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9-12-20张茜张玉琴李秋荣
张茜 张玉琴 李秋荣
(宁强县天津医院(1.消化内科(2.神经内科,陕西 汉中 724400)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获得性感染,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由于其多系统的功能降低,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1]。且肝硬化的患者多发生在乙型肝炎的终末期,患者出现肝硬化以后,抵抗力多严重下降,会导致病情的持续性加重,引起预后不佳[2]。本文旨在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99±6.98)岁;吸烟13例,饮酒7例。实验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8.24±6.15)岁,吸烟14例,饮酒6例。排除有精神疾病,精神病家族史,近3个月内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近半年内发生家庭重大事件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1)心理干预: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个性化地进行心理指导。(2)完善基础护理:每日晨起做好病房、床单位的消毒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3)加强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注意患者是否有感染征象。(4)饮食护理:帮助患者选择软、易消化、新鲜、卫生的食物,并保持排便通畅。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生活质量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使用MUI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发生院内感染率17.02%,包括消化系统感染4例(8.51%),呼吸系统感染2例(4.26%),泌尿系统感染1例(2.13%),其他部位感染1例(2.13%);对照组发生院内感染率40.43%,包括消化系统感染8例(17.02%),呼吸系统感染6例(12.77%),泌尿系统感染3例(6.38%),其他部位感染2例(4.26%)。实验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CL-90量表)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57.98±8.8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09±7.01)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发生感染比例较高,此类患者的免疫能力较低,患者免疫蛋白、免疫因子少,且脾功能亢进,有网状内皮系统的损伤,并伴有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的建立,导致小肠淤血水肿,引起粘膜的屏障功能降低,进而导致肠道细菌容易入侵腹腔[3-4],形成腹腔感染;患者肝脏合成功能降低,出现持续的低蛋白血症,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等。此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由于侵袭性操作多等,也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5]。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降低,SCL-90明显提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降低,说明使用心理护理让患者从身体方面感受到舒适,纠正其不利的任何因素,并让患者了解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帮助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还鼓励患者适应现状,积极宣泄自己的苦恼和愤怒,提高患者的乐观心态。基础护理中,促进了患者的身体舒适,满足了患者对清洁的需求,且有效地防止了口腔细菌等大量滋生,降低了感染率[6]。且基础护理中的环境护理,还为患者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降低了病房内的细菌量。病情观察中,护士提高了对患者的全面观察,做到感染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饮食护理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了营养,使患者的免疫力可以逐渐提高,且护士对患者、患者家属均进行了饮食指导,使其增进营养,并使患者、患者家属与护士建立更好的关系,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