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发展视角下智力游戏对3-6岁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2019-12-22郭盼盼戴兴青刘珊珊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徐州2210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智力身体素质素质

□ 郭盼盼 戴兴青 刘珊珊(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4)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教育事业特别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日渐凸显。对幼儿的教育与培养,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及强大祖国的基础性的一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体育成为教育事业中越来越重要的科目,同样,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幼儿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的实施途径为幼儿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但是相关文献指出,在我国的幼儿体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体育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多为基本动作、基本体操为主,导致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体育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导致促进身体素质发展不够等等。因此,幼儿体育需要我们给与更多关注,只有对幼儿体育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不断改进提高,更好地为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服务。

1、幼儿的动作发展与身体素质相关研究

1.1、幼儿动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人类的发展包括四个领域: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动作发展和身体发展。其中动作发展(motordevelopment)是神经系统对肌肉、骨骼、关节的控制性不断提高,使动作的发展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是其生活、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

动作科学领域的学者们认为,人在童年的早期至中期,即大约3-8岁期间,形成多种基本动作技能,此阶段促进动作发展将使儿童受益终身。对于幼儿来说,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粗大动作发展水平以及精细动作发展水平。粗大动作是指由身体的大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主要是以身体重要的动作技能为主,如行走、奔跑、跳和投掷等;精细动作是指由身体的小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主要是以物控能力为主,如画画、书写、使用筷子等。幼儿动作发展如此重要,因此是大多数西方国家幼儿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国外许多国家还设计出专门的体育课程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我国最新颁布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也首次将动作发展列为幼儿健康领域目标之一,此目标的确立将给幼儿体育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动作发展及相关知识就为我们设计幼儿体育课程内容及幼儿活动内容提供了引导,在进行内容设计时,要考虑到粗大动作发展及精细动作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力量、耐力以及物控能力(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1.2、幼儿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

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健康成长的保障,是体质和素质发展的基石,而幼儿又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幼儿的素质水平不仅关系到将来自身的成长,也影响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素质水平。

所谓身体素质即人体在运动以及生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性等机能能力。幼儿期,身体各器官系统正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有意识地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增强和完善幼儿身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促进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其动作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决定的,一方面,幼儿的通过运动及动作技能的练习,不但可以掌握各种动作技能获得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力量、速度、耐力等多方面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可以说,动作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高互为表里。动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动作发展,正是为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从而为提高幼儿体质服务的。

2、体育智力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2.1、体育智力游戏的概念

体育智力游戏是指为了区别于单纯的体育游戏而专门设计的,将智力启蒙因素及体育锻炼因素相结合的一种幼儿体育活动,是近年来流行于国外的一种幼儿体育课程设计新思路。

体育智力游戏的提出是源于人类发展的四个领域相互影响的理论,即人类的认知、情感、动作、身体的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交互影响、贯穿一生的。其中,有些效应可以被人们重视,例如动作发展对身体发育的影响;有些效应则不那么显性,例如情感发展对动作发展的影响。在3-6岁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幼儿充满着对认知的无限欲望,思维、想象、语言、记忆等几个方面都处于构建并不断提高的状态。上文也同样提及到,幼儿阶段是幼儿学习动作技能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以游戏的方式,将幼儿的认知发展(智力)活动及动作发展(体育)活动相结合,使幼儿的两种发展方式相互影响,从而带来比单纯的认知或动作发展更加深远的效果。这也契合了目前幼儿教育中“玩中学”、“学中做”的思想。

2.2、体育智力游戏的特点

体育智力游戏作为游戏的一个分支,是体育的一种活动形式,除却具备体育活动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本质特性,如:教育性、娱乐性、启发性、集体性、社会性等。

(1)教育性。

教育性使得幼儿在进行体育智力游戏时可以在紧张、激烈、欢愉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到认知和动作技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更加敏捷发达;提高学生认识能力、接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娱乐性。

娱乐性使体育智力游戏相对于一般体育活动能够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参与程度;以一种轻松、自由、愉悦的方式参与其中,满足幼儿生理、心理、情感上的需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启发性。

使幼儿在进行体育智力游戏过程中不断受到引导,提高能动性思维,幼儿阶段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对幼儿的不断启发、引导,使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提高思维想象力。

(4)集体性。

集体性指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将个人的技术、技能融入到集体力量之中,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参与享受游戏活动的过程和以期获得游戏活动结果的胜利。

(5)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参与游戏时往往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这些角色往往来源于社会和生活中的情景,幼儿形象、生动地参与其中可以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和完善个性。

3、体育智力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

体育智力游戏在进行设计时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游戏设置的科学性,即考虑幼儿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要求,要涵盖动作技能练习及认知技能练习;第二,积极创设情境,保障游戏性,更加吸引幼儿参与。例如:小动物搬家游戏,将大大小小的积木放在指定位置,小小建筑师们需要尽可能快地穿越障碍(走平衡木、跳绳梯、变速跑越过障碍等)拿到不同积木,并合力为不同体型的小动物们(小青蛙、小猫咪、小狗等)利用积木搭建起不同的房子供他们居住。

作为衡量幼儿健康的重要内容,体质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幼儿身体素质则是幼儿体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动作发展是互为表里的,体育智力游戏作为体育游戏的一种,对幼儿身体素质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体育智力游戏对幼儿力量素质的促进作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在游戏中通过不同方式的跑、蹲走、上举等内容,首先可以提高幼儿大肌群的肌肉力量以及肌肉爆发力,促进幼儿大肌群肌丝以纵向生长为主,横向生长为辅。其次,通过游戏设置中物体操控内容的练习,可以提高幼儿小肌群的神经灵活性,例如小臂肌肉,手部肌肉等,提高物控能力。

3.2、体育智力游戏对速度素质的促进作用

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反映着机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能力。在体育智力游戏中,通过多种追逐、变速、指令跑的游戏内容变换,可以提高幼儿神经过程灵活性、协调性,同时,力量素质是速度素质的基础,幼儿力量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速度素质,从而提高幼儿的步频及步幅,使幼儿掌握适宜跑动频率,提高自身速度。

3.3、体育智力游戏对耐力素质的促进作用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在体育智力游戏中安根据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安排相应中小强度的有氧耐力练习,例如10m折返跑、20秒连续跳等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机体摄取氧、利用氧的能力,提高有氧耐力。但是,由于幼儿阶段,无氧供能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在此阶段不应安排无氧供能的练习内容,否则会对幼儿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3.4、体育智力游戏对灵敏、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

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幼儿时期是发展人体灵敏、柔韧素质的关键时期。游戏安排时,多项内容如快速反应与身体应答、突然变向与转换动作、动物扮演与姿态模仿等,可以使幼儿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内获得适量练习从而提高幼儿灵敏素质与柔韧素质,并通过高频率地练习使效果得以巩固,更好地适应身体生长及发育。

综上所述,玩是幼儿的天性,在体育课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这个天性,将体育活动和智力活动以充分的趣味性联系在一起,而不能过重的要求体育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以体育智力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通过编排合理的体育游戏,使幼儿在玩耍中完成身心协作从而使身体素质获得提升、动作技巧得以掌握。

猜你喜欢

智力身体素质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欢乐智力谷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