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探究
2019-12-22王硕
王硕
(北京天健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内涵
企业并购可以看作是投资行为也能看成是融资行为,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开展并购的过程中出现的因为融资、财务整合、价格确定和支付方式等相关方面决策的失利,使企业背负债务,产生财务风险,陷入财务困境,造成财务危机的风险。这种风险属于价值风险,体现在价值量上。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简析
(一)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选择不合理
企业并购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如果单靠企业自身拥有的资金完全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并购活动顺利进行,所以企业选择通过融资筹集资金,而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又会导致企业产生融资风险,企业的财务结构会发生改变,最终引发企业财务风险。一般表现在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在数量和时间上对资金的控制、现金支付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企业产生融资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企业的融资能力,即企业通过内外部途径及时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开展并购活动。其次是企业融资的结构,其中包括企业的股权资本结构和债务资本结构。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包括银行借款、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1],但是如果出现企业债务融资的资金需求和结构没有以并购资金需求量和结构为根据的状况,企业并购完成后就会出现利息负担较大的情况。
企业并购的支付风险则受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不同的融资方式带来的融资风险对企业在支付资金后内部资金的流动性以及与股权稀释相关的并购资金的利用上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若企业的融资策略不合理,导致企业在支付资金后出现财务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运营生产。
(二)企业掌握的并购信息不一致
企业在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双方所掌握的目标企业相关信息存在差异,这种状况对信息了解不足的并购方来说影响并购决策,产生财务风险。由于在并购时并购企业不能完整全面的搜集到目标企业的有关信息,或者目标企业为了顺利达到并购目的有意将实际情况进行美化,导致并购企业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期经济效益和资产价值的评估,导致并购决策存在盲目性。
同时,并购企业想要获取目标企业的核心信息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信息也包含一些无用繁杂的信息,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因此,企业在收集目标企业信息时不仅要保证其准确完整还要顾及成本效益原则,对目标企业的资产、市场、劳务等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提高有关信息的质量,保障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三)企业的并购协议不规范,产权归属存在风险
企业的并购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违反法律法规的并购协议。企业间的并购协议必须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行签订和履行,比如关于特殊行业准入限制、并购国有企业的挂牌交易程序报告、登记手续等程序审批等。如果企业并购协议违反了相关的规定,不仅会使协议无效,还会导致产生并购争端,严重的可能发生诉讼,企业并购后也无法正常的运营。
企业产权归属存在的风险是指关于目标企业的固定及无形资产归属权所有问题产生的风险。首先,目标企业的产权归属模糊导致企业在并购后的利益划分不够清晰,易产生纠纷,对企业开展资产重组有一定的阻碍。其次,在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往往忽视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过于注重实物资产,这种情况导致最后并购权的归属、并购费用支配等出现问题。
(四)目标企业内部环境方面的问题
并购企业需要在完成并购后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及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整顿。一方面,目标企业员工分配是否合理、人员素质是否达标以及在并购完成后是否能够留住原有人才并且顺利招揽人才,这些因素都会对并购后的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处于并购期间会因为财务机构的设置和财务政策的制定问题产生分歧,或者不能有效的管控企业的财务行为都会导致企业并购成本增加,企业的资金使用也会产生混乱,从而使财务风险产生。同时,并购企业还要充分考虑目标企业的负债情况,不要到后期带来负债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合理的选择目标企业
企业选择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企业自身的价值,所以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尤为重要。企业在探讨并购计划时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并购目的、制定并购战略,并且对目标企业的真实经济水平、运营状况、行业范围、财务情况和人力资源等基本信息进行科学的评判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并购决策,选择与企业发展规划、实际情况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目标企业。
(二)并购开展前做好调查策划
并购企业应该对目标企业开展各方面的调查评估,充分掌握目标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并购策略,这样才能降低并购风险。首先,在整体层面上对目标企业的情况有所了解,包括企业发展历程、管理构架、规章制度等,对目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测。其次,要关注目标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和企业生产运营、质量监督的各环节。再者,要重点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掌握企业的信用等级,需要到有关税务机构调查目标企业纳税情况和税收政策。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提前做足调查研究,才能有效地避免并购风险的产生。
例如,在联想并购IBM的案例中,刚公布消息的三天时间内,联想的股票就下跌了12.88%,外界一直认为联想此次并购太过盲目,而实际上在并购前联想就聘请了高盛、麦肯锡等财务管理投资公司对IBM出售PC业务的缘由及收购后的效益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的收集了目标企业的有关信息,使联想通过这次并购不仅提高了品牌影响力、收获专业人才,还健全了企业的进销渠道,可见企业在并购前信息收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三)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的防范
避免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就是及时筹集足够的资金,保证并购项目的顺利开展。一方面,要清晰的掌握企业自身的资金基础,对可利用资金的时间、数额做好测算。另一方面,不仅要预测负债融资的风险临界点,还要了解企业偿债的能力,保障负债融资的合理性和避免财务风险的有效性。最后,要明确并购股权融资的规模,确保企业并购融资结构中权益资本、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占有合适的比重。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企业应该适时选择合适的支付渠道。首先是股权支付,主要用于上市公司间或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间,可以避免大量的现金流动,减轻后期资金重整的压力,并且有望双方共同承担估价降低的风险[2]。再有就是混合并购方式,并购企业要控制现金支付带来的资产流动和破产风险,还要控制股票稀释风险与控股权失效的风险,所以企业要选择与风险资产匹配的支付方式。
(四)对目标企业的内部进行合理整合
企业的内部整合重点是财务整合,其开展一定要及时迅速,在双方签订并购协议后,并购企业就可以派遣专业财务人员到目标企业进行财务整合,在整合时要保持财务目标和会计核算的统一性。同时要对企业的文化、制度、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保证一致性。最后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确保整合收益大于整合成本。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并购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导致并购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企业要想有效避免财务风险,一定要做到合理的选择目标企业,并购开展前做好调查策划,对企业面临的并购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做出有效防范,并对目标企业的内部进行合理整合,如此并购活动才能有序开展,企业才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