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及产业发展研究

2019-12-23曾朝辉曾鸿燕

设计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文创设计产业发展广东

曾朝辉 曾鸿燕

摘要:为有序开展岭南文化资源文创商品设计制订行动指引,并搭建基本框架;为广东文创产业和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夯实基础。运用市场调研、理论研究、案例分析、专题实践等方法论证了岭南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数据实证与科学推论等方法论述了广东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向。制订了岭南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方案,为岭南文创设计与产业发展设置了可循路径。项目规划是岭南文创设计开发的基础环节和行动指南,是文创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广东应把握有利机遇与条件,实现文创产业与文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广东 文创设计 项目规划 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10-0062-04

引言

科学合理地制订岭南文创设计开发的项目规划,是有序进行岭南文化资源文创商品设计开发的前提与保障,也是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创产业的必要环节。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要切实做好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商品化过程要注意把握文化资源、创新形式、技术工艺、产品质量、营销服务等关联要素。广东岭南文化资源丰富,文创设计及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行列。权威数据统计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连续15年占据全国之首,广东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大省。下面,就如何开展岭南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及产业发展,进行分项探析与综合论述。文中部分词汇使用了约定俗成的简称或者缩写,比如,“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创意”简称“文创”,“文化旅游”简称“文旅”,“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深圳文博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等,在此作出说明。

一.岭南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

按照“文化资源型”与“文创商品属性”两种分类标准,制订了“非遗与民俗文化类”、“文博机构类”、“历史建筑与古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类”、“公园乐园文化街区等文旅类”、“风景名胜等自然遗产类”、“手信礼品纪念品类”、“生活日用与文体办公用品等综合类”等七个文创商品设计项目规划大类。前五项按“文化资源型”分类,后两项按“文创商品属性”分类。希望藉此为岭南文化符号资源创新演绎及文创商品设计应用提供开发架构与方向指引。虽然这七个大类或多或少会存在交叉或重叠,分类规则也并非绝对科学,但整体上是合情合理的。

(一)非遗与民俗文化类

这个分类是依据岭南“广府”、“客家”、“潮汕”三大居民聚落的非遗与民俗文化资源来制订,以此作为岭南文创商品设计开发最为重要的一项规划类型。2007年到2016年,广东省及各地市出版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版)、《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2009版)、《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2015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2016版)、东莞市东城文化非遗名录》(2016版)等非遗名录,为岭南文化符号文创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宝贵的参考文献与素材资源,为文创项目调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个类别资源的形式和内容多,分类容易凌乱,建议制订项目细分和选题遴选指南。

2015年以来,作者课题组已进行了三十多个“非遗”及民俗文化专题项目的实践研究。内容包括“广府”、“客家”、“潮汕”区域的非遗与民俗文化类资源文创设计与品牌传播课题。如广府文创课题:剪纸、自梳女、广府婚嫁、顺德美食、中山美食、佛山武术、东莞龙舟、“盏鬼粵菜”(俚语文化)等;潮汕文创课题:英歌舞、潮汕美食、潮汕手信等;客家文创课题:松口古镇文创,客家美食、印象梅州等;以及湛江麻章傩舞、湖光岩…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实践,更好地梳理了传统文化符号与时尚形式之间的关系,传承发展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文化附加值,如图1、2。

在非遗与民俗文创设计项目实践中,通过走访调研广东省多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和传承人、以及政府部門非遗管理负责人,获得了很多有关非遗管理与非遗文创的有益资讯,也了解和发现了广东各地在非遗管理与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一些症结。在此作简要归纳:第一,广东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珠三角与粵北、粵东及粵西各地的监管、保护、传承与发展情况不一,发展不均衡,喜忧参半。第二,基于各地财政状况的差异,各地方政府制订和推行的财政支持措施和力度不一。第三,在非遗文化保护与非遗技艺传承人扶持资助方面,省市层级政策措施比较到位,县区镇街层级有点“力不从心”,一些缺乏“钱途”的非遗项目传承后继无人。第四,各地非遗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创新转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少地方停留在宣传推广阶段,重形式、轻实效。随着国家和广东省各项文化发展政策、规划(计划)及措施的逐步落实,相信以上几类问题都会得以解决。

