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强绿色金融实践和探索

2019-12-22刘东花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颗粒物西安金融

刘东花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发展绿色金融”。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前言阵地,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可持续发展对西安尤为重要。绿色金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所以发展绿色金融是西安顺应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西安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①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 号)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 纪 海 上 丝 绸 之 路后,不仅为西安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时也对西安生态文明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言而喻,而 良 好 的 生 态 环 境 离 不 开 绿 色金融的支持。

据西安2018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报告:2018年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188天,达标率为51.5%;全市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为0.055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38倍,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值为0.122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74倍,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63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80倍。监测结果表明,2018年我市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颗粒物(PM2.5)和臭氧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与2017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尘年平均值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无酸雨污染。颗粒物为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由此可以看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颗粒物(PM10)、颗粒物(PM2.5)和臭氧是造成西安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化学物的主要排放着是工业,这也与西安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是西安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发展绿色金融是西安顺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2018年1月1日起,国家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制药工业大气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等 环 保 法规相继修订。为促进各地保护改善环境,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环境保护税下放给地方政府,全部作为地方收入,鼓励绿色发展。这些环保政策的出台表明西安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也说明绿色金融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二、西安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

在2007年,西安市环保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就联合在全市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积极开展了环境管理机制创新的探索。2010年12月9日,西安市环保局首次向社会公布了《绿色信贷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特别是2015 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陕西追赶超越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环保节能、医药生物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发展的支持力度,指导西安市内的金融机构加大、加强对高端能源以及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如此,西安市政府还颁布了《绿色信贷工作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将企业对环境的贡献、环保风险纳入到商业银行的信贷统一管理中,以期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手段来防范因客户违约而给银行造成的风险。在《关于金融支持陕西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支持能源企业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这也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目前,西安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首先,作为绿色金融最主要的绿色信贷,西安各银行基本上都推出了绿色信贷业务,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部门负责推动绿色信贷业务,针对光伏、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出台了绿色授信指引和信贷政策,积极开展绿色标识和分类管理工作。其次,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绿色融资渠道不断扩展。西咸新区沣西新城2017年发行了15亿元的绿色债券,用于绿色城市综合新能源项目,是陕西首只绿色债券,也是全国首支城投平台绿色债券;陕西金控2018年发行了15亿元的绿色债券,使用方向重点是绿色投资基金,以PE方式进入环保类企业。这是国内第一个把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两个绿色金融工具结合在一起的一笔绿色债券,也是首只用于设立绿色基金的绿色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对西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再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2014年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实施的“绿色信贷助力能源和环境解决方案”(“FEES”项目),就是借鉴欧洲最好的实践经验和专家资源,通过绿色信贷解决环境能源综合问题,减少污染排放,实现能源节约。

诚然,西安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从外部来看,绿色环保项目经济效益较低,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不够,使市场主体缺乏“绿色消费”意愿,对金融机构也缺乏有效的监督,限制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二)绿色配套资金支持不足

由于绿色金融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政府配套资金支持落实不够,就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足。同时,政府还需要化解金融资本“逐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和绿色产业“收益率偏低、投资期限长、风险较大”之间的固有矛盾。但目前西安政府对绿色金融“财政、税收、利率”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强,也没有建立诸如绿色信贷担保等政府公益性基金,限制了资金流,阻碍了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三)信息不透明

金融机构判定业务性质的关键是环保信息,但是目前环保信息不透明、不及时、不对称,不能有效满足各方的需要。一是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不强,二是信息与银行信贷审查时有时差;三是信息涉及的企业范围还很窄,信息获得渠道有限;四是信息内容不全面,导致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判断绿色金融项目;五是缺乏环保信息共享平台,尤其是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信息沟通不畅,需要通过政府部门获取。

(四)政府可能出现的短期行为

西安是重工业城市,工业在其 GDP 中占比较高。 一方面,“两高”企业受利润驱使,节能环保意识淡化。另一方面,资金对 “两高”企业尤为重要,而政府推行实施的绿色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减少其资金流,对其业务造成萎缩、使其经营出现困难。政府就有可能为选择以牺牲环境以提高政绩的做法,这就阻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三、西安绿色金融发展建议

(一)加强体制机制制度建设

要充分利用法律的强制性、约束性来监督并管理银行等融资机构、企业的市场行为,以法律为基石,切实保障相关政策落地实施、有效发挥激励机制,加快西安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实现西安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强制性要求企业披露其生态环保信息;二是建立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将企业在环境中违法、违规等企业环境信息纳入其中,公开透明;三是创建绿色金融信息平台,解决市场主体在绿色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金流动性,减少绿色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强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二)加大政策激励

一是在绿色信贷业务上,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可以探索“再贴现”“再贷款”“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落实并加大贴息这一财政政策;二是加快建立政府公益性基金,合理分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借鉴国外绿色信贷担保基金、绿色金融风险补偿基金以及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等成功经验;四是发展绿色融资租赁;五是积极推行碳金融,创新碳交易制度,为节能转型产业和企业注入充足的资金。

(三)建立浐灞绿色金融试点区

依托西安浐灞生态区,建立浐灞绿色金融试点区。积极引导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领域的机构进驻到商务区里面,推进绿色信贷,发展绿色债券,创新绿色基金,支持绿色资产证券化,在浐灞生态区形成西安绿色金融的聚集区,加快西安绿色金融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颗粒物西安金融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南平市细颗粒物潜在来源分析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P2P金融解读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