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单身女性时代

2019-12-20严飞

读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单身婚姻

严飞

全世界正在迎来一个属于单身者的时代: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终身不婚;二0一五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单身人数占51%;在德国不到八千万的人口中,单身者和独居者接近两千万;中国的单身人数已经超过两亿……

在美国,单身女性的地位是如何一步一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的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Rebecca Traister)通过深入了解单身女性的快乐烦恼、生活经历后告诉读者,现代女性的命运不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有了多种选择。她也将单身女性的地位变化融入美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中:两次世界大战期问她们投身医疗救护、工业生产,在女权运动浪潮中积极争取各种权益。九十年代初,一个名叫希尔的法学教授指控上司在工作期问对她进行性骚扰,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对女性权利的广泛讨论,大力推动了社会对于女性权利的重视。同时,女性的婚姻和生育模式发生了急剧变化,大量的女性在那时放慢了步入婚姻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不是只有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才能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

说到单身生活的无拘无束、快乐自在,不由得会想起一部美剧——《欲望都市》。里面的女主角们不论是怎样的性格,都展现出了充沛活力,享受着大都市里独有的充满诱惑的人生,实现着自己的事业和爱情理想。而现实中的美国大城市里,不论是在街道、剧院、办公大楼还是公寓的每个角落,也到处都有着将自己的能量一点一滴挥洒的单身女性。城市的确为单身女性们提供了更安全的庇护,也让她们能够尝试更多可能性,主宰自己的选择。然而,自由的背后还有一些不争的事实。根据特雷斯特的记录,很多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女性遇见自己心动的伴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人口大迁移的背景之下,城市中的女性人数已经远远大于男性的时候。美国许多西部大城市,也就是那些曾经是农庄而如今改造成为科技工业区的城市,单身男性的数量要大于单身女性的数量。而在东部的一些城市,包括波士顿和亚特兰大,女性的人数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纽约市单身女性的数量比单身男性的数量多了大约十五万。这样的男女比例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单身女性数量的直线上升。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女性还是愿意选择留在大城市里一直这样单身下去,或者说尽情享乐一个人的生活。

当然,有些人说,单身生活自由潇洒固然好,但时间久了,难免孤独。可作者在书中明确地指出,孤独与一个人是否有伴侣并无直接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长期孤独是生物学层面和细胞层面发生的一种身体状况。这种状况至少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的,还有一部分与我们还是新生儿和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也就是在我们想要寻找伴侣之前早已存在的。在一些女性看来,孤独是一种亲密感的缺失,但不一定能通过婚姻得到缓解。从调查来看,在四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孤独,而这些人并非都是单身。有过失败的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亲密感不一定会假以时日慢慢地、不知不觉地产生。相反,恋人之问的亲密感往往会随着时问渐渐消退。当你躺在理应是你最亲近的人身边,却只感觉不被理解、不被重视、没有心意相通时,那反而是你最孤独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明白虽然婚姻可以缓解孤独,但却不是解决切身问题的可靠办法。因此,很多女性要么拒绝进入婚姻,不想依靠丈夫过生活,把自己的成年生活牢牢拴在婚姻上;要么选择在情爱上的“小打小闹”,拖延进入围城。那么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看,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经济上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再像从前一样,依赖婚姻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再加上近年来,传统观念发生风向变化,女性不进入婚姻,不再被看作失败的或者悲剧性的,许多人意识到婚姻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想要去远方,想要追求新鲜的事物,想要结交更多的人,想要痛快喝酒……想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肆意挥洒自己的人生。总而言之,她们开始正视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不再像从前一样将自己牺牲在枯燥、数十年如一日的婚姻生活里。

从社会关系来看,爱情之外,一段心灵相通、有共同语言的友情能够让许多单身女性收获更多。她们可以从中体悟到并肩奋斗、互相成就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同性关系中,不会有一方单凭性别就自动享有更大的权利、更高的地位或更多的财富。也就是说,在同性友情中,可以比异性之问获得更平等的情感关系。或许有人诟病说,女性之间总难免小心眼,有克制不住的嫉妒心理。但书中作者提到一个“闪光理论”改變了深入人心的女性之间竞争对手的刻板印象,“如果遇到智慧、风度、美貌和职业成就都超过你并令你感到紧张的女性,就和她做朋友。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不会让你失色,相反,你会显得更优秀”。女性之间的友情长久以来就是女性生活的基石。随着现代人的晚婚趋势,女性发现她们并非一定要通过和男人携手,或者一定要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才能成长和塑造自己,才能构筑梦想和树立人生目标。相反,她们可以和女性朋友并肩奋斗,实现自我。

