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

2019-12-22刘英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二分局路桥分局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政府环境

文/刘英,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二分局(路桥分局)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1 环境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首先存在的就是环境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是地下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地质因素以及诸多施工难点,同时还要防范地下施工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保证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污染。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风险并预防环境风险,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问题,对后续施工和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来看,环境风险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等环境评价达标之后才能够开工。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地上建筑施工、周边的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

1.2 施工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都处于地下施工,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并且在地下施工中采用的盾构结构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产生的施工风险也相对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做好设备的衔接和人员的合理安排,那么地下挖掘施工和地下贯通施工等施工工序容易出现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我们应当对施工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风险的类别、施工风险的内容和施工风险所造成的后果都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防止施工风险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

2 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城市轨道市场化投融资体系

作为投资规模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要通过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努力探索市场化融资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准公益性和准商业化运营”的特点,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创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盈利条件,如将商贸、广告、沿线土地等衍生资源及附属效益的开发经营权赋予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提高项目盈利水平,以吸引社会投资者与政府共同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

2.2 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和管理方式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有效监管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政府监管体系,规范和维护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经营的市场秩序,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行为。在运输资源配置、财务结算、公益性运输负担、运输安全监管等方面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为各类投资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②建立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技术储备和方案比选工作,将融资方案也纳入比选范围,建立一套科学的计划编制和项目决策程序,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以商业原则进行项目建设、经营和日常管理,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相分离;建立专业化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系,控制政府投资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

2.3 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决策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保护各类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对一些重要问题,如社会投资的具体方式及管理办法、社会投资回报方式、项目建成后的经营方式、政府支持政策、监管措施等制定明确的法规政策,有力保障投资者权益。研究制定吸引国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法律制度,规范政府、社会投资人的行为和关系,为推动多元化的市场运作模式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政府投融资行为的市场化。香港政府为了提高地铁公司收益,确立一个拨地政策:香港地铁在兴建路线时,需要土地作地下隧道及地面车站等,而这些土地就会根据政府及地铁公司的协议,由政府拨给地铁公司,称为“地铁用地”。地铁公司在地铁用地上开发住宅或写字楼并以此获利。

2.4 深化城市轨道交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①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创造非主营业务收入。依托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区通达性、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物业、广告、商业等经营活动,拓宽投资主体的收益渠道,创造更多的非主营业务收入,支持建设和运营阶段产生的大量资金需求。以香港地铁为例,在车票之外拓展其他收入来源,包括顾问服务、八通卡系统、房地产以及电信业务。其中,房地产收益是香港地铁利润的重要支柱。②调整相关体制政策,引入特许经营方式,建立资金良性运作机制。借鉴特许经营模式,将城市轨道交通全线或者其中一部分的经营权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有偿转让给社会经营者,以减轻政府资金压力。政府在制定特许经营相关政策时,必须确保社会经营者不触及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公益性,保障其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功能得以发挥。

3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必须强化隐患的排查治理,做到防患未然,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技来“促安、保安、兴安”。信息化建设是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快速、准确、高效管理的根本保障。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政府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