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9-12-22曾高峰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职技能高职

曾高峰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10)

引言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国家对于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不断攀升,对他们专业领域的技能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提高中高职学校人才技能,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其教学方法为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运用其学习的技能,这也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顺应当前中高职一体化的趋势,应以中职理论技能作为为基础,高职实践教学技能作为提升点,这样就可以理论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技能。等以后步入社会,步入职场时,便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了,为自身和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

一、中高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中高职各地独立设置文本,造成中职和高职的内部内容不够统一,有的专业课内容不停地重复,从而造成了学生们的一些厌学情绪,它们没有系统严谨地做出合理的课程安排,甚至有的课程,中职还有高职用的竟然是同一版教材,一些基础文化课竟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从目前来看,中职教育还有高职教育都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中职课堂遵循的是必要,够用的原则,而高职课堂必须以高等教育的角度进行出发,是以普通高中作为参照物的。

(二)管理制度不协调

中高职教育虽然都是属于教育机构,但是从现在的体制而言,他们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一般在地级市,中职和高职都是有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技工有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因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也就造成了二者管理体制的差异,所以在二者进行沟通的时候,就会产生分歧,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二者要想沟通顺利的话,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衔接好

中职教育侧重对于学生技能还有实验操作的培养,却忽略了主体知识,很明显地轻基础,重技能,轻领悟,重实践,当学生们进入高职的时候,就会很不适应高职的生活,无法更深层次的进行学习,根本达不到高职所要求的程度。

(四)招生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现在有的招生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式:对口招生,五年一贯,3加2 自学考试还有非全日制。然而我国学习仍然以收普通高中为主的。招生指标只占5%,中职生来说又显得很少,另一方面高职只收成绩较低的普通毕业生,尽管这样,还是会出现招生比较困难的现象。

二、改善问题的对策

(一)课程结构体系

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一些书本上课程内容的设置就得与专业挂钩,不能偏离既定的方向。按照工作的具体内容还有个人能力程度来设置,以职业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层次阶段,有系统的进行教学,课程内容遵循着由浅入深的原则,这样就能够顾及到下面的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基础好的还是基础差的都可以听懂轮廓,要仔细观察课堂中学生们的不同的反应,有谁听不懂就要仔细讲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促进发展优秀青年。五年一贯中高职课程与内容衔接的设计,遵循着把中职作为基础,高职作为目标导向的原则,把中高职有条理地结合在一起,按照五年一贯,中职学生应该以基础为重,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告知学生应该建立除了培养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注重个人的素养以及涵养,鼓励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对现实发生的事情彻底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施行统一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核制度,可根据职业资格的不同等级分为初,中,高,技师等几个层次,形成阶梯式的递进,必须要和中高职的培养相联系上,从根本上消除一些倒挂现象。实现学校还有一些公司合作化的发展,高职有较多的生产性实践课业相较于中职来说,因为多数高职学校都与一些公司企业有合作的,他们会推荐一些学生进去这些公司,也会得到相应的益处,中职学校也可以看看自己校内实训基地等的建设情况,以便于开展合作。

(二)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方面,有着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智育方面做到理论知识以应知应会为原则,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有着明显的提高,实践技能以熟练使用为原则,使学生掌握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我们可以进行指导性教学。指导性教学计划是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的教学文件来实施的,是我校组织教学全过程的依据,按照时代所要求的那种标准,并且能够顺利进行,为了中职还有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更加的规矩化,还是需要上级领导部门进行统筹管理作用,深化校企联合,在学校的教学标准上,课程标准上和评价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指导意见,保证课程的前后衔接的顺畅,也要保证课程没有重复的嫌疑,确保中职还有高职在技术上稳步提升。

(三)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只有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优势等稳步提升时,才能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可以进行三加二模式,结合当下我国的实际的情况,可以进行变通的处理,可以考虑中职毕业生们在工作一两年后通过选拔再进入高职,或者高职的两年分成学校一年公司一年的模式,这样更符合大众心中人才化的规律。实施五年一贯的中高职衔接教学一体化。中高职教育二者之间各有各的特点,可以分开来看也可以结合的发展,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例如:务实性,功能性等特点。还有发展模式。除了采用多向发展模式,学生通过各专业技能的学习,并且通过考核后,学生们就能够获得各专业的职业资格。并且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具有连续性,它们之间通过系统衔接的方式接轨,中职与专科层次职教大纲或课程呈现系统性,通过大纲与课程的对接保障这两层次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

(四)招生制度

中职学生缺乏一些发展的机会,学校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一些平台,高职主要招生来源都来自高中生,如果能留一点生源给中职的话,不过中职的底子普遍比较差,很难进地去,可是事实上,经过三年的打磨,中职毕业生已经日渐成熟,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很希望能够获得学习机会,然后再去就业的,如果高职院校可以为这些学生敞开怀抱接纳他们,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都是质的飞越,也为学校提高了生源,学生有了再次学习的地方,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高职衔接对于职业教育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我国存在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招生制度还有管理制度上都有一些问题存在,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必须树立明确的培养人才目标。制定统一的课程体系还有合乎理法的大纲以及制定一致的管理制度,从而为中高职教授的发展体系奠定无可替代的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中职技能高职
高级技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