在美国,女性通过获得经济自主的权利,来逐步唤醒精神的独立意识,认识到丈夫不是她们成年生活的唯一依靠。另外,越来越多的女性享受多元化的社会关系,享受和优秀的同性互相鼓励,一起进步的人生。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女性真正走出家庭,反思婚姻制度对自己人生的限制?历史上,女性曾怎样为自己争取权益?单身女性是如何一步一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又如何影响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历史学家在关于早期欧洲单身女性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没有女性能找到和男性薪酬相等的工作,对于多数女性来说,除婚姻以外,并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让她们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社会地位。但是,结婚生子甚至儿女成群也就意味着失去自我,放弃法定权利。追溯美国历史上女性为争取独立而做的斗争,所面临的挑战和阻力,和当今单身女性的遭遇出奇相似:早在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纽黑文颁布法令,规定未婚女性需要维持恭顺的居家女子身份,不得进入社会谋求独立。未婚女性所能从事的职业寥寥无几且薪水微薄,比如助产士、裁缝、护理、家庭教师等,从这些工作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社会对于女人天性的一些既定的看法。转机出现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后,两性关系开始变得复杂。首先,许多青壮年男性离开家乡奔赴战场,在十八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以及一八一二年的战争中与英国人作战。这几场战争,造成了大批男性西迁、成千上万的女性留守东部的现象,打破了全国男女性别比例的平衡。此外,十八世纪末是一个政治动荡时期,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法国大革命爆发,又催生了法属殖民地的革命,奴隶获得解放。在启蒙时代自由思想的作用下,世界各地的权力结构开始土崩瓦解。

第一场女权运动兴起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社会中上阶层女性开始觉醒,纷纷拒绝给她们带来束缚的婚姻。这里要提到一位名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英国女作家,她自己本身是晚婚并且在婚姻之外还育有一子,她驳斥了当时的法国哲学家卢梭关于女性应顺从丈夫的观点,并在《女权辩护》这本书里对卢梭贬低女性的思想进行了声讨。她努力推动女性接受教育,获得独立。

到了十九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追求事业和学习知识中去。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是十九世纪的著名美国女作家,她大力倡导女性独立,并身体力行地实现了经济独立。她为了贴补家用,不仅从事过教师、护士、裁缝等职业,还勤奋写作,留下了《小妇人》《小绅士》等小说。在奥尔科特的推动之下,到了十九世纪末,女性越来越独立,美国迎来了第一个单身高峰,一八六五至一八七五年之间出生的美国女性的单身率达到11%。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美国政治和社会出现巨大震荡的时期,正好也是美国女性结婚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的一个时期。很多年轻女性迫于生计,在一八七三和一八九三年的金融危机的时候,纷纷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女性的职业种类也很快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比如打字员、电话接线员、秘书、工人等。一九二0年开始,美国历史上女性公民首次获得了投票权利。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女性的独立精神越来越强,她们为争取权利而发起的运动,彻底改变了美国的性别政治。

一九六九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琳·迪克逊(MarleneDixon)提出,婚姻制度是长久以来压迫女性的罪魁祸首,它使女性变成了奴隶,女性若想获得自由,必须卸下婚姻制度的镣铐。在当时,这样一些比较激进的言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女权主义者竭力主张女性不应该只单纯要求工作上的平等,摆脱婚姻的束缚同样是女性应该享有的正当权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发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那就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使用避孕药,向性解放的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让人们因为性而对于婚姻的依赖程度降低,从而扭转了一部分女性的命运。

七十年代初期,又发生了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懂得争取自己个人的权益和幸福。一件是法院推翻了禁止向未婚人士出售避孕药的法律条文,这确保了政府不可无端干涉个人——不论是已婚还是未婚的——是否生育孩子的决定。另一件事情是,法院承认了堕胎的合法性。这项在今天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决议令单身女性多了一种可以不依靠婚姻生活的选择。

女性能够自力更生的观念就这样不断地渗透进美国整个国家的意识中,到一九七四年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平等信用机会法》,保障女性在信用卡、银行贷款、住房贷款和购房方面的权利。尽管妇女运动发起的初衷和努力方向并不仅仅只是为单身女性争取权利,但它在政治、经济和法律领域所施加的影响,还是为女性提供了不婚或者晚婚的权利。女性在七十年代的生存环境愈加完善,她们拥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自由的性生活以及更宽裕的资金。这些前所未有的成果,有力地冲击着原本的婚姻形态,同时离婚率也一路飙升:到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这一比例接近50%。高离婚率对那些一直是单身以及目前是单身的女性,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首先,随着单身人数的相对增加,社会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对单身女性群体的歧视。其次,它让公众重新审视婚姻这种制度,如果一段婚姻让你忍无可忍,不如选择结束。归根结底,七十年代的妇女运动并不以降低结婚率为目的,也不拒绝寻找男性伴侣,它只是想要为女性的人生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并且使婚姻中不好的一面尽可能少地影响女性未来的光明前途。

