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父母养育积极的孩子
2019-12-20
| 策划人小语 |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养育孩子却是一门需要修炼的功课。很多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与孩子冲突不断,怀疑纠结、大吼大叫、牢骚抱怨,甚至对孩子产生攻击的冲动……以至于情绪和行为失控。这是因为我们太想培养一个好孩子,太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妈妈好爸爸,为此,我们努力控制孩子的行为,但是越想控制,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就越弱,亲子冲突就越大。那么,父母要如何走出这种养育困境呢?一起来看看本期策划吧。
告别传统养育,试试积极养育
传统养育重视规矩和纪律的教养,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规矩和纪律,将会忽略那些能够改变你和孩子关系的重要事项,那些能够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快乐、祥和,能让孩子积极乐观的基石。
美国亲子专家丽贝卡·艾恩出版了《积极养育》一书,提出了“积极养育”的理念。所谓积极养育,是指父母采用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看待孩子,在父母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的基础上,抛弃消极隔离和惩罚的旧方法,通过积极沟通和引导,让孩子既有尊严,又能积极地自我认知的养育模式。
积极养育,始于温柔,终于教导。积极养育,能够帮助父母彻底告别养育失控,能够引导孩子充分发挥他的潜能。积极养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积极的孩子,这要求父母自己先做一个积极的大人。因为我们需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孩子的问题,用积极的行为促进孩子的成长。
先别急,积极养育可不是凭空就能做到的,需要父母先做好一些准备功课哦!
积极养育的3大原则
积极养育的基础是和孩子建立连接,真正理解孩子,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否则无论用什么方法和步骤对孩子进行积极养育,都很难有效。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掌握3大原则:前瞻性、尊重和共情。
前瞻性。前瞻性,意味着父母要及时发现问题,最好在问题刚有苗头时就及时干预;意味着我们在孩子出现轻微的消极情绪时,就开始积极应对,避免让小矛盾升级成大危机,帮助孩子练习控制情绪、解决问题的能力。
5岁的淘淘第一次去看牙医时,在候诊室连着问了3次:“妈妈,看牙疼吗?”因为候诊的时间太长,妈妈心情烦躁,只是敷衍地回答:“没事,别怕!”
但是这种程度的安慰显然没有帮到孩子,当听到医生叫自己的名字时,淘淘立刻跑向电梯!被妈妈抓回来后,他一直大哭,任凭医生和妈妈怎么安慰都停不下来。
有前瞻性的妈妈会这样做:看牙前,先带孩子看看走廊墙壁上贴着的治牙宣传画,温柔地讲解,让孩子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和孩子做一些小约定,比如:“宝贝儿,一会儿你看牙时,妈妈会站在床边握住你的脚腕支持你!”事先做一些准备,孩子看牙就会顺利很多。
前瞻性还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投入时间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亲子时间,不仅使孩子的身心需要得到满足,增进彼此的了解,也可以确保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有影响力的。
尊重。有些父母已经懂得尊重孩子,但还有些父母依然觉得孩子太小,不需要尊重。其实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被尊重。
尊重,意味着孩子学习新事物时,父母要留给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哪怕他犯了低级的错误,也不要大惊小怪。尊重,意味着和孩子交流时,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就事论事,而不是给他贴标签。
尊重,意味着相信孩子的感受,允许他做出与年龄相符的决定。哪怕孩子因为不肯多穿衣服感冒了,爸爸妈妈也不讽刺、侮辱他,而是平和地问他:“从这件事中,你能学到什么?”
