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工科的校企合作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9-12-21郭晓军宋俊芳

计算机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工程工科应用型

何 磊,郭晓军,宋俊芳

(西藏民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712082)

0 引言

工科专业有别于理科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教学型为主的地方院校,更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注重结合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新工科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就一定要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

1 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原因如下。

1.1 “卓工计划”“ 新工科建设”的必需

我国于2010 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种工程教育实践模式的特点就是企业深度参与学校学生的培养过程,其主要措施就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之六即“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明确提出要“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文献[2]提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真正 ‘回到工程实践’,必须全面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改革”。

1.2 学校教育跟上社会技术发展的必需

学校教育相对封闭和滞后,注重理论与技术的成熟度,偏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学校教学中的技术、工具一般都不会是最新的,与一线企业有距离甚至有代沟。企业处于生产一线,严峻的社会竞争迫使他们必须掌握、使用最新技术和工具,必须使用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所以要跟上社会技术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从企业汲取新营养新力量,只有与行业企业合作。

1.3 学校增强师资力量的必需

随着学校扩大招生、发展新的工科专业等,工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往往不足,网络工程专业更是属于设立较晚的新专业,学校一般都会师资不足,且地方院校更存在师资短缺问题。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专业技术力量,用企业技术人才补充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短板。

1.4 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的必需

网络工程作为新专业,学校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基础条件往往没能及时跟上,这就需要与企业合作,把企业发展成校外实习基地,将企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以完成并加强实践教学。

1.5 实现新课程体系的必需

构建基于产出教育(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就是校企共建。为了保证课程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接轨,必须要有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必须要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才能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构筑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模块化、递进式课程体系[3]。

2 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实践可以体会到,目前校企合作存在如下问题。

2.1 部分学校重视不够

目前一些高校,特别是少数地方院校,因学生的就业压力不大,毕业生专业培养质量没有明显暴露出来,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还能盲目乐观,致使内在动力不足,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此外,社会对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不够,部分学校实际效果有限。

2.2 难以实现共赢

文献[1]指出,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技能要求,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学校高质量地完成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企业也得以更早地培训了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基本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共赢。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校、学生收获较明显,关键及难点是如何让企业得到回报。对合作企业有就业意向的学生终归只有少量,而企业想招聘的高质量学生就要对其进行提前培训等,企业获得的利益很有限。

2.3 没有相关平台

现在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基本靠找关系单向地学校找到企业或者企业找到学校,都要先联络感情,双方进行了解,再商谈合作进而签署协议。目前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更不知哪些企业愿意合作,供学校可选择的企业少,合作前校企双方的了解不多。

2.4 缺乏制度约束

目前,在大家的观念中,学生上大学就是在大学内学习,就是把四年时间全部用来校内培养。所以学校不进行校企合作,没有舆论压力。现在也没有任何制度,规定学校必须进行何种程序的校企合作,学校不进行校企合作,也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

3 对存在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3.1 建立相关机制

要使学校、企业,甚至整个社会都认识到,面向“新工科”培养目标,既要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又要建立依托于行业需求的长效校企合作机制,使“新工科”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需求[3]。

建议国家通过立法、财税等手段,促成政府牵头、高校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2]。

3.2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益

校企双赢实现校企合作才能长久长远,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益:①学校在学生实习等环节给企业支付费用,使企业得到利益;②学校可根据企业需求,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员工的专业理论水平,增强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4],甚至合作定向招生和定向培养,为企业员工提供深造机会;③政府可根据企业与学校合作情况及实际工作量适当降税减费。

3.3 建立相关机制和平台促进校企合作

建议政府通过税收等政策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政府有各企业的财税数据,可据此对参与的企业提出一个门槛,给学校选择企业做一次初步筛选。

建议政府搭建相关平台,方便企业和学校的相互了解,方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政府搭建平台,甚至可以组织如毕业生招聘会的见面洽谈活动,以方便企业和学校牵手配对,积极促成校企双方的合作。

3.4 出台相关制度推动校企合作

现在有学校已经在进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 年在学校、1 年在企业的育人模式。文献[3]更是提出“2.5+0.5+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三轮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议教育部出台相关制度,强行规定应用型工科学生必须有3 个月以上时间在企业实践实习,甚至要求在3~5 年后达到半年以上时间在企业实习。

政府也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鼓励校企合作。

我们相信,只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充分肯定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4 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方面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方式是:网络研究所、软件公司的资深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学校聘用行业企业精英工程师参与课程建设、实践课教学、实践指导等教学环节;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企业专家参与对学生的专业职业指导与辅导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1]。

文献[5]提出构建“三元四共五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四共”,就是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监控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学校和企业主要应该进行以下合作。

4.1 合作培养方案制订,立好育人规划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兼顾学校、行业专家、企业、学生和家长及校友等的多方需求,通过学校、企业等主体的协同创新,由学校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任课教师等共同讨论商议,最后确定方案,指导专业人才的培养[3]。

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评价、修订:由学校联合知名企业共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由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甚至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对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合理性评价,修订小组对这些基础信息进行分析,才能作为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依据。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及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等,要做出全面、正确的描述与规划,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2 教师去企业培训锻炼,做硬育人基础

“新工科”人才应该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并且满足新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专业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面向“新工科”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具有竞争力、高质量的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建设一支具有新工科背景的“双师型”网络工程教师队伍。

企业专家熟悉专业前沿技术及最新工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提高师资授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交流,请企业优秀专家定期或按需进行技术讲座,对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学校教师熟悉专业基础理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清楚教学中缺什么、自己需要什么。由企业资深专家、技术精湛工程师对学校教师进行某方向的专业技术培训,是一项很必要工作。西藏民族大学就开展过这种培养,教师收获很大反映很好效果很好。

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作学习,甚至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定期顶岗锻炼,或将教师派到科研院所、企业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

学校要注重实践教学,认识到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应建立相应制度、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学校应制定相关考核目标与考核内容,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4]。

4.3 合作课程建设,提升育人资源

引入企业力量共同建设部分核心课程,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编写合理的教材、编写完善的实验指导,进行课程教学、指导实践等工作。

文献[6]提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是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起点、高要求的改革措施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校企合作课程,受益学生、服务企业、修炼教师、贡献地方”。文中还给出了具体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原则、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思路、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模式等。

4.4 聘请企业导师,锤炼实践能力

对前沿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师资力量可能无法满足和保证教学实践效果,应直接聘请企业专家进行课程教学及实践辅导。

聘请企业专家和工程师来高校授课,可以补充学校教师企业工作经历和实际生产经验的不足,提高学校专业授课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4.5 合作毕业设计指导,完成培养升华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要让毕业设计不流于形式、有很好的效果,并有别于一个大作业,最好还是与企业合作开展。从选题、开题、设计指导、中期检查,到毕业答辩的整个过程,都有企业专家的参与和监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引进企业高级工程人员的技术特长和工程经验,结合高校教师深厚的理论研究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完成企业项目开发,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一线工程人员。文献[7]针对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为主、企为辅、全过程管理”的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流程等。

4.6 去企业实习实践,完美接轨就业

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关实习、学习和工作,了解企业、了解具体的实际问题,学习相关新技术新工具,锻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校要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时俱进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领域前沿技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顶岗锻炼,建设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实践场所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中参与到实际企业项目的研发中,实现学校与行业市场的零距离对接。

5 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形势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校企合作更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笔者将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实践校企合作的各种途径,以提高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对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欢

网络工程工科应用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简介: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网络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