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设备备件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19-12-20徐晖
徐晖
关键词:备件管理 经济效益 对策
备件是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为了缩短停机时间而预先采购的配件。备件的合理儲备有利于缩短停机后维修时间,减少经济损失。如果备件管理不合理,会造成备件的库存积压,占用企业过多资金,不利于企业资金流动。因此,应优化备件管理,确保维修物资的有效供应,提高备件的周转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备件管理中的不足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企业制定的备件管理制度,形式化严重,落实情况较差。轻者导致备件长期闲置,重者因保管不当、备件质量劣化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备件的存放、保养不符合规范,不能定置摆放,长期闲置、淘汰设备备件不能定期清理,导致备件虽超库存管理,却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各部门沟通不畅
备件管理需要维修、生产、采购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备件的储备及使用情况,提高备件管理的效率。但当前生产部门只重视产量;维修部门只关注维修,希望使用更多的原厂备件;备件管理部门只重视备件物料的使用;采购部门只负责低价采购。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没能实现备件的保质保量,起到备件管理的作用。
二、优化备件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确保维修物资有效供应的基础,有利于合理调节流动资金,实现维修费用最低化。备件管理应从备件需求、使用和保管三方面入手,确保物资采购、费用预算和检修领用的平衡,合理采购、有效使用,合理控制预存。在库存储备方面,应根据企业和备件来源实施多元化的采购策略,如同行联储、商家寄售等。以事故定额和日常定额为主,合理评估备件的采购和积压。
三、优化备件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备件管理系统
企业设备一般种类较多,其备件也是形式多样,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备件管理系统。从检修备件计划的提报到采购、入库、库存、资金占用、备件使用周期、修复直至报废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备件管理的动态化、高效化,降低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备件使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使用备件管理系统获得备件的信息,应通过相关软件分析备件的采购、使用和储备规律,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将其反馈给采购、生产和维修等部门,全面评估备件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备件管理水平。备件使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使企业在备件上的资金投入有相应的回报。
(三)加强采购管理
采购质量是备件使用质量的基础。在采购备件时要货比三家,选择那些质量有保证、价格优惠的备件产品。同时,实施寿命计价,将备件寿命情况和寿命基数对比,高于基数的给付高价格,低于基数的给付低价格,从而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促进供货方提高质量,延长寿命。
(四)加强仓储管理
企业应制定实际可行的仓储管理制度,加强备件的验收、仓储和出库管理。在验收管理中,重点做好备件的数量清点、品种分类和质量验收等工作。在储存管理方面,应根据备件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体积大小等选择合适的存放环境,妥善保管。在出库管理方面,应做好出库记录,主要包括备件名称、使用部门、领取人、领取时间等,以备后续的查询。仓储管理为备件管理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有利于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失率。
(五)加强库存使用管理
在库存管理中,ABC管理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ABC管理法在备件管理中的使用,首先要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对备件分类,统计汇总,最后再分类管理和控制。根据其各自特点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以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备件管理是设备维修的重要内容。备件的有效供应有利于缩短设备维修时间,降低设备的损耗,保证持续生产。因此,要加强备件管理,制定备件管理制度,做好备件的采购、仓储和使用管理,全面降低备件资金的占用率,为设备维修提供更及时可靠的支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峰.加强设备备件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设备工程,2016(07):20+22.
[2]郑苏霞.加强饮料设备随机备件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商场现代化,2014(29):113.
[3]马焱.加强备件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