(二)文博机构类

所谓“文博机构类”,主要是指博物馆、文化遗址、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机构的馆藏文物、展品、艺术品等文化资源,近现代历史革命圣地、纪念堂等特殊文化资源,也划归到这个大类。众所周知,博物馆文物藏品多,研究文献多,归类展示好。所以,博物馆是这个大类中最有分量的文创资源。据大洋网2019年5月19日消息,截至今年5月,广东省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313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26家、非国有博物馆87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57家,其中一级博物馆6家,居全国第五位;二级博物馆24家,居全国第一位;三级博物馆27家,居全国第二位。可见,文博机构类资源在广东岭南文创设计、文创产业与文化经济发展中是大有潜力的。

此类文创设计开发最具民族品牌代表性的优秀案例当属台北故宫博物院,其文创产品开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2000年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受台北故宫文创开发的启示,北京故宫博物院子2008年成立故宫文化创意中心,2013年进入转折性的发展期。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让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单霁翔院长认识到了文创产品的巨大市场商机。自此以后,北京故宫也开始把文创开发当成了一件大事来抓,设计开发了大量具有故宫文化特色的文创商品。北京故宫文创商品开发遵循的原则是,“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时代前沿科技为依托,以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

在广东,文博机构主动跟高校、行业开展文创设计开发合作。在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都开设了专门的文创商店,不过文创商品开发的潜力还需继续挖掘;在市县区等博物馆,也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创商店。如顺德博物馆、广东大观博物馆等中小型机构,文创商品开发很有办法,有的对接地方“非遗”,有的与地方名优老字号品牌联合开发文创商品……总之,文博类资源文创开发,要主动发挥资源优势,发掘地域特色,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要与专业设计、营销团队进行对话探讨,让文创产品有文化有创意,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历史建筑与古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类

这个分类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古典园林、名人故居、传统村落、古镇街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广东岭南地区很幸运地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与古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用来进行文创开发的宝贵资源。这类文创商品设计就是对相关建筑元素进行再设计,将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抽象的主体文化赋予到具体的纪念品(文创商品)上,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

与前述两种文创设计项目规划类型一样,此类文创资源中融合了大量的非遗与民俗文化资源,只是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形态表现得更为直观。在岭南三大居民聚落中,有为数众多的历史建筑、古典园林、传统村落、古镇街和名人故居等人文景观资源。在广府古典名园、祠堂、家墊、家庙、神庙、牌坊等传统建筑中,有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等俗称“三雕两塑”的传统装饰技艺,有擭耳墙、公仔脊饰、雕花檐饰、花罩、彩色玻璃、耗壳墙等地域文化符号。在客家居民聚落中,有分布于梅州、韶关等地的围屋与土楼等具有防御特色的聚居型民居建筑群,还有梅州松口古镇那样的客家千年古镇等。在潮汕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祠堂寺庙等宗教建筑、名人故居等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浓厚、装饰艺术精湛,并兼顾本土、中原与海外多层文化基因。在潮州市绕平县的永善村,有距今数百年历史的大量客家土楼群;在汕头澄海,有陈慈黉故居中西合璧兼具东南亚风情的庞大侨乡民居建筑群。在珠三角,江门五邑地区保存有开平碉楼、赤坎骑楼群等清末民国时期的侨乡民居建筑,是特殊历史时期多元文化融合的宝贵资源。岭南历史建筑与古村镇等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多元文化基因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特征,蕴含了形式优美、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它们是进行岭南文创设计开发的重要资源,如图3。

(四)公园乐园文化街区等文旅类

这是文化与旅游属性的文旅资源大类,也包含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兼具商业与公益性。具体包括公园、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度假村、创意园、文化街区等众多种类。把这些与文旅相关的资源归为一类,主要依据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这个类别大多具有现代观光、游玩、体验、休闲、娱乐、纪念等度假旅游特性;二是这个类别有较为明显的商业经营性质和明确的消费群体或对象定位;三是这个类别基本上属于政府或商业机构有规划的开发项目,是人造类人文景观或文化商业综合体,基本不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等。广东有许多人们熟悉的著名文旅景点景区,如深圳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广州越秀公园、白云山公园、广州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珠海圆明新园,佛山的史努比缤纷世界、顺峰山公园等。

