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探讨
2019-12-23史健冯鹤董航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天津080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长春006大连民族大学辽宁大连6600
□ 史健冯鹤董航(.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080;.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吉林 长春 006;.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 大连 6600)
近几年,我国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参加跆拳道教学和学习的师生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跆拳道教学工作在一些院校已经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体育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教育的普及和水平的逐步提高的大形势下,各类院校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从事跆拳道教学工作。在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各高校纷纷行动,经过深入思考、积极推动,跆拳道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创新,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等思维的影响,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发展还存在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加强跆拳道教学相关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将是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学水平,不断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人才的重要工作。
1、加强和优化跆拳道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是积极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实际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长期注重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肥胖率已达10.1%,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使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难度大为增加。这些数据和形势折射出要加强我国体育教育的迫切需求,启发我们要切实加强体育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为培养数量充足、紧贴国家各项建设需求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和优化跆拳道教学正是正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要求的实际举措,对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是增加跆拳道体育教育有效供给的有效手段
在数量层面,我国每年培养的各类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丰富,但跆拳道教育专业的教师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在总数上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在质量层面,传统观念认为体育教育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加上跆拳道专业比较冷门,报考跆拳道专业的生源较少,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文化课考试分数处于同批考生中的中下层,难以达到素质教育对高素质体育教师的较高要求。在结构层面,一般的、中低层次的跆拳道教学人员过剩,而复合型的、高层次的专业化跆拳道教学人员比较紧缺。进入新时代,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教学科目的改革创新。传统体育教学科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满足不了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跆拳道教学在引入高校课堂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要使我国的在校学生的数量优势转化为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跆拳道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需要从源头上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和优化跆拳道的实践教学能力,做实做好教学各个环节,以充分挖掘和改进跆拳道体育教育有效供给的潜力。
1.3、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迫切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其核心是转变观念、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实现专业教育与通知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跆拳道教学优化改革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思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环境中,做到全面发展,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觉悟,要通过跆拳道教学积极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要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将来乃至终生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优化和改进高校跆拳道教学成为关系到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
2、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还有以下制约因素的影响。
2.1、领导机制不够顺畅
从本质上看,制约跆拳道专业教学的瓶颈问题仍然是体制机制不合理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特别是组织领导体制建设作为解决跆拳道教学各类矛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对于实现跆拳道教学优化的总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不少院校对跆拳道教学进行了规范明确,但实际情况是各院校跆拳道教学的组织领导构架不统一、不规范,有的明确设立了跆拳道教学领导小组,统一在体育系的组织领导下;有的开展了跆拳道社团,通过文化社团的交流开展推广相关教学活动,有的开设的跆拳道俱乐部,通过商业化的进行积极运作推广。上下条线不顺,职责分工不明,相互缺乏约束,高校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和规范。
2.2、内容体系不够科学
跆拳道课程教学和其他传统教学课程一样,需要言传身教并积极传帮带。但由于跆拳道传播于朝鲜半岛,普及率和知名度与我国家喻户晓的武术文化存在着天壤之别,组织开展的文化和基础比较匮乏,群众认可率比较低,高校的很多体育教师都没有接触过,结合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更新不够,教学内容回应学生的关注点不够,内容体系时代性不强,难以引起共鸣。当前我国跆拳道体育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非常突出,巨大的在校生的人口基数与跆拳道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目前高校的跆拳道教学无法满足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具体表现在数量层面、质量层面和结构层面。
2.3、形式手段不够有效
高校跆拳道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老套,对互动式、体验式教育方式、对新兴媒体创新运用不够。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除了专业系之外,多则三个月、短则一星期,存在重技能训练,轻知识传授,重短期培训、轻长期教育,重汇报表演、轻素质培养等问题,不少院校存在走秀的形式,学生感兴趣一阵子就失去了耐心。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增强新时代高校跆拳道教学的感染力渗透力,是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3、高校跆拳道教学优化和改进的对策措施
3.1、协调各方,推进社会资源和高校力量相统一
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科技、人才、信息、场所等要素优势,做到力量统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最大程度发挥跆拳道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综合综合效益。在组织领导上,高校体育管理系统要充分发挥学校跆拳道教学的统筹领导作用,积极研究解决跆拳道教学难题,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开放创新的力度,按照管理严格、开放有序、可控可用的原则,探索建立高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跆拳道教学协会,支持鼓励学校团体成立跆拳道教育学会、基金等组织,形成高校、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跆拳道教学的新格局。推动跆拳道教育有机融入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树立起大健身、大体育观念,确保学生综合发展、身心健康。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领域的特殊优势,通过课题表演、专题讲座等内容,让跆拳道教学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在高校营造出跆拳道教学的浓厚氛围。
3.2、创新跆拳道教学的方法手段
只有语言动听才能讲清跆拳道复杂的动作,只有方式新颖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高校学生对跆拳道教学是有心理期待的,而授课过程则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贯通,最终达到共鸣的过程。当前,90后、00后学生成为了高校的主体,他们大多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但部分学生吃苦精神和耐心程度有所欠缺,因此开展跆拳道教学时,如何开动脑筋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了主要任务。同时创新跆拳道教育手段,根本上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可程度为评判标准,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过于冒进。因此在跆拳道教学中要坚持室内和室外结合,采取动漫影视、互动提问等形式进行室内课教学,采取模拟比赛、分组对抗等互动性强的形式进行室外教学。教师要注意灵活采取课堂讲解、示范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学生实际,做好循序渐进的系统教育。
3.3、多渠道培养跆拳道教学的专业人才
跆拳道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高校体育系统的跆拳道教师是跆拳道教学的主体,担负着教学调查、课堂教学、示范引领、评估效能的基本职责。然而不少院校跆拳道教学教师教学理念不够先进,严重影响着实际教学成效。因此,各高校的跆拳道教师要有紧迫意识,要带头学习、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带领学生尽快提升跆拳道教学实效。各高校也要积极想办法,拓宽跆拳道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可以定期组织入学培训、聘请专家辅导、自学传帮等方式强化授课教师的能力素养。坚持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把专业跆拳道体育队、竞技比赛冠军请入高校,采取颁发聘书、合作完成课题等方法,不断规范和优化跆拳道教师队伍,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质量层次。
总之,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它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要通过不断的改进调整和积极的创新完善,形成一套跆拳道课程教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