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礼仪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研究
2019-12-23胡嘉倩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 胡嘉倩(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前言
礼仪能够体现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中国武术是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中礼的文化和精神渗透体现在中国武术文化之中,形成了武术礼仪。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者在武术群落中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发展,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然而,在当今时代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加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礼仪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人们无法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内核和精髓。本文对武术礼仪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武术礼仪的意义价值,只有正确认识武术礼仪内在的精神含义,才能深刻体会到武术礼仪存在的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推动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为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作出贡献。
1、礼仪文化及武术礼仪文化的分析
1.1、礼仪文化的概述
自古以来,中国以“明礼重德”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世界各国所敬仰。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左传》曰:“礼,身之干也。”司马迁也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仪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将礼仪文化发扬光大,一方面能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国家、国民塑造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有助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毛岩超在《初中历史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研究》一文中将礼仪文化界定为:礼仪文化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仁德道德规范;不仅讲修身修己,也讲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关注人对社会的价值,同时以此作为个人价值和美德的衡量标准,其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跨越时空仍然是当下建设文明社会需要汲取的精神粮食。
1.2、武术礼仪的概述
武术礼仪形成于漫长的历史潮流中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中国古文化发展至今的重要文化现象,是武术区别于其他技击术最根本性的标志。对于武术礼仪的理解,学者们的观点较为统一: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共同认可,约定成俗的礼节和行为准则。于前进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武术礼仪研究》一文中将武术礼仪界定为:武术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内化为“德”,外化为“仪”,是在道德与精神指导下地协调人际关系与自我行为的实践活动。夏东在《关于武术礼仪开展的重要性分析》一文中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国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自己的祖国而自觉创造的产物,在中国武术的形成与演变中,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热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始终没有被忽视,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得以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也是凸显与强调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过程。武术礼仪体现了习武者之间的互相尊重,能够提高习武者的内在修养,突显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魅力。
2、武术礼仪文化的内涵
2.1、武术礼德
中国的武术礼仪的形成受传统社会中法律、风俗、宗教等的深刻影响。在传统礼文化的孕育下,传统武术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武术道德,也称之为“礼德”,例如武术套路演练的抱拳礼、开始礼、收势等和现代散打运动竞技比赛和训练中的向裁判、教练员、敬礼、观众敬礼等,都是传统礼文化对武术影响的重要体现。从礼仪到礼德的升华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只有先立德才能力行,礼德的形成是由礼仪内化产生的结果。武术礼仪文化中所提倡的礼让和谦逊不是消极的逃避方式,而是高明的处世哲学,可以培养不争的谦虚美德和守礼的高尚情操。
2.2、中国武术礼仪的动作内涵
自古以来就有着“习武先明德”的优良传统,武术礼仪除了表现外在的礼仪规范以外,还表现其内在的礼仪内涵。这种规范对习武之人有着强大的约束力,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我,习武之人有规有矩。武术“抱拳礼”要求“左掌右拳”,其中右手握拳表示英勇顽强,左手置掌表示德、智、体、美、劳五育。“左掌掩盖右拳,表示“武不犯禁”、“勇不乱事”。而“左掌大拇指内扣”代表谦虚、低调以及虚心向他人请教的意思,“两臂环抱成圆”寓意着“天下武林皆一家”,“抱拳礼”的主要作用是用“武以德立”、“德武合一”、“以德统武”的礼节来潜移默化的约束或教育习练者。
3、武术礼仪文化的价值分析
3.1、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俗话说“习武先习德”,武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礼仪文化有着极高的思想道德建设作用。武术礼仪可以使参赛运动员严格遵守各项武术竞赛规则,能够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充分显示出武术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另外,学习武术礼仪、重视武术礼仪文化,可以促使习武之人提高自身礼仪道德水平,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术道并重、内外兼修才是武术的真谛,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2、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世界文明的起源与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这“四大文明古国”密切相关。中华古文明是珍贵的、无比非凡的。从5000年前左右开始,中华古文明的基本结构、生命体系、核心价值一直保持了自我的特征,也可以说,它是现存于今的唯一一个自我独立培养、起源、持续发展的人类的伟大文明。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极力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还把别的民族的文化作为同化甚至掠夺的对象。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抵抗文化多元冲击和文化霸权的有力武器。武术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门规门约、拳理拳义和礼仪规范等都浸染着丰富的传统思想道德精华。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理所当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民族的强盛需要文化复兴来支撑,而文化的复兴就是要让历史上延续下来曾引领千年的中华文明继续引领世界。
3.3、定国安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礼仪文化,是祖宗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讲究礼仪、追求文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武术礼仪文化可以促进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增进人与人的的关系。建立一个以礼学为根基的新型公共交往规则和礼仪道德规范,可以在促进武术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使整个社会观念和文化气氛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自己的力量。
3.4、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走向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文化不仅要凝聚自身的核心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更需要通过推进思想创新、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思想和价值财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武术礼仪文化的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当代的武术精神深受中华民族的影响,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在历次民族危机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武术仁人志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民族的解放,更加凸显出民族的凝聚力。因此,武术礼仪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5、实现文化自信得需要
中华武术承载着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须具备一种民族精神。我国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么庞大的武术系统,丰富的武术体系,使人探索不竭,挖掘不尽。我们又还有什么理由对我们的武术不自信呢?
通过开展武术礼仪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使大众在接触、理解以至发扬武术文化的同时能够经常回想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珍视和保存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精品,使其经常性地提醒人们时刻不忘武术文化的内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时刻保持冷静,坚持自己的发展原则和价值取向,做到不忘本,能够明确地看待自己。武术礼仪文化的教育和践行单纯靠政府的一手包办是无法实现的,上到国家,下至个人,都应该肩担历史使命。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是每个人都应该为塑造“明礼重德”的大国形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武术受到竞技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习武者贪多求全等心理使武术本身具有的文化被人为切割,人们对武术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
(2)有些习武之人连武术礼仪中最基本的抱拳礼都不能掌握,或者做的不标准。有的习武之人虽然懂得基本的武术礼仪,但背后的真正内涵却一无所知;
(3)武术礼仪文化没有通过武术这一载体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武术竞技化定位使武术礼仪文化内涵缺失,技术教学过程只是流于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快餐式”教学。
4.2、建议
(1)应当充分利用孔子学院这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抓住时代机遇,构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系统,为武术的国家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2)教学模式方面,学习韩国跆拳道的发展模式,构建学校基本技术教学为主和社团组织、培训机构专项提升为辅的两轨并行的发展体系。同时,不断探索和构建简单、全面、易于推广、文化性强的武术礼仪文化体系,促进武术礼仪文化的标准化,在全国学校和社会组织中全面铺开,将武术文化的学习融入课堂,融入社会并贯穿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
(3)媒体推广及商业运作方面,武术文化的推广策略可以分为“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主要是通过孔子学院推广武术文化,另外支持和鼓励技术突出、文化深厚的武术人在世界各地开馆授徒,传播武术文化;“请进来”主要是指在武术培训上要不断调整,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牢牢把握武术文化性和教育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