尊重,是一种客观而温暖的态度,是对孩子的信任。只有在尊重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才会养成积极的态度,有勇气应对未来的挑战。
共情。理解他人的能力叫作共情。如果父母缺少共情的能力,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陌生、疏远的,感觉自己不需要和大人谈论自己的心事;孩子遇到困难时,会像父母曾经对待他的方式一样,否定自己的真实情绪,或者用逃避来解决问题,最终导致情绪失控。
相反,一个真正会共情的父母,能够和孩子的任何情绪保持连接。孩子难过时,他会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用孩子的视角理解这个问题;会倾听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自由地表达。有时,他也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帮助孩子在宣泄情绪后更快振作起来。但是,他不会忘记顺序,一定会先倾听,再向孩子传递自己的看法。
很多父母是问题取向,永远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往往,他们的解决办法中会忽视一个重要的线索—关系。无论孩子是否遇到困难,我们都要重视与孩子的关系。因为,一旦破坏了亲子关系,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行为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能够帮助父母的态度缓和下来,帮助孩子平复情绪,所以这是解决孩子问题的第一步。
“我的儿子总是打人。”“我的女儿写作业很拖拉,我觉得她一定是在偷懒!”“我的孩子沉迷游戏,真是不可救药!”在咨询室中,能听到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相信积极的力量。或许,对于习惯负面思考的父母来说,想找出孩子的积极意图并不容易,所以需要慢慢练习。
首先,我们要相信,大部分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都有积极的意图。小学二年级的樱桃语文考试没及格,她偷偷藏起卷子,并且告诉妈妈自己考了85分。说谎这么糟糕的行为背后,也有积极的意图。后来,樱桃告诉妈妈:“对不起,妈妈,我怕你看见我不及格会着急上火。”孩子关心、在意妈妈的感受,包含爱的成分,是一种积极意图。听见女儿这么说,妈妈的怒气一下子就消了,开始和女儿一起探讨,以后遇见类似的情况如何做更合适。
其次,需要挑战父母的固有思维。比如,4岁的乐乐经常和小伙伴们玩儿着玩儿着就哭着跑回父母身边。乐乐爸爸觉得孩子太“矫情”,总是安慰说“没事儿”,但是没用。他决定放下成见,彻底搞清楚状况,试着告诉自己:“儿子的伤心是在提醒我,关注一下他的感觉,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仔细观察后,才发现乐乐并不是“矫情”,而是过于“热心”,比如想帮哥哥搭积木,结果不小心碰倒了整座城堡。
最后,需要一个第三者视角。什么是第三者视角呢,就是暂时隔离问题情境,假设自己站在家中比较远的位置(比如阳台上),像观看电视剧一样分析问题。有时候,这种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答案。
佳琪妈发现儿子最近写作业时总是很烦躁,有时看到他拿橡皮反复擦,越写越烦,偶尔还把笔摔到桌子上。一天晚上,他把作业本擦破了,大发脾气,又哭又叫,谁也哄不好。佳琪妈闭上眼睛,仔细地在脑海中回想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很奇怪,在回顾孩子一次次擦写时,她看到的是孩子的努力。于是,她用柔和的声音说:“你擦了那么多次,一定是想把字写好,只是纸太薄了!”听到妈妈的话,佳琪小声说:“我真的想写好!”又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
情绪激动的父母,很难用纪律约束孩子,更无法让孩子自觉地遵守纪律。正如飞机上的安全提示所说的,遇到紧急情况时,你必须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
作为成年人,父母的认知发展比较成熟,可以用认知调适的方法帮助自己迅速冷静。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爆发数值,发现自己已经快失控,开始做破坏关系的事情时,马上停下来。等心中愤怒的潮水退却一些后,再回到孩子身边解决问题。
其次,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也能够帮助父母冷静下来。宣泄情绪和表达情绪是不同的。生气时对孩子的辱骂、諷刺、威胁、惩罚,是父母在宣泄情绪,这样不仅破坏亲子关系,还可能换来孩子的反抗。
合理的情绪表达,需要先描述情境,然后表达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影响,最后表达自己的期待。比如,妈妈对晚归的孩子说:“今天,你晚回来一个小时,同时手机关机,我等在家里非常担心。希望你下次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回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晚归,提前给妈妈打个电话。”这样,妈妈不仅向孩子传递了关心,也合理地表达了情绪,更给孩子示范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便是强烈的情绪,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以后在情绪激动时,也能做到自我平复。
当然,对于一些年龄尚小、认知发育尚不完善的孩子来说,可以借助物理空间的改变帮助他冷静,我们把这种方式叫作“积极隔离”或者是“暂停”。
传统养育中的隔离是一种消极隔离。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犯错后,妈妈说:“去,到卫生间待10分钟!”或者干脆把孩子关进小黑屋。消极隔离带有惩罚、侮辱的意味,孩子可能会因为感到羞耻而不再犯错,不敢发脾气,迅速安静下来,但这样次数多了,他会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一个很差劲儿的人,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
积极隔离的做法是,父母要先和孩子谈论一下冷静的好处,比如告诉孩子:“有时,爸爸(妈妈)要发怒时,稍稍走开一会儿,做一些事情分分心,感觉就会好很多!”然后,在家中的角落布置一个“暂停区”,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或者任何能令他安心的东西来布置这个角落,鼓励孩子在难过、愤怒、情绪失控时走到这个区域里,做一些开心的事或者静静地待上一会儿,帮助自己冷静下来。
每位父母都期望有朝一日孩子离开我们身边时,具有判断能力、能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发育,在父母有效引导下,慢慢学习到的。
我们很难期待一个4岁以下的孩子能够独自解决问题,因为他大脑中负责反思和问题解决的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全。最负责任的做法是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远离问题情境或者移除导致问题的物品。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的感觉慢慢好起来。同时,给予孩子一些替代方案,比如,“过马路的时候,你不可以跑,但可以拉着妈妈的手快快走。”反复强调之下,孩子也能用这些替代方案应急。
4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引导他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们不再命令孩子“你要怎么做”“你不能做什么”,而是希望遇到任何问题时,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用自己的思考把事情搞清楚,并且想到一些合适的方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属于积极养育,和我们传统管教孩子很不同。
我们要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尤其对于一些大人无法解读的困难情境,我们更是需要孩子的视角。
丁丁上学前班,老师发现她听课不认真,而且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一天课后,老师特意拿了两道讲过的算术题考丁丁,丁丁看都不看就嚷道:“我不会!”丁丁为什么不肯认真听讲呢?为了找到答案,妈妈趁着女儿开心时,试着问了问:“老师下课拿题来考你,你有什么感觉呢?”丁丁说:“别的小朋友都在玩儿,我却要算题!”
