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财务分析的价值

2019-12-22邱作尚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报告财务分析

邱作尚

(宁波梅山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32)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一、高质量财务分析的基础

(一)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高质量财务分析的基础

所谓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做假账。真实是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做财务工作一定要充分尊重事实,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真实可信,有据可查。财务信息一旦失真,就一切都是无稽之谈;把弄虚作假、粉饰业绩的财务分析上报,只会造成误导,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所谓准确,就是数据要计算准确,不出差错。缺乏准确性的财务报告不但不能为决策提供参考作用,反而会误导决策。我们不应该仅仅把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寄希望于从事财务工作的某个人身上,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控制制度,通过不同岗位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来实现数据的准确性。

所谓完整,就是提供的信息要完整无缺,不重复不遗漏,在各个领域各个时段实现全覆盖,不留任何死角。编制财务分析报告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报告使用者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以便据此决策,因此,我们的财务分析报告的基础应该涵盖公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所谓及时,一是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财务分析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把市场情况变化对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及时反映出来,为领导应对市场变化迅速决策提供参考。不及时的财务信息,利用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经营决策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财务控制方面的及时性;财务管理工作一定要多侧重于事前与事中控制,事先控制风险的成本远小于事后消化风险的成本。

(二)做好基础工作须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会计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作用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电脑程序完全可以帮助财务人员不做重复性的工作,人工智能将取代一般的会计核算工作,且在数据处理方面,智能机器比人更加准确,更加高效。新形势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财务工作者务必适应新形势,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能高效获取数据的各种信息工具,做到会计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财务部门须尽可能地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流程规范、优化及自动化,力争实现会计信息的高效集中快速处理,旨在把自己从常规的基础操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战略决策和业务管理中;同时,信息化手段能提高数据的协同性,大大缩短各类报表的生产时间,提高核算的效率和专业水平。

二、财务分析的价值在思想内涵

财务分析是在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的基础上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并且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思考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作为一个财务工作者,分析要有思想高度,要由核算会计提升至管理会计,要脱离只会做事的会计层面,站在管理层和决策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领导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为写出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其内容可以注重以下方面:

(一)注重数据纵向、横向比较分析

分析一个公司的财务情况,首要就是从三张财务报表入手,分析资产、资本、利润、现金流量的结构和质量,以及负债清单。将各项数据进行联系分析,数据的对比是财务分析的基本功,无论是与公司自身之前的数据对比,还是与行业的平均值比,再或者与行业内其他公司比,通过对比能看出公司的好坏。与公司的历史数据纵向比较,能知道公司发展的绩效和趋势;与行业标杆公司横向比较,能知道公司行业地位和潜力。

(二)注重业务分析

财务工作说到底是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管理行为,要注重剖析公司运作的内在逻辑: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和融资模式。首先,设置会计核算体系要围绕业务实际需要,比如每一级每一个科目以及辅助核算项目的设置,都要与业务相关联,保证财务账做完后,能够根据业务的需要取数和统计。如果财务不懂业务,看不清公司的运作,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对业务了解不够,分析只是起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因此,财务工作者要从传统单纯的记、算、报向管理型、经营型财务转变,但要真正做好这项转变,财务工作者本身除应掌握财会知识外,同时还需对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努力成为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三)注重体现服务职能

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讲,财务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算算数字,而是要为公司业务、经营和战略服务,要参与项目管理,参与经营分析,参与预算预测。财务分析可通过对经济活动事前预测,事中及时反映,事后总结评估为公司全过程保驾护航;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帮助公司进行决策。例如,通过资产的增减、负债的增加、利润的增减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等数据,来发现他们之间地深层次的关系,总结公司内部运营的问题,从而在下一步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四)注重发挥监督考核作用

财务分析可广泛涉及业绩规划、盈利分析、效率改善,重点分析战略实施成效和经营预算完成情况,可作为公司各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定的重要依据。财务部要擅长使用预算、内控、考核等手段,为公司内部建立一套跟公司战略、经营能力和文化相匹配的规则体系。其一,财务要通过预算手段把绩效管理做起来,其关键是要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制定出合理的、大家能接受的绩效考核指标。其二,通过建立内控体系,财务可杜绝人为的跑冒滴漏,再结合财务分析,从宏观方面去压缩成本费用的开支。比如通过财务分析找出可以控制的空间,制定一些符合实际的考核指标等,这样就能逐步把公司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

三、财务分析的形式要求

(一)分析要目标导向精准化

写财务分析报告,先要弄清报告的使用者是谁,需要什么信息,须针对报告的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报告的使用者不同,关注的侧重点就不同;债权人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投资者更关心公司未来的发展能力,经营者更关心公司各方面的状况。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可作综合性分析报告、项目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等不同的报告;写财务分析报告,要站在报告使用者的角度,按其所需要的口径,提供有含金量的东西。

(二)表述要提纲挈领简单化

财务分析在综合研究公司经营管理基础上,要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确定分析的重点。为便于报告的使用者一眼看懂看透财务分析,表述要提纲挈领,简单明了。分析财务情况时,不要完全照搬照抄报表数据,用数据论数据;要把报表数据第二次加工,按清晰的逻辑整合起来再解释。例如,财务报表反映资产情况是按统一的会计准则口径,非财务人员很难记住,如果在分析时根据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将公司资产总额按用途、项目、或流动性再重分类,分类表述各类型资产情况,分析效果会更好。

(三)数据要精练直观可视化

财务存在大量的、繁杂的数据,清晰的表述数据很重要。做账必须依据会计规范记录数据,但财务分析是透过数据揭示公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通俗易懂,不能生搬硬套。财务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要精练,若能做到数据可视化,就更直观。使用PPT和图表表述,可以使数据的比较、组成或变化变得一目了然,并且还可以让财务分析报告图文并茂,显得更专业。

猜你喜欢

报告财务分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水利财务
报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