文旅类园区景点资源的文创商品设计开发,需要进行更多的市场调研,多研究当下消费对象特点与消费诉求,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与建议,制订更贴近市场需求的文创商品(衍生品)开发计划。对于此类型资源的文创商品设计开发应用,有两点建议:一是要着重从主题园区的形象要素、故事脚本等方面出发,通过提取造型元素,或进行造型符号的再创演绎,来进行文创商品的开发设计;二是从园区的开发理念与经营目标等层面出发,通过调研、分析、定位等手段程序,制订创意衍生品开发项目与生产计划,实现主题园区的文化创意经济效益。

(五)风景名胜等自然遗产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定义,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自然景物、风景名胜虽然不属于文化遗产,但许多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与民俗文化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自然遗产类文创设计开发就找到了契合点。这也是进行此类项目规划的依据和初衷。

随着社会整体文化素质与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旅游出行有了新的定义,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对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物产手信等多元化需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文化旅游、全域旅游就成为了融合地域旅游资源、创新产品、消费需求的综合服务体系,地域文化与创新产品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时尚。与历史文化遗产一样,自然风光、人文景点与地域文化通过开发规划、设计创意与艺术表达等手段,融合抽象概念与具象思维转化成文创视觉符号,经过系统性的商品化过程,开发具有自然遗产特色的旅游文创商品,或通过整合服务开发,变成民宿、餐饮、休闲、娱乐、考察、会议等文旅综合服务产品。

广东的山川湖海等自然遗产类景观资源多。第一,岭南名山胜景多,有韶关丹霞山、肇庆鼎湖山、惠州罗浮山、广州白云山、南海西樵山等地方名山。它們大多看山不是山,景区内寺院庙宇佛塔碑刻等文化遗产,不是有神仙传说,就是有遗闻轶事,韶关丹霞山还有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命名的殊荣。第二,珠江水系河流密布,山川峡谷,渔舟晚唱,水乡风情,尽收眼底;第三,广东海域辽阔、海岛星罗棋布,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是游览自然、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当自然美景与历史源流、人文要素等有机结合起来,文创开发与旅游服务就会找到融合发展的契机。

(六)手信礼品纪念品类

手信、礼品、纪念品等品类是旅游文创商品开发的重要内容,包括土特产品、特色美食、纪念品、衍生品、节日礼品、庆典用品、文娱用品、工艺美术品等文创商品。这个类型是从“文创商品属性”角度来规划的一个特殊类別,有別于前述几项“文化资源型”的分类方式。不管是文化遗产景点,还是自然遗产景区;不管是城市文旅园区,还是乡村民宿……都有开发这类文创商品的需要。这类文创商品致力于将地方文化遗产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旅游景区资源及节日庆典活动等消费诉求结合起来,开发出满足从日常到节日、从居家到旅游等多层面的消费品。这类商品也会延伸到生活用品与文体办公用品等类型,是一个既有鲜明特色又包罗万象的文创商品综合大类。所以开发前景很广阔。

去过澳门“大三巴”旅游的人,一定会留意从澳门邮政总局大楼通往“大三巴”那几百米长的街巷,各类澳门特产手信礼品店鳞次栉比,各种设计精美印有澳门地域符号的商品包装目不暇接,生意火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大三巴”景点,是条名副其实的手信礼品街。文创商品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情感纽带,还是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它的属性决定了它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产生市场价值”。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美丽风光的同时,既可以通过购买旅游手信礼品来满足纪念、馈赠等需求,也可以打包带走的“景点印象”与“情感记忆”。

关于旅游城市的文创商品开发,要做好目标市场与消费者定位,差异化规划旅游商品与居民商品。换而言之,就是在同一个城市里,要厘清楚游客与当地居民在购物诉求上的差异。此外,开发纪念品手信礼品类文创商品,既要注意做好商品的种类、规格、计量等方面的细分,也要做好生产成本、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预算计划。

