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甫引水枢纽中引水弯道水工模型试验分析
2019-12-23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1 勿甫引水枢纽工程概况
勿甫渠首位于叶尔羌河流域灌区莎车县境内,工程主要承担着下游补充引水和补充蓄水的任务,现状年直接控制灌溉面积504.05 hm2,设计总引水流量为100.00 m3/s。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工程兴建于1979年,1984年正式投入运行。勿甫引水枢纽自建成至今已运行32年,该工程洪水标准、安全超高、下游消能防冲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存在重大隐患,无法安全运行,急需除险加固。
本次勿甫引水枢纽工程除险加固确定拆除重建,重建后的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导流堤、溢流堰、泄洪闸、泄洪冲砂闸、进水闸及引水渠道等,工程的总体设计布置见图1。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地区,在洪水季节河流都以急流状态挟带大量泥沙下泄,对枢纽危害较大,解决引水排沙的矛盾,是设计的关键问题[1],在枢纽布置中多采用引水弯道解决引水排沙问题,引水弯道的目的是在于产生横向环流,产生离心力将泥沙排向下游[2],本次依据模型试验验证引水弯道方案布置的合理性。
引水弯道首端多采用喇叭口形式与天然河道连接[3],人工弯道布置于进水、冲沙闸前的整治段,右侧与泄洪闸相接,左侧与上游导流堤相接,首部轴线与泄洪闸中心线夹角为45°。弯道直线整治段开始段底面宽度为39.48 m,末端底面宽度与弯道底宽相同为30.00 m,弯道采用变曲径设计,中心线总长251.00 m。
图1 枢纽设计方案工程布置图
人工弯道设计引水流量220.00 m3/s,弯道进口高程1 328.30 m,较泄洪闸底板高1.20 m,综合纵坡i=0.003 3。弯道断面形式为梯形,设计边坡为1∶2.0,凸岸一侧为人工填岛,顶高程为1 334.50 m。凹岸堤顶高程1 334.00 m,宽为 6.00 m,堤外边坡 1∶1.75。
2 模型比尺
根据试验内容及场地条件,确定模型为正态模型,几何比尺为αl=αh=40。水流运动主要作用力是重力,因此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保持原型、模型佛汝德数相等。根据重力相似准则,相应的流量比尺、流速比尺、糙率比尺和时间比尺如下:
3 模型沙的选择
模型沙的选择,应同时满足水流运动相似及泥沙运动相似。对于正态模型,应遵循下列相似比尺:
1)水流运动相似
式中:αv——流速比尺;
αn——糙率比尺。
2)泥沙运动相似
(1)泥沙起动相似
根据沙莫夫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导出床沙粒径比尺:
如果模型沙为天然沙,则有αd=αl=40
(2)泥沙冲淤变形时间相似
由泥沙运动河床变形方程导出床沙冲淤变形时间比尺:
试验中选取石英砂作为模型沙。
4 试验成果及分析
4.1 泄流能力试验
在局部模型的条件下,假设溢流堰不过流且下游无水的最不利工况下,试验对30年、50年及100年一遇洪水,依据水文报告分析成果:Q30年=1 398 m3/s(p=3.33%),Q50年=1 453 m3/s(p=3.33%),Q100年=1 485 m3/s(p=1%)。在泄洪闸、冲沙闸闸门敞泄,引水闸控泄100.00 m3/s及不控制下游水位的条件下进行引水弯道试验。
4.1.1 30年一遇洪水工况
试验开始后,人工弯道喇叭口前的挡沙坎下泥沙开始淤积。当挡沙坎下泥沙淤满后,泥沙开始进入人工弯道,并在扭面后4.00 m中心线偏左处淤积,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凸岸一侧泥沙开始淤积。6.32h后,扭面后4.00 m中心线偏左处泥沙淤积消失,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凸岸一侧泥沙淤积范围为10.40 m×40.00 m。实测人工弯道流量为263.90 m3/s,人工弯道流速分布见下图2。
图2 30年一遇洪水工况人工弯道流速分布图 (Q=1 398 m3/s,H上=1 330.53 m)
4.1.2 50年一遇洪水工况
试验开始后,喇叭口前的挡沙坎下泥沙开始淤积。当挡沙坎下泥沙淤满后,泥沙开始进入人工弯道,并在扭面后4.00 m中心线偏左处泥沙开始淤积,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凸岸一侧泥沙开始淤积。6.32 h后,扭面后4.00 m中心线偏左处的泥沙淤积消失,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凸岸一侧泥沙淤积范围为11.20 m×43.10 m。实测人工弯道流量为264.83 m3/s,人工弯道流速分布见下图3。
图3 50年一遇洪水工况人工弯道流速分布图(Q=1 453 m3/s,H上=1 330.66 m)
4.1.3 100年一遇洪水工况
试验开始后,喇叭口前的挡沙坎下泥沙开始淤积。当挡沙坎下泥沙淤满后,泥沙进入人工弯道,并在扭面后4.00 m中心线偏左处泥沙淤积,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凸岸一侧泥沙开始淤积。6.32 h后,扭面后4.00 m中心线偏左处的泥沙淤积消失,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凸岸一侧泥沙淤积范围为12.00m×50.00m。实测人工弯道流量为272.70 m3/s,人工弯道流速分布见下图4。
4.2 人工弯道拉沙试验
研究人工弯道拉沙形态,试验将人工弯道内铺颗粒粒径为4~12 mm的石英作为研究对象砂,铺沙厚度2 m,引水闸挡沙坎前不铺沙。这是人工弯道泥沙淤积形态下拉沙试验最不利的工况。
试验工况为:关闭引水闸及泄洪闸,流量220.00m3/s是人工弯道设计流量,冲沙闸敞泄。
水流进入铺沙的人工弯道,当上游水位在冲沙闸前为1 331.55 m时,将冲沙闸闸门同步开启敞泄,泥沙随水流流向下游。开始时,水流挟带大量泥沙涌向下游,并在冲沙闸前形成涌沙通道。
图4 100年一遇洪水工况人工弯道流速分布图(Q=1 485 m3/s,H上=1 330.68 m)
图5 拉沙试验人工弯道水面线及流速分布图(Q=220 m3/s,H上=1 331.55 m)
1 h后人工弯道反弧末端A-A剖面凹岸开始形成拉沙沟槽。
1.5 h后,人工弯道反弧中部切点处B-B剖面开始形成拉沙沟槽。
3 h后,拉沙沟槽逐渐延伸至人工弯道进口扭面末端,C-C剖面。
4 h后,人工弯道整体形成拉沙沟槽。随着时间的推移,沟槽逐渐明显,10 h后,人工弯道冲淤基本平衡,实测人工弯道内断面泥沙剩余量见表1。
实测拉沙量为74.60%,人工弯道内水面线及流速分布见下图5。
5 结论
1)引水弯道在不同工况下均满足设计要求。
2)在局部模型的条件下,根据拉沙试验显示,关闭引水闸及泄洪闸,冲沙闸敞泄,人工弯道内铺厚2.00 m,颗粒粒径为4~12 mm的石英砂,设计流量为220.00 m3/s的最不利工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10 h后,人工弯道冲淤基本平衡,实测拉沙量为74.60%,拉沙效果较为明显。
表1 各断面泥沙剩余量表 单位:m
3)在本次模型试验中,通过水利相似原理和试验结果,可以验证本次设计的合理性,给日后的设计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但由于泥沙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建议工程运行期间加强对引水弯道冲淤形态的观测,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工程防冲减淤优化措施,保证引水弯道的过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