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2019-12-23刘宏毅
刘宏毅
今天我们要解的字是天干中的第六个,甲、乙、丙、丁、戊、己的“己”字。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个“己”字,在甲骨文、金文、篆书里边都是象形字。
我們今天讲甲骨文有很多是用了罗振玉的研究成果。罗振玉是谁啊?他是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甲骨文研究的权威、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他和王国维是儿女亲家。罗振玉研究甲骨文的字形字义,王国维是通过甲骨文来考证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两个人共同完成了一部巨著叫《殷墟书契考轶》,为后世的甲骨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罗振玉先生认为,自己的“己”字,是拴在箭上用来射飞鸟的弯曲状的丝绳,应该是弋的本字。它的意思是用栓着丝绳的箭射鸟,鸟被射下来了,射出去的箭有绳拴着丢不了,二者都能归我,所以用“己”字代表自己、自我的意思。比如《论语》里面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话。
我国著名的汉字研究专家萧启宏先生认为,己字是从甲、乙的“乙”字变形过来的。乙气潜己而下,在《说文解字》里把这个“己”理解成脖子,那么顺着脖子再往下就变成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自身。那自身就是己,就是自己的意思了。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个“己”字都有自己的意思。
这个“己”字还被借用为天干的第六位,也就是甲、乙、丙、丁、戊之后的己。所以《说文解字》里面说:“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成也,象人腹。”它说这个“己”字像人的肚子。戊、己在五行里面属土,为中宫,引申的意思就是印记、痕迹等,可以追记的东西,所以在左边又加了一个言字边儿,变成了记载、记忆的“记”。儒家主张做人要立功、立德、立言,要给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印记。有记则有己,老子叫做死而不亡者寿。人生一世如果没有什么可以让后人追记的东西,“己”也就不存在了。
需要注意的是,己、已、巳这三个字,形体极其相似。但是字形、字音、字义却不一样,一不小心就会搞错。那么有个口诀,可以帮助大家记忆。“封口的巳,半封的已,完全开口的是自己”。巳是完全封口的,已是半封的,那么自己的己是完全没有封口的。此外,“已”字是个部首,隶属的字有“异”“导”。己已巳有封口的,有半封的,大家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别开。
“己”是“纪”的本字。己,甲骨文 、 像绳子系绕的样子。造字本义: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或标明物品的归属者。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丝”另造“纪”代替。捆绑的绳子为“乙”,用绳子捆绑叫“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