(七)生活日用与文体办公用品等综合类

跟前一个类别一样,这是个有別于“文化资源型”的“文创商品属性”项目类型,是一个与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工作、健身、娱乐等活动密切相关的消费大类,也是能融入更多文化创意与生活智慧的商品类型。把生活用品、家居产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娱乐用品、玩具产品、办公用品等放在这个大类去开发规划,是有其合理性的。这类规划的商品虽然涉及范围比较广种类多,但这些商品一直以来会比较明确的归类到各自的销售终端,即被分类到特定的区域、专卖商店或专柜,如日用品店、文化用品店、体育用品店、玩具店等,便于人们去专门的销售区域(街道)或商铺选购。

进行这类文创商品开发,并不是在产品设计中强行植入某些文化元素或改变形态,为“文创”而“文创”地进行所谓的文创设计,而是要先制订适当的产品项目计划,确定哪些适合进行文化符号的植入,哪些适合在造型、界面、功能、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良,哪些更需要进行情感、心理、美学、交互等方面的创新……那些适合进行文创设计开发类型,必须在保证其功能、用途、质量等要求的前提下,再去研究其造型、界面、交互、情感等要素与文化符号的融合,从而提升产品(商品)的文化、精神与美学等层面的综合价值。从理论上讲,大多数“生活日用与文体办公用品等综合类”产品都具有文创开发的可能。但在现实环境中,文创开发规划还是要坚持适度设计、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产品要适用、好用、爱用,要坚持科学研究精神,做好调研,理论与实践并重,尊重资源、市场、用户与需求;切忌盲目地搞“文化基因”嫁接或文化符号拼贴;也要防止繁琐费解、怪诞浮夸和不着边际等乱设计行为……以上所提及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可能会出现在其他项目规划类型中,文创产品(商品)开发规划者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岭南(广东)文创产业发展

(一)广东文创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广东丰富的文化资源,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条件与市场环境等因素,为岭南文创设计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为广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被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促进广东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7年1月25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并实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3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并发布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7年9月,广东省政府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从国家到广东省,这些陆续制定出台的文化创新发展规划(计划)文件和各种保障措施,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振兴民族文化、传统技艺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各级政府积极为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行业企业引领方向,为文化创意创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创造价值的机遇与平台,为文创产业与文化经济发展助力。

(二)广东文创产业的高速发展

1.广东文创产业的优势地位

广东省“十三五”计划期间,在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和多种实施举措的推动下,广东各地的文创设计开发、文创产品生产与经营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的业绩成果。据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7月12日的公开资料称,2016年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文化产业增加值继续位于全国首位,产业规模有所扩大,效益向好,广东文化产业规模以上文化企業主营业务收入达1.55万亿元,增长15.7%,居全国首位。从业态看,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企业增加最多,增加211家,占新增企业数量的31.3%。从区域看,深圳市增加375家,占55.6%,中山市增加87家,占12.9%。2018年11月21日,金羊网以《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发布去年增加值或达2800亿》为题,报道了广州市2017年文创产业的发展增量情况。2018年5月14日,深圳特区报评论员撰文《“文化+”让深圳文创力量强劲喷涌》提出,文博会已成为深圳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让“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得以魅力绽放。2019年2月28日,南方日报发表题为《2018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旅游总收入去年居全国首位》的文章。报道了广东作为文化大省,文化和旅游主要指标持续稳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七分之一。从中也可以推测,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依旧是增长最大。从媒体报道和专业产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十三五”期间的文创产业继续领跑全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与高增长。

