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售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
2019-12-21金俊岚熊伟
金俊岚 熊伟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农产品销售平台服务的现状
(一)农产品销售平台的现状
如今,互联网技术使得全球化进程加快,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主流销售模式。因此,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在农业发展方面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产品销售平台的运作,所以对农产品销售平台服务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调查。 并得出以下结论:
1、农产品销售交易额的增长呈不稳定的态势
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农产品销售交易额平均每两年翻一番。 然而,自2016年以来,农产品销售交易额增速回落快速,导致交易额增速波动较大。
2、农产品销售平台的行业结构正处在动态调整期
其中,产品结构从“客厅食品”转变为“客厅食品+厨房食品”,并且“厨房食品”还在逐年增长。2013—2016年,生鲜产品占农产品销售交易额比重从26.0%增加到41.5%,极大地推动了产品结构从以“储藏方便、运输便利”为主导的“客厅食品”向以包括生鲜产品在内的“客厅食品+厨房食品”转变。
3、农产品销售平台众多
自2016年以来,由于农产品销售平台格局的迅速变化,逐渐形成了以阿里系、京东这两大超级网络综合平台,和以中粮我买网、1号店等为代表的多强平台,以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等为代表的小众特色平台,共同构成的“两超-多强-小众” 的寡头竞争格局。
从网店数量以及产品销售额上来看,东部地区的农产品销售规模都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根据阿里系、京东平台上网店数量以及产品销售额排名显示,东部地区起着主导地位;然而,从网店数量以及产品销售额的增幅上分析,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幅度已经大大提高。
(二)农产品销售服务的现状
1、渠道效率低
在我国,由于农产品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不足以及组织化程度弱,使得运输渠道效率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流通速度慢。农产品自身价值相对较低,以及在农产品中介组织的规模及实力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产品运输基本上采用的是公路运输,相较于国外的铁路运输,从生产地到达销售地的时间更长。
(2)损耗严重。以蔬菜为例,从产地发出的新鲜的瓜果蔬菜,在农产品运输的途中,因为缺乏有效的保鲜包装措施会导致农产品的变质腐烂。农产品在采购数量和实际销售数量上也会因此产生较大的差距。据资料显示,蔬菜运输过程中,从毛菜到净菜一般有10%-20%的损耗,这也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
(3)物流成本过高。销售渠道的畅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销售的顺利与否。然而,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中,各个环节都要一定的费用,这对农产品销售而言起着不小的抑制作用。
2、农产品营销的主体小而分散、营销能力弱、组织程度低
现今,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主体一般都是零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即所谓的“小生产大市场”。虽然零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即散户),在营销上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与灵活性,其实,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市场控制和良性发展,使得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挑选商品,这样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是一个方便的途径。同时,散户无法及时、有效、准确地获取购买信息。而这些散户往往是文化素质较低的一群人,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陈旧不变,多以经验为主,缺乏科技创新的意识。在信息流通等方面,多数农户以左邻右舍、同村邻村为交流半径,如此狭隘的沟通环境下,农产品信息传播手段非常落后。由此可知,生产者缺乏正确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那么在科学的市场分析预测方面自然就更不具备优势,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流通,组织性自然低下。
3、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
在营销渠道之中,农产品的质量优劣、安全系数是整个渠道的重中之重。所以,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对整个营销渠道都意义重大。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的生产分散,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的差异影响,农产品形态大小各异,品质不一,难以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然而,现在的消费者普遍注重品质,并不会因为产品的价格优惠而选择形态、大小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商品。
4、突破农产品的物流问题
最近几年来,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陆续在农村设立物理销售网点,例如阿里巴巴的村淘,京东苏宁开设的农产品特产馆等。这些物理销售网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农产品“最初一公里”的问题。
5、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模式
(1)以农产品运销为主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生产者利用便利得到运输方式,直接将农产品运送到一级的产品交易市场,跳过中间商环节。但是这种销售模式会使得成本增加,效率降低,同时其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大,通常出现在我国不发达地区。
(2)以交易型渠道内部关系为主的模式
这种销售的模式通常出现在加工企业和销售公司之间,与农产品生产者组成固定的销售纽带。这种营销渠道的弊端是,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使得各个成员之间都缺乏约束,要完成销售,仅仅是靠市场的调节。
(3)以多环节的中间商流通为主的模式
作为我国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该模式指的是中间商在销售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关系,经过多个环节将农产品送入市场。但是在以多环节的中间商流通为主的模式中,市场参与多且复杂,交易成本也比较高,往往会导致生产者的利益损失。
二、农产品销售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供需之间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的滞销的直接原因是农产品的供应大于需求、价格变动的幅度较大、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称等,其根本在于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多为散户,农产品没有规模化的生产以及专业化的经营,无法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因而缺乏了市场竞争力。
瓜果蔬菜从田间地头输送到城市,经过各个环节的加价,压榨了农户利益的同时,城里的百姓同样吃不上新鲜价廉的果蔬。
(二)农产品推广服务弱
在中国农村,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了解有限,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电脑,能够熟练应用的更是少之又少。许多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尚未适应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农民难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和推广,农产品的知名度无法在市场上打响。
(三)农产品开发不足
