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从费心到用心

2019-12-21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羊肉串羊肉用心

文/本刊编辑部

近期,“羊肉吕”又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刷屏了,这听上去像是姓吕的人家开的羊肉店,但是很多上海人却心领神会,这又是垃圾分类的“功”。

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办法一个月前在上海开始实施了,湿纸巾再湿也是干垃圾,葡萄干再干也是湿垃圾……每天都要面对的垃圾分类一度就像绕口令般让很多市民迷茫,让他们感到既累心又费心。

上海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产生垃圾最多的城市之一——2018年,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近95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在上海,四天的垃圾数量就能堆出一幢420米高的金茂大厦……

而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生活垃圾的年产量达到4亿吨左右,并且还在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大约2/3的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

逐年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对于清运和末端处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垃圾分类成为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必由之路。虽然目前每个城市垃圾分类的名称和标准不尽相同,但大方向首先都是将可以回收的分类投放,同时大量的厨余垃圾可以用来堆肥,剩下的其他垃圾才会进行填埋或焚烧。这样不仅减少了填埋的土地面积,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二噁英的含量。

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应该说,上海在方方面面很费心也很用心:首先,上海市教委将垃圾分类知识作为全市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同时纳入到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各个社区居委会都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常态化,每个月都进行垃圾分类的减量率、投放率、不准确率、破袋率等精准统计,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上海区域外卖无需餐具的订单相比6月同期提升了四倍之多;上海新天地自7月份以来,每天湿垃圾的数量从6桶增加到了12桶,干垃圾的数量从17桶减少到了13桶,可回收物则从170公斤增加到300公斤。

为了方便垃圾分类、避免浪费,很多用户会附加“神奇”备注,如“盖饭少放些饭”“只需要几颗珍珠奶茶”等等。很多人点外卖羊肉串时注明不要签子,“串”里的“签子”没了,于是“羊肉串”就变成了“羊肉吕”,是“为了省掉扔签子的麻烦”。

显然,从一开始实施霸屏社交平台上的各种“累心”和“费心”,再到日益改观的“省心”和“用心”,我们看到的是办法给予的完善制度保障以及民众自觉性和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今天的每一个进步,在量变引发质变的基础上都会对改变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费心、用心一点,明天就会更好一点。随着各地垃圾分类办法的深入实施,人们朝着“更高的回收利用率、更低的填埋比重”的方向不断努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羊肉吕”陆续诞生。

猜你喜欢

羊肉串羊肉用心
“扒羊肉”
用心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用心熬一碗汤
作业本变羊肉串
布告栏栏
走,吃羊肉串去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