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 应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2019-12-22颉黎庄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制度

颉黎庄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2)

一、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现存问题

机构为了保障自身经营稳健而借助一些手段、方法调整自身经营活动情况,这些手段、方法被概括为内部控制。而财务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机构的财务工作开展的内部控制,同西方医疗机构相比,我国医院在内部控制的应用和改革上较为缓慢。不过虽然随着我国医改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型,公立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有了很大突破,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制度僵硬

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医疗结构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而随着消费水平的上涨,医院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需求也在不断上涨。虽然公立医院担负较大的社会责任,但为了保障医院的日常经营,医院不得不提高相关医药收费。目前,随着经济深化改革的深入,我国也颁布了新的医改政策,限制医药收费。同时,为了保障公立医院经营的稳健性,政府也对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章,然而医院在实际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公立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完全照搬国家政策。虽然政策制度较为详细,但国家颁布的政策具有常规性,而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医院所面临的财务内控问题不一致,单纯依靠国家政策难以达到高效的财务内控水准,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僵硬,财务内控并不能很好地发挥效果[1]。

(二)监督评价不到位

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再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化,医院将有效的资源主要集中于医疗业务,没有多少资源可用于投资医院的内部建设。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都是以相关政策为模板,内审工作细则不完善,导致内审部门对财务内控的监管难以做到全面化。同时,大部分医院的内审工作都未曾包含合理的制度评价程序,医院管理层难以掌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而这又容易导致医院管理者过于自信,放松对财务内控的管控,也提高了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缓慢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提出的要求以及目前市场下医院稳健自身经营的需求都使医院的财务内控管理逐渐复杂化,为了保障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顺利,医院需要配置专业的人才。但一方面由于管理会计应用时间较短,大部分财务人员所拥有的技能以财务会计为主,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另一方面,高精人才的稀少使医院聘用这些人才时所耗费的人力成本较高,所以医院多采取培养现有人才的手段提高人员素养。但实际上由于相关考核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能力提升速度缓慢,不断抑制现代化财务内控实现的进程。

二、优化策略

通过对上面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医院财务内控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财务内部控制思想、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监督评价制度以及人员能力水平等。所以,医院在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应用效果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加强财务内控思想建设

虽然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难以比肩西方国家,但还是可以满足我国机构发展所需,所以在医院财务内控建设中,导致整体财务转型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内部推力,即医院内部人员多处于被动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基于此,医院首先要从加强财务内控思想上入手,借助专业培训加强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对财务内控作用以及效果的认知,从而促使管理层主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优化工作,并将其提高到医院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同时促进普通员工加强思想建设的主动性,进而在医院内部产生较为强大的推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医院财务管理转型以及财务内控优化。

(二)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出发健全财务内控控制管理制度

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医院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所以医院可以借助风险管控识别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财务内控制度的构建提供线索和协助。

1、设立明确的财务内控管理组织架构

为了保障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医院需要修缮现有的财务内控管理组织架构,从而明确各岗位权责,同时进一步树立财务内控运行流程。一般财务内控管理组织架构要具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统筹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财务内控管理的统筹调动工作;第二,设置审批、考核小组,主要负责评审财务内控管理方案的有效性;第三,设置财务内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落实财务内部控制的各项方案和制度。通过这几个主体便可以构建出医院财务内控的运行流程,同时借助内控管理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岗位权责利,为财务内控工作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框架。其中,在小组人员选拔中,医院需要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从而规避权利混乱的风险[2]。

2、健全风险预警制度,将其应用到内控建设

医院在建设财务内部控制时可以借助风险预警制度分析建设中的重点和当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医院可以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建设财务内部控制。一般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版块,即风险识别、评估以及预警。通过风险评估分析目前财务内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即风险。再通过风险识别分析风险的威胁度,并和制定的预警信号进行对比,及时将达到预警线的风险反馈给管理人员,使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从而合理的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三)明确审计部门职责,提高监督评价效果

为了保障监督工作的“三公”原则,一般事业单位内部多设立审计部门专门负责财务监督工作,但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内审部门地位较为“尴尬”,一些领导的权力在审计部门之上,审计结果权威性不强,甚至部分医院还没有成立审计部门。所以,医院要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杜绝领导权力大于监管的现象出现。同时,医院还要进一步明确审计职责,全面监督医院财务活动,并结合监督情况给财务部门提供财务内控运行评价报告,为其下一阶段方案的制定提供修改线索[3]。

(四)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加强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能力培养,除了加强对人员招募的要求,还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为了保障培训的效果,医院还需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比如,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依照国家政策制定了绩效工资,所以医院一方面要将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合理的考核员工的绩效,并提高绩效工资的占比,使其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医院要完善奖惩制度,摒弃以往靠资历、靠工龄等评选各类奖项的旧习,以绩效结果作为实际评选依据,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为财务内控的运行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束语

在新医改政策下,医院想要维持日常运行必须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使财务内部控制成为医院的首要选择。不过从目前应用的现状来说,医院想要实现科学的财务管理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也针对医院财务内控中的一些问题开展相关分析。除了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构建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监管制度之外,医院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财务制度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