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类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有效探索

2019-12-23陈菊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顶岗药学校企

陈菊萍,王 英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 定西 743000)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立项研究课题(2018-21)

“实习—就业一体化”是将实习和就业有机融合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中上岗操作,将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迅速适应职场和社会需求,达到从业要求,顺利实现从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不仅能破解企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招聘难的困局,满足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美好愿望,同时实现了学校高素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促成了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合作共赢的局面[1]。“实习—就业一体化”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一点从政府到高校都已形成共识[2]。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和实践“实习—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目前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诸多弊端的有效途径[3],对于药学类专业学生培养不可或缺[4]。

1 模式借鉴与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校药学类专业建设发展迅速,先后设立了药学、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草药栽培技术等专业,药学专业群基本形成。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也做了大量探索,借鉴德国的BBS模式、加拿大和美国的CBE模式、英国的CBET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国内“工学交替”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尝试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并初见成效。

1.1 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市场对药学人才的要求,企业参与共同修订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全新的药学培养人才方向,构建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通用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作为就业的基本依托,依据岗位需求设计灵活的专业方向课程,以适应多元化的就业岗位。这种“平台+专门化”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面,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学校先后对中药化学、中药制剂技术等25门课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制定和修订,使其更加贴近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1.2 “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

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5]。对学生而言,通过在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质量检测、药学服务等不同岗位上的顶岗实习,提高了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增强了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对企业而言,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避免企业出现人才短缺的困境;对学校而言,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6],明显扩大了办学的社会影响[7]。“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推进,让学校的就业指导有了真实情境,增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带薪实习,获得合理报酬,实习结束时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意愿签订就业协议。

1.3 “冠名式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我校与惠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以“惠仁堂”冠名的订单培养协议,设立“惠仁堂”班,校内建立“惠仁堂”模拟药房,为学生提供“惠仁堂”奖助学金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赞助。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文化培训计划及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企业将实习生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储备人才,按照“实习生→明星员工→预备核心→核心员工→预备主管→主管→经理→总监”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通过系列培训和锻炼,让其成长为公司中层及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签约学生在“惠仁堂”连锁药店完成顶岗实习并就业。

2 效果调查与分析

建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机制是项岗实习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对毕业生顶岗实习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分别通过召开实习生和企业指导教师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反馈实习效果。

2.1 学生自我评价结果分析

发放开放式问卷136份,覆盖面为94.4%,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为97.1%。调查范围涵盖了除8名自主实习以外的全体实习生。调查内容分为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非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对学校和企业的诉求等3个模块。

2.1.1 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 共设计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技能应用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实习成果和效果自我评价10项指标,学生反映各项能力和素养均有提高,其中占前3位的是专业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对实习效果的认可度达到80%。

2.1.2 非技术层面能力素养的提升 共设计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企业文化认知、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决策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10项指标,学生反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占前3位的是企业文化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1.3 对学校和企业的诉求 学生对顶岗实习普遍持肯定态度,对学校的实习安排和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基本满意。多数学生认为顶岗实习给自己带来了较大变化,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行为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对自身的反思[8]。顶岗实习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务实和成熟。学生希望学校加强与实习生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反馈信息,维护实习生的利益,增加三方互信,同时希望学校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学生希望企业加强对实习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实习待遇,实现同工同酬,提高吸引力和稳定性。

2.2 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结果分析

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97.8%,覆盖了14个实习单位。共设计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生活纪律、团队精神、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对企业的贡献8项指标,企业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表现基本认可,其中占前3位的是工作表现、团队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2.3 学生签约率的调查分析

除两家公立医院和一家药检机构外,其他11家企业均有签约留用的实习生,65名实习生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签约率达到45.1%。高质量、高效率的就业突显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学校提供的顶岗实习平台,使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领域、提升了专业技能,更让他们赶上了“校企合作”这辆就业直通车,明确了未来职业生涯的方向,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梦想。

3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由于学校高等药学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产学研结合尚处在初级阶段,“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3.1 校企合作层次低

目前建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多数仅停留在完成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上,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参与度不高,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的不多,力度不大,缺少更深层次的合作。对长远和整体利益的把握,受到校企合作目的、直接利益和自身地位的限制,企业的热情不够高。“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推行存在诸多障碍。

3.2 实习就业指导队伍薄弱

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企业指导教师主要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但学历、职称偏低,对学生的指导以经验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为主,理论指导勉为其难。而学校选派的指导教师,缺乏企业实际操作经验,同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指导工作不能到位,与企业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就业指导队伍力量薄弱,对药学类人才市场需求缺乏调查,对学生求职的个性化缺乏了解,指导方法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3.3 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不健全

学校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估缺乏研究,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评价指标(如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岗位技能等)没有涵盖顶岗实习的安排、实习过程及实习成果、效果等,评价标准空泛、不具体,评价指标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具体的观测点,趋同性严重,缺少专业特色,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成为唯一的评价依据,无法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实习质量。

4 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实习—就业一体化”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潜心研究,精心谋划。

4.1 强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4.1.1 建立校企合作企业群 学校通过广泛的专业调研设置了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反过来,应该从专业设置出发,从省内外遴选声誉高、效益好、实力强的优势医药企业,寻求适合药学类专业实习的岗位群,以岗位群为主线建立起能提供足够实习岗位数量的校企合作企业群,让学生在同一岗位可从多家企业中选择感兴趣的实习单位,进一步直达就业。

4.1.2 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对接“实习—就业一体化”是校企合作的低级层次,向“实习—科研—就业一体化”升级是其必然选择。“实习—科研—就业一体化”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习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旨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性学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9]。这一模式能够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动,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结合、课程与实训有效整合、实训与科研有机渗透、实习与就业紧密挂钩,提升教育资源效益的发挥,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是药学类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强化教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咨询能力、实训工具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开发能力、项目课程教材开发能力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是加速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关键内容。校企人才互聘、研修考察、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企业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培训、综合素质培训、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的有效途径。

4.3 建立健全实习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按照“界定→测定→分析→改进与控制”模式,对“实习—就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控。界定:厘清实习教学涉及部门人员、实施环节、各人员职责、各环节目标;测定:通过座谈、问卷、客观数据(数据平台)结果,分析现有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签约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找到影响“实习—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改进与控制: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进行干预、改进。

猜你喜欢

顶岗药学校企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