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探讨

2019-12-22宁涛蓬莱市财政局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行政原则

文/宁涛,蓬莱市财政局

1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包括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及监督等方面工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需要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相互配合,提升了单位管理水平;其次,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最后,通过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可以大幅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实现单位预算管理目标和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目标和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

2.1 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则。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则即保证预算数据的真实和可靠,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本身的实际需求上报真实的预算项目和预算资金数额;同时政府采购部门和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审批时要把握好真实性原则,严格遵循审批流程,确保项目金额真实有效、资金的来源可靠。

2.2 政策性与实用性原则。政策性与实用性原则要求政府在制定采购预算之前,要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并将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预算需求相结合,使预算规划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避免造成资金分配的不科学、不合理。

2.3 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是指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要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又要兼顾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分配均衡,同时还要以实现共享资源为目标,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科学分配各项采购预算管理相关工作,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2.4 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完整性和统一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指定预算计划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整个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项目数量、时间和内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要根据国家的统一标准进行制定,遵守国家的相关审批流程,防止出现超标准、超计划采购的出现。

3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问题及其措施的分析

3.1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主要表现为:

3.1.1 编制问题。第一,存在漏报现象。由于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对采购的基本原则和采购目标不明确,导致个别项目未被纳入到预算之中。第二,存在虚假多报现象。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与资源,过度夸大采购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三,预算编制人员对政府采购政策理解不到位,将采购预算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的货物和服务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预算范围的,将不在政府采购目录的采购纳入政府采购预算。

3.1.2 执行问题。第一,采购方式有漏洞。通常行政事业单位会选择分散采购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很难制定统一的预算标准,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购易出现重复购置、更改采购档次和标准等问题,使得预算执行过程过于随意。第二,采购人员的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其不按照规定手续和程序进行盲目采购,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脱节。第三,各部门之间的采购信息不畅通,临时性改变未能及时了解,造成了预算执行的不充分。

3.1.3 监督问题。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工作或由临时部门负责,或由个人独自管理、无人监督,造成预算计划的制订过于随意,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还易出现徇私舞弊等问题。同时,相关部门的监管也流于形式,未能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过于表面,没能发挥监督的真正作用,加大了预算管理的难度。

3.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措施。

3.2.1 提高编制水平,合理构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既可以提升采购工作的有效性,又可以降低购置与实际不符出现的可能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实践模拟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预算编制水平,对于超标准的预算,坚决不予审批,对于标准范围内的预算,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审批,防范违法违纪现象。此外,还应该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第一,制定采购预算的基本规章制度,即采购管理的实施细则、采购人员的岗位职责和采购流程等,做到凡事有章可循,量化管理,责任到人,切实保证采购的精细化管理。第二,制定预算管理的考核监督制度,该制度既包括对在岗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法,也包括各部门的详细职责,还包括了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实施细则。

3.2.2 贯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预算执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效果的好坏,预算执行的结果对下一预算期的预算规划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加强预算执行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做好衔接与配合,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执行,对执行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等,及时进行汇报沟通,避免双方信息不对称、预算执行不符合实际等现象的出现。

3.2.3 健全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管体系。政府采购的监管体系主要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部分。内部监管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自我监管,通过设置预算编制、预算审批等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问责制度等,做到“管采分离”;外部监督是指政府财政部门、群众监督等多方面的监督,可采取预算审核、群众举报等手段形成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全方位监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政府部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做好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可以细化财政支出管理,强化财政职能,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行政原则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房地产企业预算编制方法选择与应用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