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学的“社交化”特征
2019-12-21王江红
王江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成为通往虚拟世界的门户,在那里人们可以过着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生活”,以网络社区或社交平台为介的网络社交活动成为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再拘泥于那有限的、只有数十个朋友的社交圈子,而可以有数百个、甚至数千个朋友,从而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广度”[1]。网络文学即在网络社交中萌发、传播、壮大,以网络为中介的社交活动与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了网络文学的“社交化”特征。
一、网络文学发源于网络社交
首先,网络交互功能是网络文学产生的技术前提。网络是信息传送、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使社会的信息传播和人类的心灵沟通有了更加经济和最为便捷的渠道”[2]。在网络技术发展初期,受硬件设备、传输速度、存储容量、上网资费等因素的限制,音频、影视等内容难以进行广泛、快速的传播,而文字和简易符号因其容量小、传送快的特点,成为早期上网用户最主要的表意工具,在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牌(BBS)、聊天室(Chart)、万维网(World Wide Web)网页中普遍使用。网民在虚拟空间中利用文字进行有目的、有情感、有思想的信息交流,网络文学的萌芽便在这些具有明显社交特征的网络应用中滋生。如 1991年,北美留学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以邮件分发的方式供用户订阅、交流、反馈,成为“全球中文网络文学写作第一个园地”[3];199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留学生魏亚桂等人搭建了第一个中文新闻讨论组ACT(alt.chinese.text),用户可在其中自由发表有关政治、经济、生活、文艺等方面的信息与观点,“读多了,自然也会和朋友交流,而网上的交流只得写”(北美网络作家鸣鸿),“那些智慧而有趣的文字”便成为“网络文学的雏形”[4]。
其次,网络社交氛围激发众多文学爱好者以文学创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欲望。网络社交的匿名性、平等性、交互性为快捷、便利、直接、多向的情感交流提供可能,“文学本来就是在人际交流中提炼而成”,且“网络的相对匿名交流形式让人们在心理上更愿意吐露心声,来去自如的身影出没更让人可以潇洒地有话直说。”[5]238因此,1997年,虽然老榕看完世界杯足球比赛后,“心情很不好”,“一开始没想写东西”,但“有人在网上说,你不是刚看球回来嘛,快说说感受”,受到网友的鼓励后,他便“想那就写两句吧,一气呵成写了那么多”[6],于是被称为“中国第一足球博文”的《10·31:足球国耻日亲历记——大连金州没有眼泪》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的体育沙龙上诞生;1998年,痞子蔡在台湾成功大学BBS上“看着许多人在网上用文字聊天、开玩笑、发表小说,非常有意思,他常被很多网上的小说感动,他期望自己也能写令人感动的文章”,于是“忍不住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地敲键盘,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写成帖子贴到网站上”[5]30,最终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打开了网络文学的闸门。宁财神在网上写鬼故事,“纯粹是为了‘万圣节’吓唬人,写着玩儿”[7];玫瑰灰坦露,自己“用整天的时间来写作”,“为了在网上的更大交流空间”,“幸运地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和建议,那些赞扬和批评让我坚持写到现在”[8];安妮宝贝声称“在网上写的那些故事,是我的想象和往事。也是心里隐忍和潜伏的激情”,[9]4“只要你以相同绝望的姿势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9]5。可见,在平等、自由的网络社区内,写作者渴望心灵沟通、情感交流,阅读者及时予以回应、互动,是网络文学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交动因。
