岸的扬州,再通过扬州转运全国。北方的人才也经扬州直下江南。扬州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到了唐朝,朝廷继续疏浚运河。扬州的经济、文化持续繁荣,“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说法在当时的文人骚客间广为流传。
钱塘江时代——杭州崛起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境内,其杭州段河道蜿蜒曲折,故又称“浙江”“之江”。一方面,它通过浙东运河连接宁波、绍兴;另一方面,它又与大运河的最南端相交,将浙东城镇纳入大运河水网,而杭州便是其中的交点。拥有如此便利交通的杭州,日益成为钱塘江两岸货物集散之地。杭州一跃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人烟辐辏,车马喧嚣。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是让杭州超越了其他城市,成为中国文人雅士心目中的“理想国”。
城市里最有才情的管理者,围绕杭州西部一个几平方千米的湖泊,兴修水利,铺设路桥。历经数代人的不断营建,最终打造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景观湖——西湖。
太湖时代——苏州崛起
太湖流域的腹地苏州,凭借其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及稠密的人口,开始走上一条有别于依靠政治因素驱动的城市发展之路,这便是以工商立城。宋元之后,桑、棉的种植在江南日益普及,加上区域的交通优势,它们可以很快聚集到市镇,并经过粗加工,行销全国。远高于粮食生产的收益又进一步刺激其扩张。至明清时,以苏州为核心的江南,其丝绸、棉布的生产居全国之首,各地的商贾竞相云集苏州。苏州的繁荣也带动了周围市镇的快速发展。例如吴江的震泽镇,在元代仅为一个小村落,居民不过几十家,到明末已然发展成为拥有5万人口的大镇。著名的周庄、同里都是在明清时期壮大起来的。由此,江南也形成了市镇、城市如众星拱月般的局面。
海洋时代——上海崛起
江河湖海中的最后一个接过了接力棒,它就是东海。东海是长江水系、钱塘江水系的最终归宿。位于入海口的上海在海洋文明到来时,便是整个水系的龙头。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之后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成为近现代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中国人对江南的偏爱延续千年,便也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