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共读的聊书话题设计研究

2019-12-23王玉臻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共读开放性

王玉臻

【摘要】师生共读是指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的阅读实践。师生共读旨在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阅读体验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又能促使教师把语文教学和生命体验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可以说是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设计聊书话题时应遵循两大原则:其一是聊书话题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其二是聊书话题应该是深层次的,而不是浅表层的。师生共读的聊书活动开展,最根本的是促进师生深度阅读,使师生在阅读的共同媒介下生命体验双向交流,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生活紧密相连,进而激发学生阅讀的兴趣。

【关键词】师生共读;聊书话题;开放性;深层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来巩固阅读教学的效果。现在,名著导读课、读书会、阅读展示会等都有一定的发展和成熟。各个学校开展读书会的很多,但是开展聊书活动的并不多。聊书会和读书会相比,活动目的更为明确和专一。师生聊书活动的前提之一是师生共读,前提之二是整本书的阅读。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聊书活动的聊书者。因为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聊书会能更好地达成阅读任务,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入和思维的发展。但由于聊书活动的前提要求更高,所以,聊书话题设计更亟须我们去探索、研究和发现。

师生共读的聊书活动的开展,最根本的是促进师生深度阅读,使师生在阅读的共同媒介下,生命体验双向交流,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使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生活紧密相连,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聊书话题,是指阅读研讨的内容,也是一个阅读理解的角度。聊书话题的实施不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而应该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精神沟通、情感交流、思辨能力的提升。在聊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聊书话题如何设计既符合学生的学情,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从表层的读书体验走向深层?这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在开展聊书活动时,本人设计聊书话题往往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一、话题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聊书话题的设计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而不是封闭的。话题的问题不应该指向单一答案,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去系统而全面地思考整本书的内涵或价值,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聊书答案是单一的,指向性唯一的标准答案,那么这个话题并不能聊下去,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话题也只会在答案提供出来后终止,这更像是在解决语文课上的某些知识性问题。

比如在阅读名著《西游记》的时候,如果教师设计的聊书话题是:“西天取经结束后,唐僧师徒四人各得到了怎样的封号?师徒四人取经路上一共经历了多少次磨难?”这就是封闭性的话题。确切地说此类问题不能称之为话题,这更像是解决语文中的知识性问题。而教师如果把这类问题换成 “师徒四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你最喜欢师徒四人当中的哪一个?”等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聊书话题的开放性。这类问题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通过开放的话题的设置,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就能够结合自己的个人看法来分析问题。通过此类问题的交流,师生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也能够从其他人的话语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审视问题,阅读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高。

再比如,开放性问题如在阅读《范爱农》后,教师设置问题:“文章里最后范爱农落水死了。鲁迅觉得他可能是自杀,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学生在提出自己的判断后还要结合整篇的内容来支撑自己的理由。如果认为是自杀,原因是什么?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范爱农回国后的落魄,前路阻塞。教师这个时候要深入分析,范爱农其实是一位爱国青年,一开始的他追随革命者徐锡麟,到徐锡麟去世后他看到革命势力衰微的愤慨,到回国后他和鲁迅一起办学发动革命的热情,再到办学和革命失败后走投无路的茫然窘迫。从中可以分析出,范爱农在失去了革命引领者徐锡麟和鲁迅后,他的苦闷和彷徨,最后他是活不下去了,只能选择落水而死。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悲哀。如果认为是失足落水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后,教师相机而动,引导分析归纳。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联系线索进行论述。

二、话题应该是深层次的,而不是浅表层的

聊书话题的设计应该能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入,而不是指停留在书籍内容的浅表层分析上。如果学生参与了聊书活动,但是活动结束后,学生好像没有习得任何新的东西,那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聊书话题是不是停留在了浅层次上。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进行深度的思考;深层次的问题也可能是那种学生一望即知但其实并不真正了解的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名著《西游记》最后师徒四人领经时,阿傩,迦叶向他们索要人事,这件事你怎么看?”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由于唐僧师徒没有给二尊者人事,最终取得的是无字真经。等他们发现是无字经时,又回到西天。孙悟空向如来告状,希望如来能整治二尊者。但是如来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此经诵一遍,三斗三升米粒黄金都算卖贱了”,一副做买卖谈价钱的嘴脸。唐僧只好交出紫金钵盂,双手奉上,方取得了真经。读到这里,大部分人都会忍俊不禁,觉得佛祖世界可能也和凡人的世界一样,有受贿行贿的情况。这时就可以设计聊书话题:“如来为何同意手下授经索要人事?真的是受贿行为吗?”这就能够把书中的片段与实际生活中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联系到一起,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经过交流和探究之后就会发现,答案其实不然。如来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是别有深意。是要告诉世人要修成正果取得真经,要有一颗真心诚心,要破除自己的执念;自己认为珍贵的物事都应该放弃,即使是珍贵如紫金钵盂。教师在设计聊书话题时,应该是这种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而不是一问即知的问题。

再比如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观音为什么不选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取经易如反掌。为什么派唐僧这个肉身凡俗之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就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种种苦难和考验的内涵,从而不知不觉地进行反思和内省,思考问题也不会浮于表面。整本《西游记》如果在教师如此的话题设计指导下读完,学生的思考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聊书话题的设计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要深刻但不深奥。如果问题太过于深奥,学生就会找不到思考的突破点,会出现厌倦的情绪。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思维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所设置的话题还应该有梯度性,要能够循序渐进地去引导学生。同时,还需要坚持话题设计完整,不碎片化,抓住重点才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其实教师设计的聊书话题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理解水平和专业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对聊书活动上所涉及的书籍进行认真研读,深潜其中,提出有价值的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科教研会来一起探究如何创设出有深度、合理有效的聊书话题。这样高质量的话题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书籍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说,师生共读的聊书活动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活动。

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需要阅读,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深层次的阅读。师生共读的聊书话题如果设计得合理而精彩,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层,真正直击灵魂;也可以真正促进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师生共读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100例开放性手外伤的早期处理效果分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