二、网络社交是网络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网络社交是网络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发源于网络社交的原创文学作品,首先经由与其同属一个社区的网民浏览、品评,优秀的作品会使社区内的成员自发向本社区外的其它网络圈层传播,部分网络作者或作品的成名便是由多社区成员通过转发、链接、点击等手段,实现由单一网络社区向多个网络社区或全网络范围的广泛传播,甚至经由某个特定的社区成员渠道实现由网上向网下的跨媒介传播。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天涯、NET-BuGS、新浪读书沙龙三个论坛发表,“在‘天涯’点击量有 16万次”,在 NET-BuGS“这篇小说曾导致社区在线人数超过了最高容纳量,首页链接的点击量是 17万多(还不包括内部论坛点击量)”,不但吸引了众多网站的转载,而且也促使“众多网友按捺不住参与的激情,在作者新写好的小说片段后面跟贴,发表自己的建议或改写的文字”,还催生了《重庆的孤男寡女》等类似题材的创作[10]。早期的网络文学传播多以网友的自由点击、转发、评论为主,而今各类网络文学大赛也都要设立网友投票环节,参赛的网络作者或作品只有在社区内部汇聚一定的人气与知名度后,才能经过网友的传播实现向更广层面上的扩散。
商业网络文学网站建立后,通过稳固网络作者/作品在社交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利用各种社交元素与社交方式来满足或刺激读者的社交需求,成为网站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文学网站本身可以视为一个由共同爱好网络文学写作或阅读的群体聚集而成的网络社区,社区成员的总体数量、活跃指数、互动频率、社交质量是衡量网站商业价值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黑可可、芭蕉等早期知名网络作者与知名作家陈村的加入,为“榕树下”前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而 160万的注册用户,以“爱好网络文学”“有较为充足的节假日”“收入水平居于中上”“审美趣味相对较高”“忠诚度也较高”的“都市青年白领和准白领”为主,“日均投稿量达6 000篇”,也成为“榕树下”发展后期“宣布要以千万美元出售六成到七成股份”的主要依凭[11]。随着商业制度,尤其是VIP付费阅读制度的确立,大部分文学网站开始由以文学共同爱好者为基础的自由、开放、无功利的网络写作与评阅,逐渐演变成以商业模式为基准的规范性、限制性、功利性的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网站从免费式文学社区转变成收费式文学社区,而“作者-读者”或“读者-读者”之间进行互动的社交需求便成为网站借以盈利的一个主要目标。如起点中文网推出的月票系统等评选或增值服务,前者使“在争夺月票榜的过程中,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对社交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后者使“读者通过这个制度拉近与作者的关系,作者依靠这个制度富裕起来”,“大大的增加了作者和读者互动的积极性,增强了作品的凝聚力”[12],所谓“盟主”“白银大盟”“黄金总盟”等①按起点中文网规定,读者为某作品一次性打赏100 000起点币(100起点币 = 1元人民币)可获“盟主”称号,首个一次性打赏1 000 000起点币可获“白银大盟”称号,首个一次性打赏10 000 000起点币可获“黄金大盟”称号。正是以某一网络作品为纽带,凭借高额“打赏”与该书作者建立“紧密”社交/互动关系的读者,网站平台则从因月票榜争夺而产生的订阅消费中收取抽成。
随着贴吧、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服务平台(SNS)与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以此类平台为基础的网络社交活动,为网络文学在文学网站内部的流传之外,开辟了新的分享式、营销式或聚合式的传播路径。如在微博上,有一部分用户会在个人账号上发表一些网络文学阅读信息,向微博好友分享自己喜欢的网络作者或作品;还有一部分以“推文”“荐文”等关键词为标签的微博用户,专门从事网络文学作品荐读或品评服务,既有分享式的作品推荐,也有广告式的作品推销,利用微博社交影响其账号下从几十个到几百万个不等的粉丝。另外,部分网络作者为聚合读者资源,通常利用QQ、微信等平台建立个人粉丝群或单部作品书友群,及时发布个人动态、写作动态等信息,与读者展开对话交流的同时,也会间接鼓励或直接组织群内成员为其个人或其作品进行传播、消费等活动。同样,文学网站也常在社交平台上通过组织抽奖、定向推送等方式,扩大网站品牌与内容的受众群体、传播范围。当前,网络文学 IP作品的形成及其价值评估,都离不开对社交平台上相关网络作者或作品话题热度或活跃指数的参照,以此衡量某个网络作者或某部作品在网络社交环境中的影响力,也正是基于网络社交对网络文学的重要影响,“社交化”阅读与“社交化”传播成为部分商业文学企业制定发展策略的一个方向,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就曾表示,阅文集团将“继续通过社交和粉丝互动来提高用户粘性,以及加快建立涵盖在线阅读、粉丝运营及版权改编的整体IP开发运作体系,真正实现内容价值的全面爆发”[13]。
