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奋力开创司法所工作新局面
2019-12-22
本刊特约评论员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系统之根、厉行法治之基,其职能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基层法治建设的进程。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站在依法治国时代潮头,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基固本,是司法行政人的责任。
司法为民守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守初心,首先要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初心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司法所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应人民群众之需而生,在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展壮大,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肩负使命。司法所立足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从职责任务到业务能力到服务水平,都直接体现着初心和使命。做好司法所工作,就要把司法所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平台,坚持公仆意识,坚持把守初心、担使命变成践行司法为民的行动。
奋发有为担使命。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司法所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非监禁刑罚执行、过渡性安置帮教等法治服务的重要任务,通过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推进依法治理、教育挽救失足人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理念,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新时代,司法所必须主动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担负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神圣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法治需求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标对表找差距。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司法所在理想信念、工作理念、组织队伍、基础保障、履职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还有诸多的不适应。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缺乏做好新形势下司法所工作的思路和本领,司法所人少事多任务重、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有的司法所管理体制不畅、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司法所工作的创新发展。我们要正视问题,刀刃向内,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找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升司法所工作水平。
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本领之一。司法所建设得如何、工作开展得好坏,各司法厅、司法局领导干部都负有重要责任。抓好落实,首先要从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开始。各省区市司法厅(局)分管领导要走遍辖区所有县市区,各市(地、州)司法局分管领导要走遍全市每个司法所,了解司法所情况,找准并解决制约司法所发展的实际问题。二要勇于攻坚克难。对体制不顺、制度不全、人员编制欠缺、保障不落实等老大难问题,要向宁夏、河南等地学习,用钉钉子精神“挤”和“钻”,想方设法逐个击破予以解决。三要真抓实干。对照首次全国司法所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要结合本地实际,找准突破点,列出时间表,责任到人,确保任务落地。
牢记为民初心,践行使命担当。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于职守,锐意进取,奋力推进新时代司法所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