现有农产品的开发不足,使得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产品的品质、大小、色泽等等的性质不一。这对农产品的销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甘薯为例,彩色的甘薯分为红色、紫色、黄色等,口感和外形都非常的吸引人。然而,甘薯却无法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甘薯的大小不一,色泽凌乱,导致甘薯缺乏品质保证,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的顾虑。
(四)农产品配套服务缺失(运输包装)
农产品物流的配套服务不足,使农产品在物流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绝大多数的农产品非常容易腐烂,其品种多、差别大同时也很难保证农产品的新鲜的程度、其季节性的特点使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包装、装卸、运输、仓储等有特定的要求,经营难度大、成本高。然而,为了节约成本,在农产品配送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常温状态配送,使得农产品在整个物流配送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损失。
(五)专业服务不强,技术人才缺乏
农产品销售平台对人才的要求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网络营销技能,还要熟知农村和农产品的特点,然而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农产品销售平台人才匮乏是农产品销售平台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相应的对策
综合上述研究,农产品销售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农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为此制定以下对策予以解决。
(一)农产品的渠道结构优化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层级过多,链条过长。所以,对农产品渠道结构的优化至关重要。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结构多数为:生产者→配送中心→超市、连锁店→消费者。通过这一渠道链条,简单快速地完成农产品的转移。流通环节的减少,加快了农产品流通的速度,同时也节约了农产品流通的成本,进而提高了效率。这种流通结构的环节少、物流快、成本低、效率高,会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层级过多,链条过长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二)促进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一体化组织
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一体化,又称农业一体化,指的是将农产品再生产,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并将这些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农产品产销的一体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农产品生产者为基础,结合科技手段,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从而实现了为“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为一体的农产品经营方式。这种一体化的模式以利益驱动为核心,在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带动以及广大农户为基础的参与下,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其目的是让各个参与主体都能在整个生产模式中获得平均利润。
(三)发展与农产品流通相合作的组织
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果农瓜农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而且规模较小、也不大集中中,组织性也不强。发展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则可以合理地降低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没有必要的费用,避免或减少了瓜农果农们由于信息了解不全面而导致的损失。由于现如今我国农民的合作组织规模较小,竞争力不足,导致无法有效维护农民的利益的现象。通过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组织化程度。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流通成本会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了流通效益。
为了实现行农产品流通的组织综合化以及合作社兼并与联合这三大方面,对农产品流通组织进行建设创新,必须通过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这样才有助于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而实现农户利益最大化。
(四)农产品优化
在销售过程中,农产品是整个销售渠道高效、快速、低成本流通的源头,对农产品流通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产品自身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工作效率。
对农产品自身优化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1、农产品标准化。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农户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的管理,在统一标准的制度下,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标准化、规范化。
2、农产品产地方面的问题。必须经过合理的规划,使得大多数的农产品在主体市场需求的范围内生产。使得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水平相当,这样既可以减少农产品生产和运输的时间成本,还可以减少农产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对于一些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则必须加强渠道拓展工作的实施,以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五)巧妙运用互联网
现阶段的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热点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博得众人的眼球。随之产生的“网红、网咖”等的名词对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具有重大意义。
农产品的滞销,多数是由于产品推广不全面,知道的人少了,购买的人自然也就少了。此时,借助互联网,将线下的农产品带到线上,并借助“网红、网咖”的力量提高知名度,将作为传统行业的农产品转变为互联网支持下的新型农产品加以经营。
通过网络提升了知名度后,农户可以减少在采购、运输、销售等环节上产生的费用。直接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送到大城市的餐桌上。不仅如此,农产品销售平台还能将产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加上形象包装、营销推广等的作用,促使农产品销售一步到位。
(六)合理运用相关的技术人才
在注重农产品在各个环节销售的同时,相关的技术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农产品的生产、营销、运输,不论在哪一环节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农产品的生产者,以农民为主,这一类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互联网技术更是一知半解,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接触过网络。因此,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在人才上的严重匮乏也制约了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发展。
现在,偏远地区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学习了知识技能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农产品状况、家乡文化等也有着很深的了解。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不但解决了互联网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产品介绍、营销包装等方面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