妈妈又问道:“小朋友们下课都在玩儿,那你有没有观察一下,上课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都是怎样做的呢?”丁丁说:“没有。”妈妈就和她约定,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丁丁要观察一下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小朋友上课时在做什么。通过观察,丁丁学会了“认真听课”。妈妈通过启发孩子自己思考,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同时,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靠孩子的内在资源,激发孩子的潜力。很多父母会说,我也想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他经常说“不知道”。如果孩子并不习惯自我思考,面对父母的启发式提问感到无措是很正常的。但我们要相信,孩子始终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不过需要激发一下。
比如,我们可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是一场游戏。6岁的豆丁在看电视时,总是忍不住向前凑,恨不得把整张脸贴上去。
“有什么方法能代替我提醒你要离电视远一点儿呢?”豆丁妈以这样的方式开启谈话,和孩子使用头脑风暴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找来一张大白纸,写下了一些可能的方法:
没有大人的陪伴,不能看电视。
每隔5分钟,就留意一下自己和电视的距离,太近了就离远一点儿。
在电视周围的地板上贴上红色警戒线,不许越界!
在固定的位置摆放一个凳子,只要看电视,必须坐在凳子上!
写完后,豆丁和妈妈都喜欢最后一条。从此,豆丁有了自己的“宝座”,专门用来看电视。他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保护了眼睛。这说明,只要我们耐心地和孩子讨论,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机会,他也很想帮助自己,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想出来的方法不管用,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重新头脑风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一次调整都让孩子离成功解决问题更近一步。
看见孩子考试不及格,你默默地想:“这个孩子没有希望了,将来肯定会被社会淘汰。”
工作的时候,你常常想:“怎么努力都没用的,什么都改变不了,混到退休就得了。”
伴侣偶然晚归,你都会想:“他已经不在乎我了,我们早晚得离婚。”
……
当消极的心态在生活中蔓延开来,你会发现自己很“丧”,全部生活都失控了。你可能会抱怨,我也很想积極,但总是事与愿违。也许,每个人的经历、家庭背景、个性不同,决定你无法立刻变得积极。但值得警惕的是,你会把消极传给下一代。
很多父母想要一个心态积极的孩子,我都会鼓励他们说,你先去做一个积极的人吧。至少,在育儿过程中尝试心态更积极一些,当你发现积极的心态能够带给自己更好的感受和更理想的结果,就会找回一丝生活的掌控感,从而更愿意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积极的育儿心态呢?
首先,要学会聚焦事实。事实是以我们看到的客观事实为基础,而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断。比如,孩子考试不及格,但是成绩从45分提高到58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和失望,抹杀孩子的所有努力。而要关注积极的一面,比如,“妈妈看到你的分数从45分提高到58分,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下次咱们再努力复习,很可能就及格了!妈妈相信你!”这样,哪怕面对挫败的情境,孩子也能感到一些力量。
其次,需要综合运用技巧。很多时候,父母感到无力,是因为放弃得太早。比如,孩子想要吃糖时,除了给糖和不给糖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倾听孩子非常想吃糖的心情,或者用游戏转移注意力。哪怕孩子哭闹时,我们给予忽视和淡化,也比告诉自己“我做不好”要有效。运用一种方法无效时,可以尝试两种方法一起用,哪怕矛盾不能立刻解决,孩子感受到父母积极的态度,配合的可能性会更高。
最后,多问问自己。两岁半的孩子自己吃不好饭,只是他行为的一个侧面,也许,他的大运动发育得很好,言语发育也很棒。如果我们能提醒自己“我的目的是教会孩子自己吃饭,而不是和别的孩子比较”时,就不会冲孩子发火。控制不住情绪时,也要问自己:“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如果答案是不能,我们还要追问一句:“那我想教给孩子什么?他能从我的行为中学到什么?”思考之后,我们就知道什么行为对孩子最有帮助,不至于失控。
有时候,积极不只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我们如果相信孩子的成长动力,信任孩子正在努力,原谅孩子暂时没准备好,就会在育儿的过程中变得积极。孩子给予父母积极的反馈,也会让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挑战自己的极限,由此,也能成为一个更积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