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于取己之长,巧妙制造亮点

2019-12-23叶水华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9年7期
关键词:斧头小标题遭遇

叶水华

真题回放

最后一棵树的遭遇

提示与要求:曾经,天空很蓝很蓝;曾经,河水清澈见底;曾经,满山的绿色汇成了无边的海洋……然而,这一切已变得遥远。当人类的斧头无情地挥向成片的树林,当全世界只剩下最后一棵树,它会有怎样的遭遇?请展开想象,以“最后一棵树的遭遇”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名师解题

“最后一棵树的遭遇”可以从自己就是最后一棵树这个角度来写,优点就是能够以第一人称来自述遭遇,抒发真情实感,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时要做的,就是要将“我”(最后一棵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使作文内容具体,表达生动。同时,可以采用对比手法,如成为最后一棵树之前的幸福和成为最后一棵树之后的凄惨进行描写,营造一个“幸福和谐”与“凄凉痛苦”的强烈对比氛围,使读者身临其境,在故事中关注树的命运,反思树的遭遇。

佳作共赏

最后一棵树的遭遇

◎赖恩婕

曾经

这里的天很蓝,水很甜,风很轻……我是一棵生长在这里的小树,沐浴着太阳公公输送来的温暖光照,享用着小溪妹妹和雨滴姐姐送来的蜜汁,欣赏着鸟儿在大树枝头“叽叽喳喳”地唱起的美妙乐曲……我真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这样,鸟儿也会在我的枝头放声歌唱的!沐浴着美好,我慢慢成长,天天盼着自己快些长成参天大树。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开头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如童话一样美好的环境,让我们随着小作者的描写感受到一棵小树的快乐与幸福,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情节展开做铺垫。)

战争

好不容易,我长大了一些,战争却来了——森林的边缘建了一个大工厂,许多人拿着斧头走向我们。远方,兄弟姐妹的声声哀号夹杂着轰隆倒地的声音传来,我在惶恐不安中嗅到了战争的气息!我想去看看我的兄弟姐妹,可我做不到;我想夺下人们手中的斧头,可我做不到;我想大呼“住手”,可传出去的只是“沙沙沙”的哭泣声……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害怕,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排比句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最后一棵树的无奈、悲伤与愤怒,心理描写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重造

森林被摧毁,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如今只剩我这最后一棵树——因为我实在太瘦小了,他们没有发现我。“我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我常常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我还能活多少天?”看着空无一物的荒野,听着风“呼呼”地唱着悲歌跑远,回想以前那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家庭,我真希望这一切只是一个长长的噩梦。这天,当人类不断地向我逼近时,我以为我的末日到了,心里充满悲伤——没有了亲人,没有了鸟儿,没有了花香,我要像我的家人那样,被砍倒了……

咦?我睁开婆娑的泪眼,发现人们手中竟没有拿让我感到万分憎恶的斧头。这是为什么?人们慢慢靠近我,轻轻地抚摸着我。我明白了!他们后悔了,他们想重造树林!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他们,真想告诉他们我的欣喜,可惜我不会说话。(情节一波三折,在最绝望时希望降临,本段对自己结局的悲观判断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也为后面希望的到来制造一种喜剧效果。可谓绝处逢生,高明!)

树林

经过十几年的改造,人们又重造了一片森林,鸟儿愉快地歌唱,小溪绕着山林欢快流淌,风儿温柔地和我们说起了悄悄话……我感受到了,美好的气息正扑面而来,一切又慢慢变回原来的模样。人类,我想对你们说,虽然我恨过你们,但现在,我感谢你们。(“人是为了希望才活着的”,作为一棵树的“我”没有陷入绝望的情绪中,让人类学会反思,学会悔改,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虽然没有环保名言的引用,但一切尽在不言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赞!)

总评

本文是考场佳作,选择“最后一棵树”的角度来叙述,展开情节,这种构思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小作者以小标题的形式展开,不仅文章条理清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而且小标题简洁工整,富有画面感。当然,小作者在行文中进行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都很生动,虽然语言朴实,但依然富有感染力。首尾照应的写法、绝处逢生的乐观向上是本文值得肯定的地方。人作為最有灵性的高等动物,理当不会让这种悲剧发生,这也是小作者及我们读者的真诚企盼。

猜你喜欢

斧头小标题遭遇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遗失的斧头
“迟到城”里的遭遇
没造成船,却刮了脸。
“祝遭遇各种不幸”
树枝的报复
中学生如何自主写好作文的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