2.广东各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态势

广东文创产业高速稳定发展的状况,从近几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举办的相关文化创意、创意城市、工艺美术等大型展会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广东的文创产业成果与实力展示,最值得关注的事件就是历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深圳文博会”),把深圳文博会比作中国文创、广东文创的风向标,是很恰当的。深圳文博会规模之大、展商展品之多、影响之大,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深圳文博会是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展会活动,深圳能作为举办东道主,就足见广东文创产业的良好基础与品牌影响力了。从2017年第13届深圳文博会至2019年第15届深圳文博会,本课题组进行了连续三届的专题调研,切实感受到了广东文创产业的快速进步与巨大发展潜力;2017年3月,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办了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广东馆展出了岭南各地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与作品,以及大量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俗文化等创意资源基础上的文创商品;2017年11月,广东(佛山)创意城市博览会在广东潭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个以“城市创意”为关键词的专题展会,设有“创意设计馆”、“创意城市馆”、“创意生活馆”、“创意休闲馆”、“创意美食馆”等专题展区,是一次多方面凸显创意设计的盛会;2018年12月,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在广州从化生态设计小镇举行,设计大咖们“华山论剑”,场馆数千平方米的展厅安排了一场文创设计专展,展品数量多、创意新,其中广东本土文创设计尤为耀眼;2019年,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策划了“粵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系列展览活动……自2016年开始,广东省文化厅就在探索如何在文创工作领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先后在深圳文博会及全省巡回举办“广东文创产品展”,组织全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机构举办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对接活动。文化创意类展会不断,说明了广东岭南文创设计、文创产业、文创市场与文化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岭南文化资源活化与文创产业发展,广东省各地政府文化旅游等行政机构采取了许多有效举措。近年来,政府机构联合文化艺术、文创社团或高等院校,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开展了一系列文创设计竞赛活动,取得了许多文创设计新成果。比如,一些颇具规模的文创设计竞赛活动在组织、宣传、评审、奖励等环节都做足了功夫,有的设计赛事奖金高达百万元,有的赛事发动和颁奖现场有省长亲自站台,设计成果大多能直接与企业对接,或者申报专利。2017年,在广东(佛山)创意城市博览會期间,主办单位开展了岭南文创设计专题竞赛与优秀作品展出;2018年,为了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的产业优势,创新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文创联盟和珠海市文体旅游局等单位承办,全省其他20个地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协办了“2018广东(珠海)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2017年至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机构联合举力了三届“中国南粵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近年来,广东省内各地举办的文创设计赛事活动很多,设计成果与文创企业的生产销售对接也做得越来越好,设计赛事对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可见,广东省在推动文创开发、设计、成果转化等方面是动真格的,且落实得也比较到位。

3.广东文创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广东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在文创开发与设计、生产加工及商品化等方面实力较强,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行业内所起的示范引领作用很明显。肇庆、惠州、汕头、潮州、韶关等地的文创设计及产业发展也很有起色,从近几届深圳文博会和广交会可以了解到。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创产品设计与生产加工基地,广东承接了北京、西安、南京、太原、长沙等著名文旅城市文博机构及文旅商圈相当数量的文创产品设计与生产加工委托,文创产品“广东设计”、“广东制造”比比皆是。

广东在信息化、物联网、智能化的大环境下,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以“创意+”的思路,引导文化产业更贴近市场,以内容和软件推动硬件设备的升级和转型,横向打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带动作用,实现了文化+创意+设计+科技+市场+……的高度融合。广东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领下,在地方经济、制造、科技、人才、市场等综合实力的支撑下,文创产业的“高铁”正稳步行驶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上。

虽然我国文创资源开发与文创产业发展整体上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地区发展不均衡,但广东文创产业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先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广东文创业界乘势而为,努力向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争取更好业绩。

结语

广东岭南居民聚落与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彩,是开展岭南文化符号文创商品设计开发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文化资源到高品质文创商品(产品)乃至文化经济,是一个从项目规划、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到品牌效应的系统化过程。“项目规划”是岭南文创设计开发与产业发展可持续之路的起点(指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稳健“起点”,方能走向产业成功的终点。在国家和广东省各级政府的文化旅游等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下,加上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与营商环境等有利因素,广东文创产业与文化经济已经走上了通往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创产业与文化经济要继往开来,把握好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机遇、区位优势、经济条件、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理念、开阔眼界、放开手脚、汇聚专才,发扬改革开放排头兵精神,早日把广东文创产业从国内领先推向国际先进,创造中国文创“广货”与广东文化经济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文创设计产业发展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粤来粤美”
基于情感体验的文创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探究
广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品牌传播策略
论解构与重组在文创设计中的新运用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