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

2019-12-23于晓娇林翠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生物防治林业

于晓娇 林翠娟

摘  要: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要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探索,而合理运用新技术就是当前林业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现阶段林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明确新时代发展对林业提出的要求,分析当前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运用的新技术,以此为保障林业健康态奠定基础。

关键词:林业;生物防治;雷达技术;数字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36-0170-02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increase the exploration of forestry pest control,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new technology is the focus of forestry staff.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causes of pest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defines the requirements for forestry put forwar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and analyzes the new technologies currently used in forestry pest contro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ensuring the health state of forestry.

Keywords: forestry; biological control; radar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隨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管是基层群众还是政府机关都逐渐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现阶段,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正在持续扩展,但因中幼林比重大,森林健康情况欠妥,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不高,导致实践防治工作落实越发严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优美自然环境、清洁空气的期盼越来越迫切,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显得更加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的技术不断升级,森林资源保护需要科学的理念来指导。在大量新型技术渗透林业保护工作中,要求防治人员在掌握新技术推行方式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林业抗病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林业生物防治工作水平。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林业工作站为例,着重研究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义

我国作为全球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要加大对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探索。整合以往工作案例分析可知,林业出现严重生物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不达标,且实践防治工作没有完善处理越发严重的生态环境。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农业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林业对外抵抗水平越来越低,极容易受有害生物的威胁。东北一带是我国原始森林保护最好的地区第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保持着最为完整的绿色生态,巍峨耸立的长白山、郁郁葱葱的白桦林更是另外一份风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这些原始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地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虽然这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但也提升了有害生物的扩散力度[1]。此时,在进行林业防治工作时,必须要整合研究客观因素,并提出适宜的解决对策。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团队及员工,多组织他们参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培训活动,确保他们在掌握现场工作需求的基础上,优先选择符合要求的基础设施、药剂药械等,这些工作都可以提高防治工作的生产力,并满足日益革新的林业防治发展需求。森林植被的修复、恢复、沙漠荒漠重新变为绿水青山,有可供借鉴的现实经验,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河北承德的塞罕坝,经过几代人的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把曾经黄沙遍野的不毛之地改变为一望无垠的绿洲,塞罕坝也成为第二个南泥湾。塞罕坝的成功,不单单是几代林业人员的付出,更离不开无数科技工作者、林业技术人员经过长时期的科学规划,这些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林业修复与种植技术值得借鉴。

2 林业有害生物的产生原因

以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为例,整合以往生物防治工作情况分析可知,出现有害生物的原因有:其一,繁殖性强。林业中的有害生物拥有极强的繁殖力,不仅可以主动传播,而且能依据自然条件实施传播。就算人为清除部分有害生物,随之减少的也有其天敌数量,其他没有天敌亦或是天敌数量较少的有害生物依旧会继续传播,最终必然会产生新的威胁。这是生物学界的自然繁殖规律,有害生物的繁殖能力与存活能力极强,它们能忍耐低端气候,而且具有几何级的繁殖能力,就算工作人员杀死一批,也会迅速出现新的一批,这就加大了防治难度。其二,遗传性。部分有害生物可以结合外界环境整改自身遗传特点,这样有助于更快适应环境变化,但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而言势必会增加实践工作的难度。有害生物的遗传规律十分复杂,它们的遗传基因不会通过带传中下降,而是变得更强,故此生物专家就应加大对有害生物遗传基因的研究力度,从源头上找到对付它们的科学办法。其三,传播新生物。在林业发展中,随着当地经济交易范围的扩展,各类林木、种苗等随之互换,此时若难以保障检疫技术的先进性,必然会为林业带来新的有害生物[2]。这一问题影响通常是具有毁灭性的,且会带来无法预计的经济损耗;其四,人工造林过于单一,且面积非常大。由于近年来造林树种过于单一,存在非常多的人工造林,导致林木抵抗病虫的能力越来越低,此时若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病虫害,必然会影响阻碍防治工作落实。相之于原始森林,人造森林的生命力稍差一些,对有害生物的抵抗力与免疫力也较弱,这就需要林业工作人员付出加倍的努力,从幼苗就呵护,不停地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直到这些人造森林长成参天大树。

