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概论
2019-12-20刘琴艺
摘 要:情绪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同时也是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文将从情绪的取向入手,分析不同的情绪理论,同时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三个方面,更好的阐述情绪,帮助人们对情绪概念有基本的认识。
关键词:情绪;取向;理论;研究方法
情绪被认为是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或情境的一种内心的态度体验,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它是对个体的愿望、期待以及需要为中介的。同时情绪的唤起通常还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反应。总而言之,情绪是复杂的,多维度的。它是一种生理的、主观的、有一定目的的和社会的现象。正是由于情绪具有这些复杂的特性,心理学家对于情绪的内涵一直争论不断。
1 情绪的相关取向
目前,有关情绪的取向争论不断,而正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偏重研究的情绪的不同侧面,导致长久以来对于情绪的结构存在着争论,争论的取向主要有两类:一是分类取向。该取向认为情绪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该理论将情绪分解成为不同的有限基本成分,且各成分相互独立,如生理机制、外部表现等,但是研究者对于情绪基本成分的数量和概念上一直有所争论[1]。另外一种取向是情绪的维度取向,情绪的维度取向则认为情绪是高度相关的连续体,是一种较为模糊的状态,它不对情绪的成分加以区分,只是对情绪的不同维度或核心进行阐释,但是基本维度是单级还是双极等个研究者仍然存在着疑问[2]。
2 情绪的相关理论
情绪分类取向认为情绪是由几种相对独立的基本情绪,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种复合情绪构成的。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固有的,生来就有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相对应的面部表情以及外在表现,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多种基础情绪混合的产物,或者说复杂是基础情绪和认知评价等相互分类的结果。例如,Ekman的基本情绪分类说。该理论的创立者Ekman认为存在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6种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3类复合情绪,包括基本情绪的混合、情绪与内驱力的混合以及情绪与认知的混合。尽管认同情绪分类观点的研究者普遍都认为存在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但是,对于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的数量以及分类一直存在着争议,这就导致分类取向遭受着各方的质疑。
由情绪的维度取向出发,相关的理论都认为情绪是混合的,多维度的。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度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的距离来显示的,不同情绪是逐渐的、平稳的转变,而情绪的基本维度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4个维度。对于情绪存在几个维度,研究人员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而主要的关于情绪的维度取向的理论主要有三维理论,四维理论和情绪的环形理论。
情绪的三维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冯特、施洛伯格和普拉切特。冯特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激动-平静这三个维度组成,不同的情绪可以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找到,冯特的这一观点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施洛伯格认为情绪的三维是愉快-不愉快、注意-拒接和激活水平,并且将这是三个维度安放在一个倒立的椭圆锥体上。普拉切特则认为情绪的三个维度分别为强度、相似度和两极性。在此基础上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Izard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他认为情绪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
情绪的环形理论的提出者罗素提出了情绪的二维结构和环形结构,认为把情绪可以划分为愉快度和强度两个维度。愉快度又可以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又可以分为中等强度和高强度。并以愉悦度为横坐标,强度为纵坐标建立了一个坐标图。每一种具体的情绪分别分布于坐标图的不同象限。
3 情绪的研究方法
对情绪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根据研究的需求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常见的自陈量表法,运用各种情绪评定量表和其他相关内容的问卷,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里了解被试的情绪状态对其他心理活动或行为的影响。但是这个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即自我报告的准确性问题。有的研究者指出,此方法对生理状态和反应的口头报告基本上是不准确的。
在实验方法中研究情绪中诱发出持续、稳定而又可靠的情绪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实验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情绪诱发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及通过一系列程序来诱发个体特定情绪状态的过程,情绪诱发方法则是在非自然和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唤起个体临时性情绪状态的策略[3]。通常在实验室情况下我们会选用不同的情绪材料来诱发被试的情绪,常见的有:视觉材料。视觉材料是最为常用的情绪诱发方法,即给被试呈现具有情绪色彩的文字、图片等刺激材料,以此来诱发被试的目标情绪。比如广泛使用的velten情绪诱发法,该方法是通过让被试阅读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句子并体验语句所表达的情绪意涵从而达到情绪诱发的目的[4]。同时还有听觉材料也可以诱发情绪。比如音乐诱导法,随着音乐疗法在个体自我情绪调节中的作用愈发有效,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音乐来诱发被试的情绪,一些音乐和情绪的对应关系逐渐达到共识同时使用音乐诱导法有较好的跨文化一致性。当前,还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在实验室模拟情绪诱发的真实情景,通过对情景的操纵诱发、改变被试情绪体验,电脑游戏、博弈游戏和通过表情/姿势诱发都是这一邻域进行的有益尝试。
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观念的兴起,通过表情/姿势诱发被试情绪再次引起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者提出了“具身情绪”[5]的观点,认为肌肉、内脏等外围系统的输入,如摆出快乐表情时面部肌肉的活动,会引起其他和该情绪相关系统(如躯体感觉和运动皮层、假设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边缘系统、眶额叶皮层)的模式化反应,最终使个体感受到该情绪,产生与该情绪一致的行为,表现出与该情绪相关的神经系统的激活[6]。研究发现,在个体存在原有情绪时,表情反馈能够对其产生增强或削弱的作用;当个体原本没有情绪唤醒时,表情反馈能够直接诱发出相应的情绪。
此外,有关的情绪诱发方式还有回忆/想象情境诱发法,还有虚拟竞赛等方式也可以诱发出有关的情绪。
参考文献
[1]Ortony, A., & Turner, T. J. . Whats basic about basic emo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1990,97(3), 315-331.
[2]乐国安,董颖红.情绪的基本结构:争论、应用及其前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0-150.
[3]Ba?os, R. M., Lia?o, V., Botella, C., Alca?iz, M., Guerrero, B., Rey, B. . Changing induced moods via virtual reality..2006
[4]蒋军,陈雪飞,赵晓,陈安涛.情绪对注意的影响:基于注意网络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163-167.
[5]Menon, V., & Levitin, D. J.The rewards of music listening: response and physiological connectivity of the mesolimbic system. Neuroimage,2005,28(1), 175-184.
[6]Niedenthal, P. M.Embodying emotion. Science,2007, 316(5827), 1002-1005.
作者簡介
刘琴艺(1993-),女,汉族,江西吉安人,心理学硕士,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