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导向下的乡村空间整合设计

2019-12-23李晓黄秋妍

设计 2019年18期
关键词:肌理乡土导向

李晓 黄秋妍

摘要:在文化旅游导向下,探索乡村空间建设的新方法,新模式,推动乡村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针对乡村建设现状最真实的需求,从缘起、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整合设计。挖掘与分析乡村文化资源,提炼出最具乡村性、主题性的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打破仅停留在形式、颜色、象征意义上乡建模式,对乡村肌理进行维育、优化与重塑,整合村落自然风貌,延续弘扬乡村地域文化。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主题整合设计空间

中圈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9-0128-04

一、文旅导向下乡村空间整合设计的缘起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发展新常态阶段,国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口号,乡村旅游顺应这股大潮而生。我国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晚,但看似匮乏实则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匠心独运的开发,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创意创新,而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旅游导向下的乡村建设作为一种注重感知体验,富有人文关怀的综合性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传统乡村文化如何延伸;区域特色人文风貌如何实现,如何提升乡村的文化旅游功能等。因此,文化与旅游共生互融的关系决定了产业融合成为乡村环境发展的必然。

当下市场经济波动起伏,文化旅游导向下的乡村建设顺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时,真正带领村庄富裕又获得社会认同的旅游乡村实则并不多,大部分乡村由于对自身乡土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盲目跟风,大刀阔斧地搞建设,导致原有的乡土文化遗产和传统空间形态遭到破坏。在乡村环境建设这条道路继续前进,我们必须意识到旅游开发在乡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双面性,同时认识到设计方法和经验尚未成熟,成为制约乡村实现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文旅导向下乡村空闻整合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政策驱动,和谐共赢。用整体的眼光看文旅导向下的乡村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国家相继出台的农业相关的顶层设计策略中,文旅导向下的乡村空间整合属于乡村振兴策略的一部分,应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中。其次,乡村环境本身也具有整体性,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当地材料等,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地块不同对待,避免盲目开发对生态环境、产业资源等造成损害,和谐共赢才是乡村环境整合的最终目的。

(二)人文性原则:以农为本,凸显特色。乡村环境整合設计的核心是挖掘和提炼农业文化元素,注重农业文化的创新,以人为本,提高乡村体验感受,以满足村民、游客和创业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加强乡村文化主题性,提高与当地特色的切合度,注重提高公共空间、景观标识等细枝末节的品质,体现人文关}不。

(三)真实性原则:鼓励创新,保留原真。鼓励乡村创新发展,允许文化再创造。但应该保证乡村环境的原真性,不允许生搬硬套,弄虚作假的乡村发展建设。如占用农田、新建大型防古建筑、古遗址,以错误的文化信息误导游客。遵循地域民俗特色,辩证地看待乡村的原生肌理,灵活运用设计手法,对其进行保留修缮。

(四)经济性原则:遵循规律,持续发展。正确认识乡村发展的现实条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避免盲目追求高品质,增加乡村开发建设的成本,占用后期维护的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地制宜地进行整合设计,实现—产、二产、三产融合,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文旅导向下的乡村空间整合设计策略

文化旅游导向下乡村空间整合设计的议题是一个整合型设计涵盖了旅游管理、空间构建、文创产品等各方面内容,本文主要从构成乡村空间基础要素方面挖掘乡村范围内功能划分、道路游线、建筑肌理、植物景观的特色地域优势,同时融入民俗文化的创新表达。

(一)乡村功能空间划分

旅游导向下的乡村空间功能划分不再是村民的居住空间,也是游客体验、住宿、娱乐的场所,根据乡村环境整合的重点内容将乡村功能空间划分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如图1。三类空间既互为单独的个体又相互联系;生活空间以满足村民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需要和游客的住宿、餐饮、购物需求;生产空间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产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生态空间,即不做任何建设的生态保育区。在满足不同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布置相应的车行游线与步行游线,提升空间的游览体验,提高体验空间的可达性,全方位地展示空间特色与乡村文化的魅力。其次,游线组织也属于乡村功能空间的一部分,主干道以外的乡村步行小路包含了村庄发展过程中的印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阡陌交通富含了村民儿时往来种作的乡愁记忆。村内游线组织的优化不仅可以展示古建筑古遗迹这类历史文化实物,还可以更多地呈现乡村非物质文化内容。

(二)乡村建筑肌理维育。乡村建筑肌理是在民居建筑在自发地长期受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建筑形式,包括建筑结构、形态、材料、色彩等要素。建筑风貌肌理是乡村文化旅游的“金名片”。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建筑肌理的地域优势逐渐衰落,经常在文脉、肌理上存在的冲突与不协调。对此乡村建筑肌理风貌的维育,既要传承传统乡土要素,注重建筑空间使用的适用性;也要注重现代化审美需求、合理植入创新元素,实现乡土建筑风貌的重塑。在尽可能保留乡村建筑原有肌理的基础上,对原本空间的功能布局形式、结构处理技巧、空间组织特色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乡村文化旅游需求准确给出新的功能定位体系,并与原有的建筑空间和谐统一。当然,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适当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做法时,应注意建造尺度,忌大拆大建,模糊原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景观节点主题应用。乡村村落内构成一段景观节点的要素有很多,方式也多样变化。这些节点可以是一处乡土植物;在村民的眼中,村入口的大树永远是他们记忆中的家,—见到树,就知道到家了。在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环境整合设计中,应该传承这种景观记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等多层植被与村口景观形成协调统一的乡土植物群落。也可以是农业生产景观,如一块玉米种植地,根据每年的旅游市场流行的元素,在玉米播种前设计迷宫图案,待丰收的季节,可组织迷宫体验活动,同时也可作为大地景观在高空观赏。还可以是具有乡村主题性且服务游客的公共设施,包括景观雕塑、标识系统、儿童游乐设施、座椅、路灯、健身器材、商铺店招等,就地取材,采用乡土材料、乡土元素设计打造,不仅点缀乡村空间,更以乡村文化为指导,串联整个乡村环境。

猜你喜欢

肌理乡土导向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乡土分外妖娆
犬只导向炮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