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

2019-12-22赵秀英谢争峻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23期
关键词:师资阿里巴巴跨境

□赵秀英 谢争峻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万亿元。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全面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陕西地方经济乃至全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订单班模式。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与全国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变动,该模式合作企业由集团公司转换成阿里巴巴集团第三方服务企业来执行,西安主要的第三方公司是西安橙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目前参与该项目的高校主要有西安欧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西京学院和西安邮电学院等高校。在该模式下,校企合作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双方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设施、设备与技术,企业提供讲师并辅助高校培训认证师资,带薪实习及就业等方面。经过三年的学习,第三方公司帮助高校对学生开展为期1-2个星期的入职岗前培训后,以双选会的形式共同为学生确定跨境电商企业带薪实习岗位。此外,各高校依托自身的企业资源,开展大量的参观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和实习项目。

2.短期岗位及证书培训模式。目前,阿里巴巴集团第三方服务公司与高校合作,针对高校本科三年级学生,开展为期约32课时的跨境电商技能培训。跨境电商人才短期培训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及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甚至有时也包括了其他商科专业的学生。这类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外贸业务基础操作课程、跨境电子商务主流平台操作培训等内容。

3.实训基地项目孵化培养模式。实训基地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机构授权的跨境电商实践基地;另一类是企业授权的跨境电商实践基地。政府机构授权的实训基地主要是由政府授权挂牌,提供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及验收标准,验收合格后,政府拨付建设资金。高校和企业负责提供实践实训基地场地、日常管理、项目引进及运营。这类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较高,要求有真实的企业孵化项目,学生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企业授权的跨境电商实践基地主要是由阿里巴巴创新中心(西安长安)、阿里巴巴集团西安分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第三方服务公司授权挂牌的实训基地。这类实训基地合作内容不固定,无统一标准,企业的资源中介作用明显,对企业和高校的品牌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师资分析

1.企业师资。企业师资主要来源于阿里巴巴集团百年橙师认证讲师、阿里巴巴集团第三方服务企业讲师、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员。这类认证讲师既具有丰富的企业经验,又经过了正规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技巧培训,授课质量比较有保证。阿里巴巴集团第三方服务企业讲师往往是通过招聘有1年-2年跨境电商从业经验的业务员,经过企业内训后,使用培训企业统一的课件进行授课,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员通常来自于高校合作企业,使用本企业的真实案例,通过后台实际操作演练来让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训练,从业务操作方面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指导,但是授课技巧及理论知识方面有些不足。

2.高校师资。高校师资方面,一部分教师通过了阿里巴巴集团橙师认证培训及考试,获得了授课资格,另一部分教师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跟课的形式逐步获得跨境电商的业务经验,从而开展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教学。这部分教师通常具有较强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跨境电商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教学和业务操作方面较为欠缺。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据调查,陕西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能力方向设定与企业需求基本相符,但是从各个能力的层级来看,陕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远远达不到现在企业的需求。例如,在市场推广和营销能力方面,陕西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停留在客户的寻找与维护方面,对于区域市场营销的推广和策划能力欠缺;在平台运营操作能力方面,停留在简单的产品上传与维护层次,缺乏后台运营能力方面的培训;在外贸业务能力方面,停留在基本业务操作水平,对于国际市场行情把握等方面培养比较缺乏;在英语水平方面,停留在业务环节英语培训方面,对于跨国文化及礼仪方面的培养比较欠缺。

(二)人才培养路径不清晰

由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融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等多个专业的多种职业能力,很难通过在某一专业下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短期培训的形式也只能满足企业低端密集型业务操作的需要。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路径不够清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培养机制等都无法与现实企业需求相匹配的情况。

(三)跨境电商师资质量不足

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企业从业人员和高校两方面的师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相应的人才。但是,高校和企业教师联合课程开发和教材等教学资料开发较少,很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缺乏综合应用型师资。企业师资力量随机性较大,主要取决于高校合作的企业资源质量,因此企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往往通过短期合作项目或专业方向项目组的形式开展,校企双方投入的师资和人员力量有限,达不到人才培养的需求,且校企合作项目稳定性差,人才培养的延续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尚未形成合力

在陕西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主要是与第三方服务企业合作较多,合作项目也多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培训和人才输出方面,与实际跨境电商企业的真实项目合作较少;高校与政府合作也仅停留在实践项目孵化基地的层面,没有达到参与政府跨境电商项目的层面。因此,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政府和高校没有形成惠及人才、企业、地方经济发展的合力。

三、优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精准定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

跨境电商企业已经走过了迅速扩张和低端发展的阶段,要求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具备传统的外贸经验、知识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具备对于海外市场潜在需求的分析能力,数据挖掘及分析处理能力,对海外消费人群及文化的理解、对于产品和市场的敏感度、遇到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对能力,跨部门跨国界的沟通协调谈判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养。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调研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企业应培养具备国际贸易谈判磋商能力、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国际市场营销推广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管理能力的跨专业融合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平台

目前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都集中体现在跨专业融合的实践技能方面,因此,实践教学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践教学平台及其运行和保障机制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平台应突破实践项目和课程的界限,实现项目孵化基地孵化初期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基地运行成熟合作项目、实践课程教学引入校企合作项目案例,使不同层次和发展阶段的项目服务于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

(三)打造“三位一体”长效合作培养机制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完善的“三位一体”长效合作培养机制。政府部门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政策、资金和实训合作项目;企业为高校提供合作项目、师资交流、技术前沿支持;高校整合政府和企业资源,承担企业和政府的业务项目,同时整合自身科研力量,为政府和企业解决行业和项目问题。最终三方实现人才培养、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为解决三方人才培养、项目合作、行业前沿问题等提供支撑。

(四)加强校企师资交流

企业和高校跨境电商师资都各有优势,且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企业和高校应鼓励双方的师资进行双向流动,开展联合课程的开发,同时发挥高校教师的教学优势和企业人员的实践优势,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满足企业实践需要的课程内容。

猜你喜欢

师资阿里巴巴跨境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吴翰清:阿里巴巴的守护神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