到了八十年代,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对于女性一度恶言中伤,乃至对单身女性进行压制。他称女性为“福利女皇”。他认为,女性是利用政府的援助来代替对丈夫的依赖。然而,单身女性的庞大数量预示着这种压制不会持续多长时间。一九八五年,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男性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他们发现一名从未结过婚的、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四十岁女性,在接下来的人生里选择结婚的概率只有2.6%。显然,越来越多的女性坚持走在不婚的道路上,到了九十年代,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由七十年代的二十一岁跃升到了二十四岁。一代又一代的未婚女性们努力争取着自己的性自由和经济权利。如果说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只有一些女性有意识地决定单身或者晚婚,那么到了现在,这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选择了。二0一三年的数据表明,在第一次分娩的女性群体中,大约一半都是没有结婚的,而且二0一三年的结婚率已经达到了过去一百年以来的最低值。可以说,婚姻彻底摆脱了“必需品”这个高帽子。

随着单身女性的数量逐渐庞大,她们对于政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0一二年大选中,未婚女性选民的数量占全部选民数的23%。大量的未婚女性选民,正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选民构成。可以说,单身女性的确在颠覆一切,影响着经济、政治和性别权利在两性问的分配。她们正在改写对于家庭的定义,并将进一步影响社会政策,她们向世人证明,她们同样有着改变美国的力量。

为什么说单身女性的时代即将到来?单身女性的时代犹如成立了一个“新的王国”,社会和个人又应该为此做哪些准备?

在本书作者看来,獨立女性不再是异数,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受人苛责。社会的改变同样带来了婚姻的变革,婚姻和家庭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在美国,单身女性的数量(包括无婚史的、丧夫的、离异的和分居的)已经超过了已婚女性。全球很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属于单身女性的新时代就要到来。

然而,和不断崛起的女性自我意识相比,政府的各种支持总是显得比较滞后。作者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建国之初政府就确立了白人男性的投票权和对政府的控制权,并一直保护着他们参与政治的权利。政府还通过压制女性在经济上的发展,来保障男性的经济和职业前途:不给女性同等的经济和公民权益保护,使女性被迫依靠男性;将职业做性别划分,女性只能从事低报酬甚至无报酬的家政和幼教工作。女性困于狭窄的家庭空间,被动为男性让出公共领域……种种这些在过往倾向于男性的政策显然已经过时。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过这种依赖男性的生活,这给政府带来了新的压力,政府需要重新创造条件,为女性的独立、为一个新的公民群体提供更为友好的社会环境。

从美国的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政府需要推动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更是人们对于个体自由和人生道路选择的一种固有观念。单身女性的存在促使大众认识到,我们传统的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预设,曾经怎样阻碍了女性在婚姻之外获得自我发展。在今天,政府需要為单身女性提供新的保护机制,为她们独立自我的生活提供支持,为她们独立选择的自由增权赋能,使她们能够拥有男性同胞享受已久的同等机会。

作者在书中指出,现有的社会体制可谓是建立在“女性只有结婚才有价值”的基础上,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单身女性出现,一些政策和社会观念也必须做出新的调整和重新评判,作者列出了十二条,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三条:一是加强同工同酬权利保护。这或许是独立女性在经济层面上的核心诉求,保证自己的劳动不会因为过去遗留下来的旧观念或其他原因而被打折。提高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男性和女性都可逐渐从中受益,但女性受益更多,因为美国最低工资线上三分之二的劳动者都是女性。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帮助美国工作最辛苦、薪酬最低的劳动者减轻经济负担,改善独立女性的生活。二是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医疗保健体系,鼓励不同阶层的女性更好地监测和关爱自己的生殖健康。这个体系还需要覆盖到生殖健康管理,以便让那些想单独要孩子,或推迟生育的女性都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技术来支持她们生育,无论已婚还是未婚,无论收入多少。三是应该支持非传统类型的家庭结构,包括朋友、同居、单身人士、独居或合住,和伴侣共同抚养孩子或独自抚养子女。现在一些家庭结构大大不同于过去的异性恋婚姻家庭单位,需要调整观念来适应这个新的社会常态。

事实上,随着单身女性数量的增长,当女性在两性关系和职业上有了自主权,也会迫使在政策层面上重新调整,比如重新思考女性的工作经验和时长,以及女性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年公民对经济和文化政治的影响。单身女性正在这个本不是为她们设计的世界里,逐渐占有一席之地。政府是时候对那些建立在“女性只有结婚才有价值”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体制做出调整了。

在今天,新一代的女性更是要带着开放的眼界和好奇心来拥抱单身时代,活得更加自由,才能拥有平等的两性关系,使得我们的家庭、制度、社会契约更加牢固。在这场单身女性的社会变革中,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为一个群体主动发声、改变观念,也是在为自我争取,推动社会进步。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美]丽贝卡·特雷斯特著,贺梦菲、薛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0一八年版)

猜你喜欢

单身婚姻
婚姻稳定的秘诀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1亿单身撑起一个IPO
对婚姻的忠诚
单身人群如何消费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单身才懂的几件小事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单身
单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