三、网络社交影响网络文学的创作内容与写作风格
一方面,以网络社交为代表的网络生活是部分网络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内容。早期,通过邮件、寻呼、聊天、留言等网络社交活动而产生的“网络情缘”是网络文学的热门题材,《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中的爱情》等都是以网络社交为背景而虚构的网恋故事,当时甚至有人以此来界定网络文学,认为“网络文学作者是网人,读者是网虫,载体是网络,内容是网恋、网侠、网络奇遇及一切与网络相关的事物”[14]。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对现实进行影响、渗透与重塑的能力逐渐加强,网络作者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搜索、寻找创作素材,及时吸纳并表现网络社交中的话题、潮流、热点等,将其化为创作灵感或内容来源。如晋江文学城热门小说《我爱种田》[15]以真人秀的方式架构全文,在描写主角人物如何完成挑战任务时,也将真人秀内外观众们的“热搜”“弹幕”互动作为推动剧情的一个重要支点,从而将微博、视频等网络社交或娱乐平台上的热点话题、网民形象、特殊事件等援引入小说创作中,折射了网络时代人的社交生活与情感状态。
另一方面,在网络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交文化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审美风格与创作思维。首先,网络社交将聊天用语、简易符号、特殊谐音词等“有别于传统口语和书面语的电子语”[16]带入网络文学中,而且网络社交的自由与随性,使网络文学语言多具有轻松、简洁、幽默、诙谐、新奇等特征。其次,网络社交行为的即时化、互动化、碎片化倾向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叙事特点。如小说《临高启明》将网络社交的互动性与叙事的民主化相结合,作者及核心读者“经常以发‘论坛互动帖’的方式,针对小说的设定、情节、人物和技术细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些帖子可长可短,经过筛选整理,就可以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进入小说之中,成为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这种“同人转正”机制有利于将读者在论坛或贴吧上的同人创作纳入到正文的叙事中[17];小说《从前有座灵剑山》吸收“‘二次元’化的叙事手段”[18],将网络社交中的带有调侃、戏谑或抱怨等特殊意味与形式的话语融入文中,“真正以吐槽之刃裂解‘宏大叙事’之骸,完成一种后现代的碎片化叙事,实现了吐槽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真正能量”[18]。最后,网络社交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网络文学的整体构思。例如,除上述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人与事多被纳入到部分网络作品的情节中外,网络游戏(Online Game)中形成的互动模式、人物关系、世界观念等也常被作者融合进网络文学的创作架构里,如游戏玩家战斗时形成的双人对决、组队作战等多种组合模式以及游戏角色分派中产生的夫-妻、师-徒、甲种族-乙种族等不同的身份关系、区别特征及交互方式,是很多网游小说、玄幻小说、仙侠小说在设计人物形象、情节脉络时的主要借鉴对象。例如近来流行的“系统文”与“快穿文”便是以网络游戏中“玩家-NPC”或“玩家-NPC-玩家”的交互方式为主要构思手段,可见,“游戏经验对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想象、主体认知及叙述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19]。
四、网络文学在线批评活动的社交化特征
互联网时代,不仅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与新媒体的发展密切关联,而且“文学批评方式从传统书面批评向新媒体媒介批评转型”[20]。当前,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创作在同一网络社区内完成,批评的内容直接呈现并传递给本社区内的网络作者或其他读者。以商业文学网站为例,首先,点击、投票、订阅等数据情况本身就是读者反馈的一种形式,决定着网站内某个作者或作品的上榜情况及排名先后,因此,在这种类似社区选举的过程中,作者往往会以各种互动形式向读者“求票”,而读者也会根据作者的态度来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对象进行投票。其次,网络文学平台利用技术升级或用户积分制度,努力活跃社区氛围,使平台内部作者-读者、读者-读者之间点评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大大增强。另外,书评区中“精华”书评的诞生,不仅与书评本身的内容相关,而且需要经由网络作者或其他读者的互动参与以积攒足够的人气;而手机APP文学平台的“批注式”阅读使读者之间的点评互动更加频繁化,读者在阅读中参看他人想法并与之交流,成为网络文学手机阅读的一种社交乐趣。
