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

2019-12-23王燕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王燕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内容短小精悍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新课改也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但据调查,很多学校因为各种因素,古诗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古文教学滞后,而这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正确认知,我们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师通过古诗文教学帮助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教师系统地将传统文化引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学生清楚我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对其他几门学科比如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传统文化素养,让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积累的传统文化可以被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受教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觀和世界观正在逐渐形成的阶段,但这个阶段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是古代中国智慧的结晶,教师要通过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教师通过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并且丰富自身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古诗词对学生具有教化作用,通过古诗词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还会教给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从而成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和富有韵律的特点,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陶冶学生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运用创设情境塑造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情景教学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古诗文中具有非常经典卓越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传统文化可以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式。现代初中生的家园情怀淡漠,对传统中国文化了解的渠道也少之又少,而古诗文中有很多关于古代爱国主义诗词的内容,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例如部编版的新教材中关于《春望》一课的学习,作者杜甫当时处于安史之乱,这个时代背景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历史背景,对诗句内容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作者身处的大环境,创设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主义情景,而其中杜甫的艺术特点表现得沉郁顿挫,完美地将一个爱国主义的诗圣形象呈现了出来。还有很多不同时代的诗人,虽然身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爱国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例如南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还有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这些诗词中不约而同地流露出爱国情怀。

(二)运用课堂导入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精神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通过导入语来刺激学生发散思维,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热烈探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这节课的大幕,然后再进行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古人在儒释道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熏陶下,他们表达的生活态度和超脱的精神境界对于完善学生人格和培养其乐观主义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借助古诗词中作者表达的生活轨迹和人生态度对现代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中关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课的学习中,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未果,在政治上还受到了压制,他一心向国却因为变法派而不断地被打击,不能容于朝廷遂自请外任到密州。尽管遭受了种种苦难,但是政治上的失意并未让他沉沦,他还是衷心于朝廷,并且仍然期盼着可以为朝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国效力是他必生的梦想。密州出猎就写出了他的报国情怀,虽然贬官到地方,但是他在任上尽心竭力为百姓服务,很受百姓爱戴,后来宋神宗看到这首词也说苏轼终是爱君。教师可以在讲解这首词时用“词人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来做引起学生探索兴趣的导入语,而这首古诗也很好地反映了苏轼在宦海沉浮的人生困境中的豁达哲学思考,凝聚着诗人达观的人生境界。这些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真正被学生理解,真正地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通过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塑造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运用寓教于乐提升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氛围的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希望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得到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快乐。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这也表明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才会有动力和信心,也会感觉到愉快。但是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而圣诞节、情人节却成为中国的主流节日,所以为了传承中国文化,提升学生充分感知中国传统节日氛围能力非常重要,当然我们的部编版教材中也有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和“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对春节的描绘,几句话为我们展现了春节的景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春节的感觉,带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感受春节的无穷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剪窗花、写对联、放爆竹和祭灶神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从这些诗句里感受古人的无限魅力。学生通过教师寓教于乐的教学,学习传统文学经典,重温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打造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堂。

三、结语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深邃浩瀚,其中蕴含的意义博大精深,文学典籍浩如烟海。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的引导不再单纯地被限制在写作或者写景,我们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文化研究与分析,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和文化内涵探究出来,学生也只有通过我们的引导深刻领会到诗文内容,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行为或思想的依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教育贯彻执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迎合教育改革的思潮,同时要敢于创新与时俱进,采用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明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需要被传承,被发扬光大,我们要让学生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并为其所吸引,主动去学习,在古诗文教学中带学生重温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最终将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卢雪平.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

[2]张钊.以读促学,精彩诵读——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方法刍议[J].好家长,2019(14).

[3]赵美仙.关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思路与方法研究[J].新课程(下),2018(8).

[4]夏桂存.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28).

[5]温玉娟.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分析[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5).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