3 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

3.1 雷达技术

这一技术是以昆虫的信号感应为核心提出的,当前在市场中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且在高新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利用。通过整合电脑系统获取实践工作所需的信息数据,林业防治人员能由此为依据监察草地等多个区域的有害病虫,并了解它们的活动范围,而后按照不同阶段下昆虫的生活迹象来研究病害的严重性。在雷达技术引导下的林业监测工作非常方便,不仅能全面掌控各个地理条件下的病虫害,而且可以构建完善的监测系统,并将收集的信息数据传递到系统中,以此为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我国地理信息和林业信息依旧存在缺失,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必须要持续优化雷达遥感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奠定基础。这种技术的应用,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操控,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但是,我国林业部门一直存在资金短缺的压力,由于财政资金供给与下拨的影响,这种技术的普及使用还需要经过实践来检验。

3.2 飞机飞行技术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而言,防治人员会结合飞机的飞行技术进行药物喷洒。这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成本相对低廉、防治效果最佳的技术。尤其是在管理规模较大的林业中,通过合理利用飞机喷洒药物,不但可以提高防治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消耗。工作人员只要按照要求科学搭配药品后,飞行员选择合适的天气起飞后,通过高空飞行的方式来实施大面积喷药作业,扩大防治面积。而且,飞行员还可以根据地面调度人员所发出的信号,有针对性的实施飞行作业,比如这一片的有害生物众多,就可以作为飞行重点,多撒几遍药;这一片虫害较轻,就可以少喷洒一些药,来提升防治效率,也可以节约成本。具体工作内容有:其一,具体方法。在应用飞机喷洒药物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要明确有害生物所在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实时标注,另一方面要结合现实情况科学调节作业地点和顺序,并根据实践要求购买所需产品。同时,还要选择一个宽阔的区域作为飞机起降点;其二,选择机型。整合当地林业发展特点可知,在喷洒农药时,可以选择轻型飞机进行工作,原因在于其对跑道要求低且机身小,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尤其是在天气因素不稳定的条件下,这一优势更为显著;其三,注意点。在选择飞机进行操作时,必须要注意选择危害小且药效强的产品进行喷洒。由于药物在喷洒中扩散的范围较大,所以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可以添加适量的食盐,以此提升药物下降速度,并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动物的影响[3]。

3.3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是基于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多维度、立体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于当前林业面积越来越大,且包含多个环节的监测任务,此时若继续沿用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方式监测和管理林业信息,不仅难以保障信息数据的完善性,而且会增加员工工作压力。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使数字化技术成为各行领域革新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不仅能进行有效且规范的预测工作,而且可以保障实践工作能够有效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并由此构建完善的防治系统。尤其是在信息化进程全面推广下,數字化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转变传统林业管理方式的同时,为了更好落实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求防治人员要根据现场工作情况构建完善的防治数字化系统。这就需要基层林业部门加大计算机类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提升他们的待遇,通过他们的努力来推广应用这种技术。

3.4 转基因技术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生物技术研究力度的提升,促使其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了新选择。通过整合研究林业防治与转基因技术工作情况可知,合理运用转基因技术,不仅能根据技术优化树木的遗传性,而且可以由此培育出优质树苗,这对当地林业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由于基因工程发展及研究具有持续性,所以在未来发展中林业转基因树木培养工作具有非常广阔前景。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运用是指依据植物中的抗虫基因培养优质转基因树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针对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探索起步较晚,但随着科技水平的革新,实践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并且从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新型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因各地社会经济水平上升速度越来越快,促使林业发展对防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要想达到预期发展目标,必须要继续探究先进技术,并将其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有关部门要给予重视,并从多个角度研究应用新技术的实践经验,以此为提升林业建设水平提供有效依据。这样不仅能从基础上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条件,而且可以满足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智勇,王旅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17(11):46.

[2]王静波.中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新进展[J].民营科技,2017(7):184.

[3]王长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17):125.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生物防治林业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