网络文学在线批评活动的另一种常见类型,是在文学原创网站之外,建立带有网络文学批评性质的网站、论坛、贴吧、公众号等,形成独立的在线批评社区或团体,其中有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网络文学作者、作品或题材类型而建,其成员以贴吧主题为纽带,“因为作品里的某个角色甚至某个句子而变得联系紧密甚至态度亲昵”,“并且将这种由于网络文学的‘共鸣’将话题延伸扩展到各自的生活细节和未来理想上,他们在这些匿名性强的网络社区里频繁互动并流露出自然的真情实感”[21]。有的如“杨晨说网文”“网络小说排行榜”等自媒体用户,在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建立账号,发表与网络文学批评相关的短评、文章或音频,以社交化的手段向所在社区内的受众或账号关注者推送、传播批评观点。另外,还有一种规模较大的网站或论坛,汇集网络文学相关作家访谈、写作评论、作品推介等多种内容,形成综合性网络文学信息与批评交流社区。在这些异常活跃的网络文学在线批评活动中,读者不仅可以通过团体或社区内不断地交流、讨论甚至争吵,产生出贴近网络文学阅读现场的批评心得、行业话语,并且于长期的探讨及切磋中,出现如“安迪斯晨风”“Weid”等在社区内乃至网络文学圈内较有名气的批评者。
五、小结:网络文学“社交化”趋势的利与弊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2]其中“群”即“群居相切磋”[22],强调文学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功能。网络文学发源于网络社交,使文学的创作在网上恢复了生活化、质朴化的特点,赋予更多文学爱好者创作的激情与机遇,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但这也同样不可避免地造成网络文学创作中良莠不齐的现象,使作品的筛选难度随之增大。网络文学在网上的社交化传播,增加了网络作品的流通渠道,一方面,网络作者可以面对更庞大的受众群体,并通过社交平台培养、汇聚自己的粉丝读者群,树立个人创作品牌;另一方面,网络文学读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与更便捷的反馈途径,可以主动挑选适合自己阅读偏好或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网络作者、作品、读者,满足自己的阅读与社交需求,但也正是社交化传播所表现出来的同兴趣偏向,使网络文学读者在挑选过程中习惯性地受口味的支配而忽略个人兴趣之外的其它类作品,阅读范围和阅读层次有片面化、僵固化的危险。网络社交生活对网络文学内容题材、艺术风格的影响,扩展了传统文学的书写范围与审美模式,将“网民”人群的情感状态、审美趣味以新的文学观念与写作手法表现出来;然而,对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生活的过分依赖或沉溺,也导致网络文学对现实生活介入的乏力,以及网络书写的同质化、套路化现象。网络文学在线批评活动的社交化倾向,使无数普通读者的喜好通过转发、点评等非专业性评价的方式显现出来,并及时反馈给网络作者与网站平台,而且独立的网络文学批评社区还孕育了丰富的网络文学批评话语,培养了一批熟知网络文学创作与阅读的“网生”批评者;但是,网络文学读者在社交化的网络文学批评活动中,也容易借助社交组织或社交手段进行一些非理性地“刷票”“控评”等行为,造成网络文学在线批评中的言论混杂、秩序失范、情绪极端等负面现象,而且,社交式的网络文学在线批评活动更容易带有小团体化的排外倾向,这也是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难以介入或深入网络文学读者群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网络文学已形成自己的独立王国”,有自己的圈层、行规、切口、团体[23]等,这既得益于网络文学的社交化,又受制于网络文学的社交化。网络文学想要获得更充分、更长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可能仅仅依靠社交圈层内部的创作、传播、消化与批评。就互联网的“互联”意义而言,它应该既包括向内的网络互交,以加深内部团体间的理解,凝聚志趣相投者的群体力量;也应该包括向外的网络互通,以打破沟通壁垒,解除彼此间的封闭与偏见。因此,对于当前的网络文学发展而言,它同样既需要网络文学圈层内部的读者、作者、批评者向外汲取更多的营养成分,用以开扩发展视野,提升创作格局,也需要网络文学圈层外部的传统文学作家、学院派研究人员等融入其行业内部的社交圈层中,在深刻了解网络文学根源与现场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批评或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